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宿”說平安|宿州市碭山縣:深栽基層“平安樹” 守護“梨都”滿城香

發布時間:2023-09-06 15:08: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夏末初秋,在有“世界梨都”之稱的安徽碭山黃河故道兩(liang) 側(ce) ,滿目梨園豐(feng) 收在望。

  梨香滿城,承載了一城平安的累累碩果。

  近年來,碭山縣緊盯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感和幸福指數“雙提升”目標,積極探索基層社會(hui) 治理新模式,全心打造梨都平安建設新品牌,護得碭山梨花更白、酥梨更甜,也護得一方百姓憂有所解,心有所安。

  “1+3+N”:聚合力,訴前調解化糾紛

  從(cong) 國土規劃部門退休後,碭山縣老李有了新身份。每天,他都會(hui) 準時到碭山縣法院矛盾調解中心做一名調解員。

  “自己能發揮餘(yu) 熱,調解基層矛盾,很有成就感。”言語中,老李表達了對調解崗位的熱愛。調解室門口銘牌顯示,“土地糾紛”“民間借貸”是老李調解的專(zhuan) 長。“每個(ge) 月都能調解幾十個(ge) 案件。”

 

宿州碭山法院調解室內(nei) ,調解員(左一)正在調解糾紛。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而與(yu) 老李一樣,在矛盾調解中心,具有一定政策、法律知識水平的特邀調解員、各行業(ye) 機關(guan) 工作人員及鄉(xiang) 鎮綜治中心網格員都被吸納進調解隊伍中來,從(cong) 而凝聚成一支合力高效化解的調解力量。

  如何讓訴訟雙方多調解,少上法庭?近年來,碭山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jue) 機製挺在前麵”,建成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聯調中心,創新打造了“1+3+N”多元化解模式,分類型、分行業(ye) 、分區域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訴前。“1”是指1個(ge) 訴訟服務中心。“3”是指訴調對接中心、人民調解中心和委派調解中心3個(ge) 多元調解中心。“N”則是指像老李一樣的若幹調解員。2023年以來,各中心共調解成功案件1533件,司法確認案件844件。

  值得一提的是,碭山縣法院還創新打造“調解員嵌入法官團隊”工作模式,建立“1名員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書(shu) 記員+1名特邀調解員”人員配置,並在全省率先將司法鑒定從(cong) “訴中”全麵轉入“訴前”,既利於(yu) 訴前調解,還能縮短案件審理周期。目前,該院特邀調解中心8名調解員均與(yu) 法官團隊完成對接,受理調解案件2491件。

  而在鄉(xiang) 鎮基層人民法庭,碭山縣法院選派轄區內(nei) 審判經驗豐(feng) 富的退休法官、具有一定法律知識和政策水平的離退休村書(shu) 記、老幹部等擔任駐庭調解員,並推動調解員進鄉(xiang) 村、進社區、進網格,構建“人民法庭+基層治理組織”調解網絡。目前,共對接各鄉(xiang) 鎮30多家基層治理組織,通過平台在線推送案件460件。

  “網格+心服”:合“六治”,多彩服務暢民心

  臨(lin) 近國慶,碭山縣碭城鎮土山社區服務中心書(shu) 畫協會(hui) 工作室內(nei) ,一群愛好書(shu) 畫的老人正揮毫潑墨,為(wei) 市裏的書(shu) 畫展做準備;而一旁的“紅慈坊”,一群老太太則忙著手頭上的針線活,手工製作虎頭鞋、幼兒(er) 夾襖等衣物……

  “針對什麽(me) 樣的人群,就打造什麽(me) 樣的特色服務。”土山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張詩介紹,社區還開設愛心課堂,整合轄區教育資源,暑期免費為(wei) 孩子提供學科輔導等。

 

土山社區“紅慈坊”,老人們(men) 做針線活。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發動群眾(zhong) 之智,讓群眾(zhong) 自治。該社區著力構建政治引領、法治保障、自治強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撐與(yu) 心治服務一體(ti) 化的“六治”網格化服務管理新模式,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凝聚各方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在土山社區,特色服務做到了群眾(zhong) “心理”。

  該社區整合開設宣泄室、團體(ti) 輔導室、音樂(le) 放鬆室、沙盤室等,配備專(zhuan) 職職業(ye) 治療師、精神科醫生以及定期聯係的精防醫護人員,聯動網格員、社工社會(hui) 組織、心理服務誌願團隊、專(zhuan) 業(ye) 醫務人員,主動發現社區需要心理服務的人群,並為(wei) 其製定相應的心理救助方案和服務。

  截至目前,碭城鎮土山社區依托線上“幸福土山”心理服務平台及線下谘詢室,開展心理輔導等社會(hui) 活動20餘(yu) 次;根據個(ge) 人情況對精神障礙人員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社會(hui) 交往能力等社會(hui) 適應性訓練10餘(yu) 次;為(wei) 空巢老人、未成年人等弱勢群體(ti) 開展“一對一”情緒疏解、提供心理谘詢服務50餘(yu) 次,並為(wei) 30名居民患者建檔立卡,做好檔案管理。

  “網格+電商”:邀“達人”,便民助農(nong) 惠民生

  在碭山,基層治理集合一股新力量。

  “這條路我們(men) 經常走,看到村裏老人因為(wei) 路起矛盾,我們(men) 就想不如自行買(mai) 涵管把路加寬,矛盾不就沒了嗎。”在碭山縣葛集鎮,回鄉(xiang) 創業(ye) 的楊夢既做火了電商生意,也做“活”了網格治理新渠道。

  短短一下午工夫,楊夢和幾個(ge) 生意小夥(huo) 伴不僅(jin) 鋪平了路,也彌合了矛盾雙方心中的裂痕。

 

宿州碭山葛集鎮,社會(hui) 治理網格員(左二)在梨園了解民情。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葛集鎮不僅(jin) 盛產(chan) 碭山梨,還素有“油桃之鄉(xiang) ”美稱。酥梨和油桃成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金錢果”,為(wei) 拓寬果品銷售渠道,葛集鎮創新運用網格化管理工作機製,選派“網格+電商工作小組”進村入戶察民情、訪民意,為(wei) 果農(nong) 提供精準電商服務。

  目前,葛集鎮已湧現出一批以楊夢、解猛、周莉文等為(wei) 代表的電商達人,和以“優(you) 菓農(nong) 業(ye) ”“好果子商務”“朵朵土特產(chan) ”等為(wei) 代表的電商企業(ye) 。

  不僅(jin) 要讓果農(nong) 錢袋鼓起來,更要讓群眾(zhong) 臉上笑起來。電商達人化身一位位基層網格員,宣傳(chuan) 涉農(nong) 政策,收集民生意見,化解矛盾糾紛,成為(wei) 果農(nong) 們(men) 身邊的“貼心人”。

  治理有新成員,調解有“老書(shu) 記”。

  在葛集鎮,“老書(shu) 記調解室”與(yu) 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僅(jin) 有“一門之隔”,與(yu) 鎮綜治中心也隻有幾步之遙。村民遇事無論是找村裏還是到鎮上,都能最短時間進入調解程序。

  為(wei) 方便群眾(zhong) 找“老書(shu) 記”說事,葛集鎮把群眾(zhong) 信任的、有威望的3位老書(shu) 記請來輪流坐班,利用他們(men) 的人脈優(you) 勢,為(wei) 村民化解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2023年以來,該調解室已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5件,調解成功率100%。

  平安,民之所盼,發展之基。

  篤實積厚開新局,行之愈堅再揚帆。麵對新形勢、新挑戰,碭山縣始終把握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碭山目標要求,深栽基層“平安樹”,守護“梨都”滿城香,讓碭山酥梨更甜,讓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