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農技專家地頭開“藥方”

發布時間:2023-08-24 15:52: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農(nong) 技專(zhuan) 家地頭開“藥方”

  農(nong) 技專(zhuan) 家地頭開“藥方”

  ——井陘縣搶抓農(nong) 時恢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一線見聞

  “老魏,北京和省裏的農(nong) 技專(zhuan) 家來了!”8月22日10時,井陘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崔永恩帶著4個(ge) 人,風塵仆仆趕到種植大戶魏和平的地裏。

  “你們(men) 來,我們(men) 就安心了!”魏和平迎上前,緊緊握住專(zhuan) 家的手。

  魏和平在測魚鎮朱會(hui) 村承包了一片荒山,種著30多畝(mu) 蔬菜大棚,這是井陘縣最大的設施農(nong) 業(ye) 基地。由於(yu) 緊鄰甘陶河,在前不久的暴雨中受災嚴(yan) 重,6個(ge) 大棚被衝(chong) 毀。

  “走,去裏麵看看!”這個(ge) “農(nong) 技專(zhuan) 家團”是來下鄉(xiang) 指導災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連口水都沒喝就直奔大棚。

  棚膜一點沒剩,鋼架歪歪扭扭,裏麵一拃厚的淤泥。來到一座西紅柿大棚前,魏和平滿臉沮喪(sang) 。

  “抓緊時間處理淤泥,還能趕上冬春茬。”中國農(nong) 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成果轉化處處長李衍素轉了幾圈說。

  “處理淤泥的關(guan) 鍵是殺菌。”省農(nong) 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劉曉東(dong) 仔細講解重建步驟,“修複鋼架、罩上棚膜、清理淤泥、深翻土地、高溫悶棚、封閉殺菌。”

  “殺菌千萬(wan) 不要用生石灰,咱們(men) 這邊的土壤偏堿性,用生石灰堿性會(hui) 越來越高。”

  “可以趕種青椒,10月初把苗種進去,110天左右收獲,正好趕在春節前上市。”

  …………

  專(zhuan) 家們(men) 一邊走,一邊給老魏支招兒(er) 。一番專(zhuan) 業(ye) 的講解,重新燃起了他的信心。

  說話間,大夥(huo) 兒(er) 已經爬到半山腰,這裏的黃瓜大棚受損也比較嚴(yan) 重。

  “當務之急是修複大棚。”李衍素建議,“要做好加固措施,原來後牆用的是加氣塊,牆體(ti) 容易受損,重建時要加一些支撐垛,這樣抗壓性會(hui) 強一些。”

  劉曉東(dong) 建議:“修複大棚和育苗同步進行,盡量減少空檔期,把損失降到最低。”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中午太陽正曬,專(zhuan) 家們(men) 臉上、脖子裏都是細細的汗珠。“我們(men) 抓緊時間多跑幾戶,就能多幫農(nong) 民減少點損失,這點累值得。”自從(cong) 8月2日開始,這些專(zhuan) 家就一直奔波在各地,沒歇過一天。

  “老魏,咱倆(lia) 加個(ge) 微信,有啥問題隨時找我。”臨(lin) 走,劉曉東(dong) 再三叮囑,隻要科學管理,按照前麵說的方法去做,就能盡量挽回一些損失。

  魏和平邊聽邊記,他感激地說:“專(zhuan) 門把專(zhuan) 家請到地頭來,手把手進行指導,是黨(dang) 和政府給了我希望!”

  連日來,記者在井陘縣走訪發現,在洪水退去的田地上,村民們(men) 修複水毀農(nong) 田,開展清淤、改種等補救工作,一場抗災保收成的攻堅戰正在加緊進行。

  “災害發生後,我們(men) 派出8個(ge) 技術指導組,指導農(nong) 戶搶抓窗口期開展自救,力爭(zheng) 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崔永恩介紹,目前已向17個(ge) 鄉(xiang) 鎮發放秋白菜種子1000斤、蘿卜種子750斤,加上農(nong) 戶自種,已完成改種5200餘(yu) 畝(mu) 。這幾天,正在抓緊調撥油菜花種子,預計播種麵積將達到5000餘(yu) 畝(mu) ,剩餘(yu) 可複墾地塊也在盡快整理,準備種植冬小麥。(記者周潔、張曉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