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陽城②丨文旅康養深融合,“詩和遠方”再出發

發布時間:2023-08-24 15:55: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太行、太嶽、中條,三山雄健;沁河、濩澤、蘆葦,三水神奇。

  在這雄奇的山水之間,有一座悠然的小城,以雲(yun) 蒙、析城諸峰為(wei) 屏障,寒暑分明,山清、水秀、文明、宜居。在這裏,掬一捧水可遙望曆史深邃的眼眸,捧一把土能感受文明跳動的脈搏。

  這裏是陽城,猶如一顆綠色明珠深藏於(yu) 美麗(li) 南太行。

  《墨子》曰:“舜漁於(yu) 濩澤。”遠古時期的陽城,原始森林蒼茫,水資源充沛,物產(chan) 豐(feng) 美;《穆天子傳(chuan) 》記載“天子四日休於(yu) 濩澤”,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雄奇秀美的山川河流,溫潤宜居的環境,是“王”的康養(yang) 聖地,是濩澤子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園。

  近年來,陽城縣緊緊抓住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優(you) 選“太行一號”國家風景道沿線、古堡周邊、A級旅遊景區周邊的重點村,建設了18個(ge) “晉城市首批百家康養(yang) 特色村”,打造了一批休閑度假、康複療養(yang) 、避暑度夏、運動健身、書(shu) 畫寫(xie) 生等為(wei) 主題的康養(yang) 特色主題村落和高品質康養(yang) 民宿,“悠然陽城 康養(yang) 勝地”的優(you) 勢品牌形象正在深入人心。

  擦亮底色 探索“文旅+康養(yang) ”發展路徑

  發展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必先摸清資源底牌。

  在鬆濤滾滾的雲(yun) 蒙、鼇背深處,在碧水蕩漾的沁河、濩澤、蘆葦河畔,在陽城的每一座山脈、每一道河流、每一處田濤,都可以領略到靈動與(yu) 美妙。這是大自然的深情饋贈,更是陽城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的“底氣”。

  陽城境內(nei) 植被豐(feng) 茂,處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全縣國土總麵積287.83萬(wan) 畝(mu) ,其中森林麵積134.5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46.63%,森林蓄積310萬(wan) 立方米;全縣林地麵積達165.89萬(wan) 畝(mu) ,占土地總麵積的57.63%,林木綠化率達51.43%。

  在這片土地上,不僅(jin) 精彩地呈現著生物的多樣性,而且自然景觀也是千姿百態,堪稱為(wei) 一方多姿多彩的童話世界。析城山昆侖(lun) 丘、雲(yun) 蒙山原始森林、愚公故裏、五彩河、銀河峽等自然景觀星羅棋布,“盤亭列嶂”“析城喬(qiao) 木”景色壯美,桑園河五彩奇石、紅沙嶺丹霞地貌、銀洞坪如畫山水享譽晉豫兩(liang) 省,成為(wei) 人們(men) 健身、休閑、旅遊、度假的康養(yang) 勝地。

  曆史的年輪更給陽城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記:華夏先民早在舊石器時期就在此繁衍生息,上古帝王舜、禹、湯以及周穆王等都在此留有印跡。《竹書(shu) 記年》有“湯禱於(yu) 桑林”的記載,尤其是以商湯廟落古建築群及曆代碑碣為(wei) 主體(ti) 的遺跡遺存分布密集、保存較好,在全國絕無僅(jin) 有。

  陽城不僅(jin) 風光宜人,宰相故居底蘊更是深厚。“春歸喬(qiao) 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不光是康熙帝兩(liang) 次下榻時,對此處絕美風光的切身感受,更是對皇城相府之主人陳廷敬一生品行的高度讚揚。值得一提的是,從(cong) 唐至今,陽城縣先後出過120餘(yu) 名進士,其中4名尚書(shu) 、2名宰相,曾湧現出南宋著名畫家蕭照,明成化“天下第一清官”楊繼宗,明萬(wan) 曆改革家、吏部尚書(shu) 王國光,明吏部尚書(shu) 張慎言,清康熙帝師、《康熙字典》總閱官陳廷敬、清雍正朝文華殿大學士田從(cong) 典等一大批能臣、廉吏、學者等曆史文化名人。

  與(yu) 此同時,陽城縣古城堡、古民居、古廟宇數量多、規模大、品位高,時代序列完整,古建總量達到1040處,特別以皇城相府、上莊古村、郭峪古城、砥洎城和安陽潘家莊園、洪上範家十三院為(wei) 代表。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ti) 。如今,在陽城,文化與(yu) 旅遊正如“詩”與(yu) “遠方”,不斷豐(feng) 富著“陽城內(nei) 涵”。

  豐(feng) 富業(ye) 態 盤活“家底”巧生金

  陽城最靚的名片是山水,最優(you) 的稟賦是生態。如何把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做深、做實,讓陽城成為(wei) 更多人首選的旅遊目的地?答案在探索中愈發明晰——

  夏日時分,行走在太行深處的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皇城村,樊溪河畔蟬鳴陣陣,樹蔭底下涼風習(xi) 習(xi) 。從(cong) 山間的相府莊園酒店向下看,皇城相府古宅的土色牆壁與(yu) 郭峪古城的豫樓遙相呼應,在山那頭,海會(hui) 書(shu) 院千年古塔上的孔雀藍琉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裏的5個(ge) 村落連成一片,實現文旅資源深度融合。

  夜幕降臨(lin) ,高髻古裝女子垂目頷首,提著紅色的燈籠款款前行,遊客跟著她們(men) 慢慢行走在這巨大的相府裏……這不是穿越,而是一場宏大的實景劇《再回相府》。在現代聲光電效果的加持下,遊客可以身臨(lin) 其境的感受這座巨宅曾經發生的故事。

  此外,皇城相府還在景區和周邊景點建立影視創作、攝影、美術、書(shu) 畫寫(xie) 生基地,成功創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不斷推進文化旅遊融合,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

  “1至7月份,景區累計接待遊客人次超40萬(wan) ,比預想中多了3萬(wan) ,占計劃的108.05%。”皇城相府景區副經理張浦介紹說。

  景區的火爆也催生了“民宿熱”“餐飲熱”。

  距離皇城相府景區不遠的郭峪古城景區,因“特色古城民宿”,成為(wei) 不少遊客住宿的首選。“民宿正常營業(ye) 後經常是一房難求,進入暑期入住率更是日常保持在90%以上。”郭峪古城民宿負責人原建芳介紹,為(wei) 了借勢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古城民宿還將在會(hui) 議期間推出網絡直播特價(jia) 房,會(hui) 議期間入住的遊客可在專(zhuan) 屬直播間拍到7折房價(jia) 。

  “接下來,我們(men) 將從(cong) 提升遊客體(ti) 驗感出發,在景區內(nei) 增加更多沉浸式演藝項目,繼續完善景區周邊吃、住、遊相關(guan) 配套基礎設施,讓大家來到我們(men) 景區,就能白天逛古堡,晚上看演藝,夜宿在古宅。”張浦說,皇城相府景區的目標就是走出一條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新路。

  創新融合 擦亮特色文旅品牌

  對於(yu) 一座康養(yang) 之城而言,自然生態是靈魂,旅遊休閑是目的,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wan) 裏挑一。”

  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會(hui) 在“蜂巢”上醒來,伸個(ge) 懶腰,眺望著遠處的森林,呼吸著最純淨的空氣,享受著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在臉上,然後推開窗,輕輕地和大山問一聲早安……這一切,在蟒河鎮邢西村就能實現。

  近年來,蟒河鎮根據蟒河景區的康養(yang) 旅遊資源和“中國茱萸灣”地域品牌優(you) 勢,實行片區四村差異定位、差異發展規劃原則,按照“吃在泥河農(nong) 家”“住在甜蜜小鎮”“遊玩山茱萸穀”“購物寺溝驛站”不同重點打造,融合推動“全域旅遊、全景蟒河”,提升了蟒河旅遊的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

  今年5月21日,攜程度假農(nong) 莊·太行蜜境聯營店正式投入運營,在美麗(li) 的高山峽穀中,一座座現代幾何式民宿林立此間,頗具科技感的現代民宿建築與(yu) 原始生態森林彼此碰撞,相互輝映,形成強烈的對比又融為(wei) 一體(ti) ,化作一處獨特的風景。

  文旅融合貴在創新,而陽城正走出一條文旅康養(yang) 融合的創新之路。

  旅遊公路穿村而過,盤亭列嶂、十八羅漢、龍口峽穀等自然景觀一覽無餘(yu) ,高山、峽穀、森林、草地、嶂石岩、丹霞等山形地貌盡收眼底……散落在崇山峻嶺間的陽城縣橫河鎮橫河村是一個(ge) 風景秀美的小村莊,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的持續推進叩開了它發展的大門。

  2021年,橫河鎮圍繞晉城市第一批“百村百院”工程——“動感騎棲小鎮”打造特色品牌,推進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在橫河落地生根,主要包括騎行、旅遊、農(nong) 業(ye) 、康養(yang) 、文化五大板塊,旨在以自然生態和運動健身為(wei) 牽引,輻射帶動休閑度假、戶外拓展、書(shu) 畫寫(xie) 生、文化探源全產(chan) 業(ye) 鏈騎棲營地。今年5月20日第六屆山西陽城“析城山”全國山地自行車越野賽在動感橫河騎棲小鎮開幕。來自山西、河南、陝西、內(nei) 蒙古、河北、江蘇、湖南、江西、福建、貴州等10個(ge) 省、自治區的選手齊聚盤亭河畔,逐夢動感橫河之旅。

  “紅色的石頭建築,綠色的專(zhuan) 業(ye) 騎行泵道,每一次來到這裏都有新的變化、新的感受。在這麽(me) 好的環境中比賽,是一種享受。”熱衷於(yu) 騎行比賽的李良誌感慨地說。

  如今,戶外騎行,不僅(jin) 成為(wei) 橫河鎮的一張“金色名片”,更逐步發展壯大成以橫河小鎮為(wei) 中心的太行騎棲營片區,並圍繞國際賽事需求建設的騎行廣場、騎行泵道、越野賽道、騎士酒吧、盤亭民宿等骨幹項目已投入運營。

  春遊盡享花開,夏遊盡享清涼,秋遊盡享氣爽,冬遊盡享溫暖。如何打好“融合”這張牌,如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高質量文旅發展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生活新期待,之於(yu) 陽城,既是一個(ge) 新課題,也是一個(ge) 新機遇。陽城必將依托豐(feng) 厚的曆史人文和自然風光優(you) 勢,乘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東(dong) 風,讓生態“動”起來,文化“活”起來,旅遊“熱”起來,最終迎來屬於(yu) 濩澤大地的文旅高光時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