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產業是什麽?標準體係如何建設?四部門劃重點

發布時間:2023-08-23 15:41:00來源: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8月22日電 (記者申佳平)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官網消息,為(wei) 持續完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標準研究,充分發揮標準的行業(ye) 指導作用,係統提升標準的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生態效益,引領新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四部門組織編製了《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主要聚焦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與(yu) 未來產(chan) 業(ye) 標準化工作,形成“8+9”的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重點領域。

  根據《實施方案》,新產(chan) 業(ye) 是指應用新技術發展壯大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具有創新活躍、技術密集、發展前景廣闊等特征,關(guan) 係國民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全局。標準化在推進新產(chan) 業(ye) 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實施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領航工程,對於(yu) 推動新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具有深遠意義(yi) 。

  《實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支撐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標準體(ti) 係逐步完善、引領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標準加快形成。共性關(guan) 鍵技術和應用類科技計劃項目形成標準成果的比例達到60%以上,標準與(yu) 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的聯動更加高效。新製定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2000項以上,培育先進團體(ti) 標準300項以上,以標準指導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更加有力。開展標準宣貫和實施推廣的企業(ye) 10000家以上,以標準服務企業(ye) 轉型升級的成效更加凸顯。參與(yu) 製定國際標準300項以上,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超過90%,支撐和引領新產(chan) 業(ye) 國際化發展。

  到2030年,滿足新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標準體(ti) 係持續完善、標準化工作體(ti) 係更加健全。新產(chan) 業(ye) 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化程度持續提升,以標準引領新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效能更加顯著。到2035年,滿足新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標準供給更加充分,企業(ye) 主體(ti) 、政府引導、開放融合的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工作體(ti) 係全麵形成。新產(chan) 業(ye) 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鞏固,以標準引領新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效能全麵顯現,為(wei) 基本實現新型工業(ye) 化提供有力保障。

  《實施方案》提出,全麵推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八大領域。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麵向重點場景和行業(ye) 應用,優(you) 化完善5G標準。研製集成電路、基礎器件、能源電子、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電子信息標準。研製基礎軟件、工業(ye) 軟件、應用軟件等軟件標準。研製大數據、物聯網、算力、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ye) 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等新興(xing) 數字領域標準。

  二是新能源。研製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發電標準,優(you) 化完善新能源並網標準,研製光儲(chu) 發電係統、光熱發電係統、風電裝備等關(guan) 鍵設備標準。

  三是新材料。研製先進石化化工材料、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及稀土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製品和高性能纖維複合材料標準。麵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需求和應用場景探索,開展前沿新材料標準預研。

  四是高端裝備。研製工業(ye) 機器人基礎共性、關(guan) 鍵技術和行業(ye) 應用標準。研製高端數控機床關(guan) 鍵共性技術、整機、數字化控製與(yu) 核心部件標準。研製農(nong) 機裝備基礎通用、關(guan) 鍵技術以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標準。研製工程機械基礎通用、關(guan) 鍵材料、核心部件、電動化以及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標準。研製醫療裝備關(guan) 鍵材料、核心部件、運行服務與(yu) 集成應用標準。研製智能檢測裝備基礎、關(guan) 鍵技術和互聯互通標準。研製增材製造裝備核心工藝和部件、關(guan) 鍵技術、測試評估等標準。研製裝備數字化和智能製造基礎共性、關(guan) 鍵技術、典型行業(ye) 應用等標準。

  五是新能源汽車。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研製動力性測試、安全性規範、經濟性評價(jia) 等整車標準,驅動電機係統、動力蓄電池係統、燃料電池係統等關(guan) 鍵部件係統標準,汽車芯片、傳(chuan) 感器等核心元器件標準,自動駕駛係統、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智能網聯技術標準,以及傳(chuan) 導充電、無線充電、加氫等充換電基礎設施相關(guan) 標準。

  六是綠色環保。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研製溫室氣體(ti) 基礎通用、核算核查、技術與(yu) 裝備、監測、管理與(yu) 評價(jia) 標準。優(you) 化完善綠色產(chan) 品、綠色工廠、綠色工業(ye) 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等標準。研製工業(ye) 節能、工業(ye) 節水、工業(ye) 環保、工業(ye) 資源綜合利用等標準。

  七是民用航空。研製商用飛機、水陸兩(liang) 棲飛機、直升機、無人機以及新動力、新構型航空器等航空器標準。研製整機、關(guan) 鍵重要部件、適航符合性、客戶服務等發動機標準。研製航空電子係統、飛行控製係統與(yu) 機電係統等機載係統標準。研製基礎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數據、生產(chan) 製造等航空通用基礎標準,以及運營支持標準。

  八是船舶與(yu) 海洋工程裝備。聚焦高技術船舶領域,研製重點船型總體(ti) 設計、總裝建造標準,關(guan) 鍵零部件和係統標準,以及綠色管理標準。聚焦海洋工程裝備領域,研製總體(ti) 設計、總裝建造、關(guan) 鍵係統標準,研製潛水器標準。

  此外,《實施方案》還要求對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製造、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chu) 能等九大未來產(chan) 業(ye) 標準研究進行前瞻布局。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