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自媒體”管理,守護互聯網清朗
不久前,中央網信辦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自媒體(ti) ”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嚴(yan) 防假冒仿冒行為(wei) ”“規範信息來源標注”“規範賬號運營行為(wei) ”等13條工作要求。
憑借互動強、更新快、傳(chuan) 播廣等特點,“自媒體(ti) ”吸引了大量用戶。然而,一些“自媒體(ti) ”存在著傳(chuan) 播虛假信息、製作發布謠言等問題。比如,有的設置虛假身份吸引流量,有的蹭炒社會(hui) 熱點,還有的自編自導自演、無中生有炮製虛假案事件……類似行為(wei) ,擾亂(luan) 網絡空間秩序,擾亂(luan) 社會(hui) 公共秩序。在“自媒體(ti) ”用戶範圍越來越廣、傳(chuan) 播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虛假信息、網絡謠言一旦經由“自媒體(ti) ”傳(chuan) 播,造成的不良影響將會(hui) 更加嚴(yan) 重。
從(cong) 嚴(yan) 打“自媒體(ti) ”傳(chuan) 播虛假新聞、有償(chang) 新聞等不法活動,到對“自媒體(ti) ”違規采編發布財經類信息開展專(zhuan) 項整治,再到開展“清朗·從(cong) 嚴(yan) 整治‘自媒體(ti) ’亂(luan) 象”專(zhuan) 項行動……一係列舉(ju) 措,為(wei) 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提供了重要支撐。從(cong) 製度上給“自媒體(ti) ”劃出底線、立下規矩,有利於(yu) 壓實網站平台信息內(nei) 容管理主體(ti) 責任,健全常態化管理製度機製。
必須看到,加強“自媒體(ti) ”管理,還需要持續用力。特別是,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發展和短視頻平台傳(chuan) 播力的不斷增強,“自媒體(ti) ”失真信息更難分辨,給治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既與(yu) 時俱進、創新治理舉(ju) 措,也針對問題、精準施策,才能更好推動形成良好網絡輿論生態。應以《通知》出台為(wei) 契機,及時研判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強化製度執行,保持高壓嚴(yan) 管態勢,讓違規惡意“自媒體(ti) ”無所遁形。
當前,許多網站平台已經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識別“自媒體(ti) ”發布的疑似虛假信息。用好技術手段的同時,網站平台應在強化注冊(ce) 、擬變更賬號信息、動態核驗環節賬號信息審核,及時發現並嚴(yan) 格處置“自媒體(ti) ”違規行為(wei) ,加強違規“自媒體(ti) ”處置和曝光力度等方麵下更大功夫。“自媒體(ti) ”也要做好自我管理,守住底線、不踩紅線。
網絡空間是億(yi) 萬(wan) 民眾(zhong) 共同的精神家園。多措並舉(ju) 、攜手共進,綿綿用力、久久為(wei) 功,必能讓互聯網空間更加天朗氣清。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4日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