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裏”
“看病難,去大醫院找專(zhuan) 家看病更難。”一直以來,對農(nong) 村群眾(zhong) 而言,“看病難”不僅(jin) 是預約排隊、一號難求的求醫之困,也是路途遙遠、奔波勞碌的出行之苦。
如今,這種“難”在黃河之畔的河曲縣有了新的“解法”。河曲縣位於(yu) 晉陝蒙三省交界的黃河岸畔,村莊多散落於(yu) 山大溝深的丘陵溝壑地帶。如何優(you) 化醫療資源讓鄉(xiang) 村百姓就近看好病,同時打通有效遏製“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最後一公裏?今年,河曲縣在持續鞏固拓展健康扶貧成果的基礎上,聚焦農(nong) 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需求,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精準下沉,創新構建起了“戶有家庭醫生簽約”“村有巡診小分隊”“村有流動衛生室”“縣有義(yi) 診服務隊”的醫療服務體(ti) 係,讓醫護人員由“坐診”變“巡診”,讓城鄉(xiang) 醫療服務從(cong) “差異”到“同質”,全力守護基層群眾(zhong) 生命健康。
簽約:家庭醫生成了健康“大管家”
“每天要按時給大媽吃藥,什麽(me) 時候再有不舒服了就隨時給我打電話。”結束了對秦秀芹的檢查,王娜趁著填寫(xie) “履約登記表”的間隙照例叮囑秦秀芹的家屬。
王娜本是河曲縣樓子營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如今多了一個(ge) 身份——“家庭醫生”。今年6月,樓子營鎮娘娘灘村村民的家庭醫生協議到期,村民們(men) 經過和家庭醫生團隊的溝通,又進行了續約。王娜的簽約服務對象秦秀芹患有高血壓多年,前些年又因腦梗塞後遺症導致癱瘓在床。成為(wei) 家庭醫生以來,王娜每月都會(hui) 按時上門,在進行基礎檢查的同時,也會(hui) 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及健康指導。
“簽約成為(wei) 家庭醫生不僅(jin) 多了一個(ge) 身份,更重要的是多了一份責任。”對於(yu) 家庭醫生的“角色定位”,王娜有著清晰的認識。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一項重要的惠民政策。河曲縣把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作為(wei) 保障和維護群眾(zhong) 健康的重要途徑,不斷優(you) 化簽約服務內(nei) 涵,提升簽約服務質量,促進基層首診製度的落實,讓“家庭醫生”成為(wei) 群眾(zhong) 健康的“大管家”。目前,全縣已組建62支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對四類慢病重點人群、監測戶、脫貧戶進行簽約,實現了應簽盡簽,並按照履約要求提供公共衛生、慢病管理、健康谘詢、中醫幹預、政策宣傳(chuan) 等綜合服務。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中既有基礎服務,也有個(ge) 性化的服務。在實際操作中也因為(wei) 有契約形式的約束,讓醫生與(yu) 患者的關(guan) 係更加緊密。”河曲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白忠永說。
巡診:村裏來了“候鳥醫生”
8月11日,西口鎮鄔家沙梁村的村委會(hui) 裏有著不同往日的“熱鬧”情景。聽聞有巡診小分隊到來,一些村民早早就等在了村委會(hui) 。把脈、聽診、量血壓、測血糖……西口鎮衛生院院長張金帶隊的巡診小分隊中來自內(nei) 科、中醫科、口腔科等科室的6名醫護人員有條不紊地開展著診療工作。對於(yu) 行動不便的患者,他們(men) 還要上門服務。當天巡診小分隊共為(wei) 23個(ge) 村民提供了醫療服務。
巡診也並不是簡單的一“巡”了之,還在改變著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關(guan) 係。
“你最近有沒有時間來衛生院給你媽再取點藥回去,或者我抽個(ge) 時間送過去。”巡鎮鎮衛生院院長柳二齊始終記掛著巡診火石梁村時的81歲腦梗患者趙先花,不時就打電話聯係她的兒(er) 子。在柳二齊看來,巡診讓醫生與(yu) 群眾(zhong) 的聯係更緊密了起來。
西口鎮衛生院院長張金則表示,巡診活動對慢性病的鑒定工作有積極作用,不僅(jin) 對慢性病患者能起到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的作用,而且可以讓患者在家裏就能得到便捷、長期、高效的健康管理與(yu) 服務。
一襲白衣,一腔熱血。從(cong) 黃河岸邊到大山深處,從(cong) 縣城近郊到山區村落,河曲縣的11個(ge) 鄉(xiang) 鎮已根據實際情況組建了13支巡診小分隊,對不設衛生室的村進行每月2次的巡診,成了群眾(zhong) 口中的“候鳥醫生”。為(wei) 推動巡診工作,河曲縣還明確了每支巡診小分隊的每月巡診計劃,對巡診人員、巡診時間、巡診村莊進行詳細安排,切實讓群眾(zhong) 的外出“尋診”變為(wei) 醫生的輪回巡診。
流動衛生室:健康幫扶的“機動部隊”
如果說巡診小分隊是提升農(nong) 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的“輕騎兵”,那麽(me) 流動衛生室便是隨時待命的“機動部隊”。
前不久,鹿固鄉(xiang) 大梁村的呂彩蓮在幹農(nong) 活時突感頭暈惡心,上吐下瀉,情急之下,其家屬撥打了鹿固鄉(xiang) 衛生院流動衛生室的電話。由執業(ye) 醫師張傑帶隊的醫療小分隊隨即乘坐醫療服務車趕往患者家中,經過診斷治療,呂彩蓮的病情得到了緩解。
便攜式呼吸機、除顫儀(yi) 、心電監護儀(yi) 、氧氣袋、56種基本藥物……一輛醫療車就是一間裝備齊全的“移動衛生室”,甚至還配備了移動醫保刷卡設備,可為(wei) 患者在現場刷卡報銷醫療費用。鹿固鄉(xiang) 的流動衛生室自今年8月成立以來,已出診8車次,很大程度上解決(jue) 了鄉(xiang) 村群眾(zhong) 急病、重病的就醫需求,受到了群眾(zhong) 廣泛好評。
目前,河曲縣已組建11個(ge) 流動衛生室,由鄉(xiang) 鎮衛生院統一管理,統籌安排車輛,固定醫務人員,配備有常用藥品、急救藥品及常規醫療器械,並對外公布求助電話,保證隨叫隨到,確保每個(ge) 村都能見得到醫生、看得上病、買(mai) 得上藥,並對脫貧戶、監測戶及四類重點慢病人群按時上門服務,讓家庭困難患者像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到優(you) 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義(yi) 診:在家門口看上了“專(zhuan) 家號”
進入8月以來,河曲縣人民醫院和河曲縣中醫醫院的義(yi) 診服務隊也忙碌起來,走村入戶開展上門送健康的活動。
為(wei) 持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河曲縣積極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通過對醫療集團婦幼、內(nei) 科、骨科、精神科、中醫科等科室的專(zhuan) 家進行組合,打出科室聯動的“組合拳”,讓義(yi) 診活動有溫度更有質量。目前,河曲縣已組建3支義(yi) 診小分隊,均由副主任醫師帶隊,在全縣範圍內(nei) 定時開展專(zhuan) 家義(yi) 診活動。
“以前是‘病人追著專(zhuan) 家跑’,現在是‘專(zhuan) 家追著病人看’,我們(men) 在家門口就把病看了,既減輕了經濟負擔,又不用東(dong) 奔西跑。”村民們(men) 對“病人不跑專(zhuan) 家跑”的義(yi) 診服務隊紛紛點讚。
家庭醫生履約4658戶8009人次;巡診小分隊巡診82次,醫務人員出動215次,巡診1448人次;流動衛生室服務18次,醫務人員出動64人次;在9個(ge) 行政村開展義(yi) 診活動,醫務人員出動55人次,義(yi) 診185人次……一組最近一周的數據,足以反映出河曲縣基層醫療服務保障能力正在進一步提升。
河曲縣衛生健康局局長喬(qiao) 裕寬表示,“病人不跑專(zhuan) 家跑、病人不跑資源跑、病人不跑管理跑”的醫療服務模式,不僅(jin) 補齊了健康幫扶的短板,也真正推動了醫療資源的下沉,為(wei) 更好滿足基層群眾(zhong) 的健康需求提供了更高效、更全麵的條件。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河曲縣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機製,加大健康幫扶力度,提高居民健康素養(yang) ,全力以赴鞏固健康幫扶成果,助力脫貧群眾(zhong) 健康快樂(le) 地生產(chan) 生活。(郝永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