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眾
8月23日,記者從(cong) 司法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自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實施以來,各級司法行政機關(guan) 和法律援助機構認真貫徹落實法律規定,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麵、完善配套製度、增強工作保障,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了優(you) 質、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據統計,2022年,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37萬(wan) 餘(yu) 件,值班律師提供法律幫助95萬(wan) 餘(yu) 件,受援人241萬(wan) 餘(yu) 人,提供法律谘詢1980萬(wan) 餘(yu) 人次。
發布會(hui) 還發布了6起貫徹實施法律援助法典型案例,反映了各地法律援助機構認真落實法律援助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
為(wei) 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辦理程序的標準化規範化水平,司法部對2012年公布並施行的《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進行了全麵修訂,並於(yu) 日前公布。
申請法律援助不再需要提交經濟困難證明表
“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wei) 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chang) 提供法律谘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製度。”司法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修訂後的《程序規定》共6章46條,主要包括總則、申請與(yu) 受理、審查、指派、承辦等5個(ge) 方麵內(nei) 容,在方便群眾(zhong) 及時獲得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等方麵,作出了一係列具體(ti) 規定。
新修訂的《程序規定》明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向社會(hui) 公示並及時更新法律援助申請條件、程序等信息,要求加強信息化建設,為(wei) 老年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為(wei) 公民獲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此外,在簡化申請手續方麵,明確申請人申請法律援助時,不再需要提交經濟困難證明表,但如果申請人有能夠說明經濟狀況的證件或者證明材料,可以一並提供。申請人提供材料不齊全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充的全部內(nei) 容。
在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方麵,新修訂的《程序規定》要求法律援助人員遵守有關(guan) 法律服務業(ye) 務規程,及時為(wei) 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服務,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財物。同時《程序規定》要求暢通救濟渠道,受援人有證據證明法律援助人員未依法履行職責的,可以請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並明確了相關(guan) 工作流程。
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成為(wei) 法律援助重點群體(ti)
自法律援助法施行以來,法律援助覆蓋麵不斷擴大,各地依法將涉及勞動保障、食品藥品、交通醫療、環境汙染等關(guan) 係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的範圍。2022年,全國法律援助經費總投入為(wei) 36億(yi) 元,同比增長了4%。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平台經濟迅速發展,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的權益維護等問題受到了社會(hui) 的關(guan) 注。”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一級巡視員孫春英說,司法部高度重視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
司法部一方麵指導地方將外賣配送員、快遞員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作為(wei) 法律援助的重點群體(ti) ,將確認勞動關(guan) 係納入法律援助事項範圍,對申請支付勞動報酬或者請求工傷(shang) 事故人身損害賠償(chang) 的進城務工人員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引導勞動者依法理性維權;另一方麵,提供多元便捷服務,建立法律援助異地協作機製,提高援助服務質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在受理轉交申請、調查核實情況、送達法律文書(shu) 等方麵實行了跨省域協作,降低了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異地維權成本。
統計顯示,2022年,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農(nong) 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6.8萬(wan) 件,受援助農(nong) 民工52.5萬(wan) 人次。
將進一步推動法律服務資源跨區域流動
針對偏遠地區法律服務資源相對短缺的問題,司法部指導地方在省、市範圍內(nei) 統籌調配律師資源,持續開展“1+1”中國法律援助誌願者行動、“援藏律師服務團”項目,為(wei) 中西部地區農(nong) 村群眾(zhong) 提供法律援助;依托鄉(xiang) 鎮(街道)司法所等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7萬(wan) 餘(yu) 個(ge) ,依托村(居)委會(hui) 建立法律援助聯絡點26萬(wan) 餘(yu) 個(ge) ,困難群眾(zhong) 就近就地就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此外,運用信息手段提供服務也是重要方麵。“整合法律服務網與(yu) 司法行政APP、微信小程序功能,為(wei) 鄉(xiang) 村群眾(zhong) 提供及時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我們(men) 還通過巡回服務、遠程服務、‘跨省通辦’等方式,方便偏遠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申請法律援助。”孫春英說。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局長楊向斌說,為(wei) 抓好法律援助法的實施,接下來將進一步引導律師參與(yu) 法律援助服務,繼續開展“1+1”中國法律援助誌願者行動,推動法律服務資源跨區域流動。同時,鼓勵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與(yu) 中央有關(guan) 部門研究加強高等院校法律援助誌願服務工作的相關(guan) 意見,支持高等院校師生開展法律援助誌願服務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