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大家談·新時代的鄉村振興①)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以更有力的舉(ju) 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首先必須加快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本期大家談推出3篇來稿,探討如何順應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
——編者
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 肖惠中
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需要把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作為(wei) 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想方設法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能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錢袋子”鼓起來,不斷增強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發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說到底還是要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首先,要梳理農(nong) 村集體(ti) 所有的資金、資產(chan) 和資源,仔細分析研判本地區現有的條件和特點,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選擇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其次,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統籌用好各項優(you) 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資源和要素向農(nong) 村聚集,提高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參與(yu) 發展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的積極性,不斷激活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一池春水”。再者,可以充分利用電商直播等互聯網新業(ye) 態,鼓勵支持農(nong) 村青年參與(yu) 到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中來。
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事關(guan) 農(nong) 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同村民就業(ye) 、民生保障、鄉(xiang) 村治理密切相關(guan) 。持續推動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總量增長、質量提高、實力增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未來值得期待。
促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江蘇省蘇州市 吳新星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解決(jue) 農(nong) 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圍繞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構建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真正建成產(chan) 業(ye) 、形成集群,農(nong) 村才能聚人氣、留人才、富口袋、興(xing) 文化。
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近幾年,江蘇省各地依托鄉(xiang) 土資源和產(chan) 業(ye) 基礎,積極延伸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培育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比如,圍繞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鎮江市世業(ye) 鎮做強鮮食玉米、陽光玫瑰葡萄、空中草莓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實現較快增長。又如,圍繞培育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蘇州市虎丘區發展現代都市農(nong) 業(ye) 、精品農(nong) 業(ye) 、休閑農(nong) 業(ye) ,加快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鮮活的基層實踐表明,牢牢把握產(chan) 業(ye) 這一關(guan) 鍵,就能不斷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
促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應著力培育多元化經營主體(ti) ,發揮龍頭企業(ye) 示範引領作用、家庭農(nong) 場和合作社紐帶作用,不斷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和轉型升級。有針對性地做強一產(chan) 、做優(you) 二產(chan) 、做活三產(chan) ,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將會(hui) 有更堅實的支撐。
選好富民產(chan) 業(ye) 是關(guan) 鍵
浙江省杭州市 陳曦
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把產(chan) 業(ye) 發展落到促進農(nong) 民增收上來,是防止返貧、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舉(ju) 措。
浙江省杭州市餘(yu) 杭區與(yu)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feng) 縣結對子,支持鹹豐(feng) 縣把“三茶果藥豬”作為(wei) 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立足武陵山區氣候特點,引入安吉白茶產(chan) 業(ye) 鏈,幫助茶農(nong) 實現現金收入每畝(mu) 普遍超萬(wan) 元;依托恩施州“世界硒都”的資源優(you) 勢,在鹹豐(feng) 縣建立蔬菜種植合作社、電商產(chan) 業(ye) 園,實施“硒品入杭”工程。從(cong) 實踐探索看,因地製宜製定產(chan) 業(ye) 發展策略,能夠激活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內(nei) 生動力,實現鄉(xiang) 村發展從(cong) “幫扶輸血”向“產(chan) 業(ye) 造血”轉型。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因地製宜選擇富民產(chan) 業(ye) 是關(guan) 鍵。實現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需要積極引導返鄉(xiang) 下鄉(xiang) 人員和工商資本積極參與(yu)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也需要充分發揮農(nong) 民主體(ti) 作用。立足特色資源,關(guan) 注市場需求,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就能在發展壯大中更多更好惠及農(nong) 村農(nong) 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