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奮進繪就和美畫卷 求變創新奏響華彩樂章
導言
鄉(xiang) 村展新貌,振興(xing) 正當時。
如今,闊步走在長春市九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康莊大道上,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鄉(xiang) 村風貌宛如一幅次第展開的和美畫卷:一片片整齊劃一的農(nong) 家小院綻放新顏,一處處繁忙運轉的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車間訂單不斷,一個(ge) 個(ge) 充滿活力的文旅項目吸引遊客,一座座景色宜人的美麗(li) 鄉(xiang) 村串珠成鏈盡顯生態和諧……“環境美了、荷包鼓了、生活幸福了”成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肺腑之言,村裏更有聽不完的幸福故事。
以9月4日召開的長春市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現場推進會(hui) 議為(wei) 契機,九台區精心籌備、精細服務、精準落實,力爭(zheng) 通過考察交流、典型示範,促進各地互學互鑒、比學趕超,共同探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生動實踐,奮力推動長春全麵振興(xing) 實現新突破。
九台區精心籌備現場推進會(hui) ,深挖亮點、緊扣主題、立足長遠,最終選擇以強村富民為(wei) 代表的波泥河街道清水村、多元融創為(wei) 代表的善滿家園殘障人綜合服務中心、三產(chan) 融合為(wei) 代表的土們(men) 嶺街道馬鞍山村為(wei) 調研典型,高標準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樣板,全方位展現九台區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特色和階段性成果。
朝氣蓬勃,風景正好。九台區是如何以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總抓手,推動“三農(nong) ”工作重心曆史性轉移的?答案是緊緊圍繞“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全麵實施“西進聯動”戰略,按照“統籌推動、典型引領、擴麵提質”部署,主動求變創新,全速駛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快車道。九台區先後被評為(wei) 全國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典型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四好農(nong) 村路”示範區……
藍圖明、方向定、路徑清、信心足。九台區以“一治一改一提升”為(wei) 著力點,以“和美鄉(xiang) 村示範創建”為(wei) 平台,用實幹和擔當在希望的田野上書(shu) 寫(xie) 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時代答卷。
強鏈補鏈抓融合
構建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新格局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九台區以富民、利民、惠民為(wei) 根本,以實施“項目攻堅”行動為(wei) 支撐,全力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
來到位於(yu) “中國北方苗木花卉之鄉(xiang) ”的九台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體(ti) 現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特色的原生態“村標牌坊”,從(cong) 觀景台遠眺,連片的苗木花卉交織成一幅色彩生動的油畫。以發展園藝、苗木庭院經濟產(chan) 業(ye) 為(wei) 基礎,清水村已建立起集溫泉養(yang) 生、休閑度假、文化體(ti) 驗、生態人居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溫泉+”度假養(yang) 生旅遊產(chan) 業(ye) 集聚區,通過“農(nong) 業(ye) +文旅+科技+康養(yang) +娛樂(le) +雲(yun) 端”,探索“農(nong) 業(ye) 6.0版”強村富民綜合發展模式。
從(cong) 建立起苗木花卉博覽觀光產(chan) 業(ye) 園,到探索形成“雙領多平台”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再到如今的強村富民綜合發展模式……清水村從(cong) 低端、粗放的單一種植銷售,拓展到苗木觀光、展銷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產(chan) 業(ye) 集聚區,實現了產(chan) 村一體(ti) 、冬夏雙宜、三方互利、四業(ye) 並舉(ju) ,欣欣向榮的村集體(ti) 經濟和苗木產(chan) 業(ye) ,讓這裏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木新村”。
產(chan) 業(ye) 興(xing) 則鄉(xiang) 村活。如清水村苗木花卉產(chan) 業(ye) 一般,一個(ge) 個(ge) 鮮活的產(chan) 業(ye) 在九台大地從(cong) 發芽到綻放,不斷延長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完善利益鏈。
抓園區築巢引鳳。著力構建以開發區為(wei) 基礎的“一區六園”產(chan) 業(ye) 平台,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招商引資,實現沃·滴滴水肥一體(ti) 化、迪士牛預製菜等重點項目簽約落位,推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
抓龍頭多態並舉(ju) 。形成以朱老六食品為(wei) 代表的大豆加工係列、以東(dong) 方希望生豬養(yang) 殖為(wei) 代表的現代循環產(chan) 業(ye) 係列、以天朗集團為(wei) 代表的現代農(nong) 機智能裝備係列等十大產(chan) 業(ye) ,九台區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發展到47家、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發展到350家。
抓特色品牌帶動。積極借鑒品牌培樹先進經驗,結合國家“航天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百縣千村計劃”的實施,打造東(dong) 北首家航天育種基地,培育壯大“九台貢米”和航天農(nong) 業(ye) 品牌,著力打造清水村香葉穀溫泉民宿等經營模式,以鄉(xiang) 村典型帶動全域振興(xing) 。
引才聚才抓突破
鍛造人才振興(xing) 新引擎
人才振興(xing) ,鄉(xiang) 村發展才有底氣。九台區將人才振興(xing) 作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聚焦人才引進、使用、培養(yang) 、激勵等各環節,以人才振興(xing) 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通過“誌智雙扶、多元融創”模式,為(wei) 農(nong) 村殘疾人提供康複、教育、培訓、就業(ye) 、托養(yang) 等綜合服務,以輸血與(yu) 造血相結合的方式,讓廣大農(nong) 村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在九台區善滿家園殘障人綜合服務中心,融創生態區、園林種植區、玉米試驗田、鄉(xiang) 村民宿休閑區等多個(ge) 板塊,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新思路、開創了新模式。
今年,善滿家園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為(wei) 目標,重點打造了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園林造型綠化產(chan) 業(ye) 、善滿烘焙品牌、研學旅行基地等多個(ge) 融創項目,可複製、可推廣的融創發展模式,為(wei) 更多殘疾人提供就業(ye) 崗位。“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上一個(ge) 都不能少!”善滿家園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從(cong) 單一麵向智力障礙群體(ti) ,到現在麵向全類別殘障人士,他們(men) 成功打造了善滿家園殘障人士創孵示範園,通過開展善滿融創項目,讓殘障人士掌握就業(ye) 本領、學會(hui) 生活技能。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人才鍛煉成長的“大舞台”。九台區通過建立鄉(xiang) 土人才信息庫,深入挖掘域內(nei) 118名“土專(zhuan) 家”“田秀才”,其中,83人被評為(wei) “吉林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職稱農(nong) 民’”。選派駐村第一書(shu) 記24名、工作隊員40名下沉基層、服務一線,選派893名青年人才充實村幹部隊伍和村後備人才隊伍。
引智迎歸雁。九台區通過實施返鄉(xiang) 人才創業(ye) “歸雁”工程,吸引本土人才回流,探索在全域283個(ge) 行政村每村配備一名“名譽村長”,帶動村民創收致富。鼓勵本土人才返鄉(xiang) 創辦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發展高效種養(yang) 業(ye)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鄉(xiang) 村旅遊業(ye) 等特色產(chan) 業(ye) 。
搭台擴台抓文旅
煥發文化振興(xing) 新生機
文化振興(xing) ,增強農(nong) 文旅融創發展動能。九台區堅持項目帶動、農(nong) 文旅融創推進,打出“紅色教育、關(guan) 東(dong) 民俗、鄉(xiang) 村民宿、冰雪運動、山水生態”特色旅遊牌,推進“龍嘉—卡倫(lun) ”“波泥河—土們(men) 嶺”“葦子溝—上河灣”三條農(nong) 旅示範帶建設。
從(cong) 長春出發,沿長吉北線駕車行駛43公裏,就來到了九台區土們(men) 嶺街道馬鞍山村。一棟棟特色民宿錯落有致,山野菜等野生作物品類繁多,村史館、紅色教育基地、田園綜合體(ti) 點綴其中……每到周末,村裏的遊客不斷,隨著一批文旅項目的落位,形成了“一山一田一穀一館一民宿”的發展藍圖。目前,馬鞍山村全年接待遊客達35萬(wan) 人次。
從(cong) “泥水村”“貧困村”到“鮮花村”“小康村”。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實現美麗(li) 蝶變的馬鞍山村,積極營建農(nong) 文旅融合新業(ye) 態,擦亮鄉(xiang) 村旅遊金字招牌,展現出美麗(li) 鄉(xiang) 村新風貌、新形象。如今,馬鞍山村重點打造占地麵積20公頃的氿遇·歡樂(le) 穀主題遊樂(le) 園項目,該項目與(yu) 廣東(dong) 金馬等國內(nei) 知名設備供應商合作,引入當下最新遊樂(le) 設施,推動馬鞍山田園綜合體(ti) 成為(wei) 周邊鄉(xiang) 村休閑旅遊的首選目的地。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九台區把文化振興(xing) 貫穿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過程,提供持續的精神動力。
傳(chuan) 承民俗文化。九台區依托“中國薩滿文化之鄉(xiang) ”“中國滿族剪紙藝術之鄉(xiang) ”“中國鷹獵文化之鄉(xiang) ”資源稟賦,支持“三農(nong) ”題材文藝創作生產(chan) ,推出了眾(zhong) 多反映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踐的文藝作品。
發展全域旅遊。編製實施全域旅遊發展規劃,謀劃116個(ge) 重點項目,馬鞍山村、紅光村等國家、省市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已成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網紅打卡的首選之地,年接待遊客量突破500萬(wan) 人次。打造以“阡陌鄉(xiang) 野,品讀百年根脈”為(wei) 設計理念的邊台生態文化公園,全麵展示柳條邊文化和曆史記憶。
拓展文化惠民。建好用活農(nong) 村文化小廣場和文化中心戶“兩(liang) 大平台”,辦好辦活全民藝術節和農(nong) 民運動會(hui) “兩(liang) 大活動”,成功舉(ju) 辦山野菜美食文化旅遊節、“廟香山杯”滑雪大賽等節慶活動,全麵展示文化振興(xing) 新內(nei) 涵。
專(zhuan) 治綜治抓創建
打造生態振興(xing) 新樣板
生態振興(xing) ,彰顯鄉(xiang) 村“底色”。九台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區域生態治理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統籌安排、一體(ti) 推進,全力創建“兩(liang) 山”實踐基地。學習(xi) 借鑒“千萬(wan) 工程”經驗,推進鄉(xiang) 村建設行動,不斷補齊農(nong) 村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短板。
連日來,在九台區九郊街道永富村道路施工現場,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各種大型機械設備轟鳴聲此起彼伏,施工人員緊張有序搶抓施工黃金期,確保工程進度。
“通過對原砂石路和年久失修硬化路提升改造,新改建水泥路路麵寬度將達4.5米。”永富村標段項目負責人說。今年,九台區計劃投資4億(yi) 元,實施農(nong) 村公路提升改造項目503公裏,目前,項目已全部開工。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的應有之義(yi) 。
以生態宜居為(wei) 創建核心。九台區加快生態修複,實施大規模國土空間綠化,完成綠化任務8.26萬(wan) 畝(mu) ,投資13.9億(yi) 元建設環卡倫(lun) 湖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長廊項目,打造環境治理新名片。
以“千村美麗(li) ”為(wei) 抓手。九台區紮實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以農(nong) 村公路提升改造項目為(wei) 突破口,搶抓“四好”農(nong) 村路試點政策,力爭(zheng) 1240公裏的三年提升工程兩(liang) 年完成。全域283個(ge) 行政村全麵實施“綠、美、淨、亮”工程,全力推進“示範村、示範鎮、示範帶”創建工作,湧現出卡倫(lun) 湖街道王家村等一批先進典型村,成為(wei)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樣板。積極開展“幹淨人家”建設,力爭(zheng) 到2025年,“千村美麗(li) ”村達到157個(ge) 。
黨(dang) 建引領抓聯動
激發組織振興(xing) 新活力
組織振興(xing) ,以高質量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九台區落實區級領導、機關(guan) 幹部包保鄉(xiang) 村工作機製,壯大集體(ti) 經濟。推行“黨(dang) 支部+合作社+農(nong) 戶”經營模式,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經濟,累計創建省市級示範合作社48家,培育省市級家庭農(nong) 場139家,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萬(wan) 元。
乘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東(dong) 風,九台區龍嘉街道小城子村將國家級示範合作社轉型為(wei) 黨(dang) 支部領辦,探索出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新思路:將村裏的“碎片化”土地集中起來,通過土地托管模式,為(wei) 農(nong) 民提供耕、種、收一條龍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
今年,合作社建成2萬(wan) 平方米產(chan) 業(ye) 園區,傾(qing) 力打造“高端果蔬+親(qin) 子研學+菜地認領”模式,走訂單化、優(you) 質化、品牌化路線,讓遊客吃農(nong) 家菜、幹農(nong) 家活,體(ti) 驗農(nong) 家樂(le) 。“村集體(ti) 經濟收入提高了,我們(men) 開始帶動村民積極完善道路、邊溝等基礎設施,優(you) 化人居環境。”小城子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唐明亮介紹,通過招商引資,已有3家企業(ye) 落位,成功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ye) ,形成了“支部有作為(wei) 、集體(ti) 有收益、百姓得實惠”的共贏局麵。
堅持黨(dang) 建引領、黨(dang) 組織發動、黨(dang) 員先鋒示範、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九台區從(cong) 小處著手、從(cong) 末端發力,在加快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改善人居環境的具體(ti) 實踐中,拓展提升農(nong) 村“四長”網格治理體(ti) 係,推行“強村帶弱村”模式,建立區鄉(xiang) 村三級智慧法務服務體(ti) 係,實現鄉(xiang) 村治理握指成拳、連片聯治,破解鄉(xiang) 村基層治理“大難題”。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接續踏上充滿挑戰、充滿期待的新征程,九台區將以創建“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縣”為(wei) 契機,繪就鄉(xiang) 村振興(xing) 嶄新篇章,為(wei)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市、實現長春全麵振興(xing) 新突破貢獻九台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