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風帆勁 發展正當時
“嗚——”隨著一聲汽笛長鳴,8月30日上午,一列藍色的旅客列車徐徐進入中國二連浩特車站,這是由蒙古國烏(wu) 蘭(lan) 巴托開往中國二連浩特的686(22)次國際旅客列車。因疫情防控停運的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客運功能至此正式恢複正常。2023年中蒙兩(liang) 國將舉(ju) 辦中蒙博覽會(hui) 等多項重大國際性經貿活動,2023年也正值蒙古國旅遊年,湧動的商貿人員和大眾(zhong) 旅客人流熱潮展示著兩(liang) 國經濟文化交流的熱度。
二連浩特鐵路口岸是中歐班列中通道進出境口岸,也是連接亞(ya) 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北與(yu) 烏(wu) 蘭(lan) 巴托、莫斯科的鐵路聯通,南接集寧線路延伸至國內(nei) 腹地,是中蒙俄國際聯運大通道和中歐班列中通道上的關(guan) 鍵點。
“今年重大國際性經貿活動比較多,為(wei) 滿足商貿和社會(hui) 旅客出行需求,中蒙兩(liang) 國鐵路部門多次協商國際旅客列車恢複開行方案,不斷優(you) 化防疫和通關(guan) 流程。後續兩(liang) 國鐵路部門還將根據客流情況,臨(lin) 時組織列車加開,方便旅客往返中蒙兩(liang) 國。”二連浩特鐵路口岸調度車間主任雲(yun) 誌俊說。
內(nei) 蒙古地處三北,外接俄蒙,內(nei) 聯八省,具有獨特的區位優(you) 勢。曆史上內(nei) 蒙古就是“草原絲(si) 綢之路”和“萬(wan) 裏茶道”的重要樞紐和通道,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不斷推進,內(nei) 蒙古與(yu) 俄蒙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高,成為(wei) 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
如今,在內(nei) 蒙古綿延8000裏的邊境線上,分布著20個(ge) 對外開放口岸,其中航空口岸6個(ge) ,陸路口岸14個(ge) (鐵路口岸2個(ge) ,公路口岸12個(ge) ),形成了多方位、立體(ti) 化的口岸開放格局。今年以來,內(nei) 蒙古積極恢複口岸客貨運通關(guan) ,實現應開盡開,印發實施《2023年提升口岸進出境貨運量工作方案》,建立重要物資“綠色通道”保障機製,持續鞏固壓縮整體(ti) 通關(guan) 時間成效。同時下撥2023年口岸經濟發展專(zhuan) 項資金2億(yi) 元,重點支持綜合樞紐、重點專(zhuan) 業(ye) 口岸基礎設施建設。
內(nei) 蒙古口岸的發展正全方位融入國家對外開放大局,不斷釋放出新活力。1—7月,全區口岸進出境貨運量5664.4萬(wan) 噸,同比增長124.7%。全區開行中歐班列276列,同比增長107.5%。
口岸的繁忙折射出對外貿易的活力。“今年我們(men) 公司成為(wei) 巴彥淖爾市首家獲準向蒙古國出口蔬菜的企業(ye) ,現在巴彥淖爾市的蘿卜、黃瓜等新鮮蔬菜可以出口到蒙古國,公司下遊銷售半徑逐步擴大。”內(nei) 蒙古鼎農(nong) 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單嘉豪高興(xing) 地說。
為(wei) 促進對外貿易增量提質,今年以來,內(nei) 蒙古開展“蒙商絲(si) 路行”百企出海拓市場搶訂單活動,沙特、阿聯酋首場活動達成實際成交額6.7億(yi) 元。同時認定第三批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推動滿洲裏市場采購貿易擴大規模。據海關(guan) 統計,1—7月,內(nei) 蒙古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050.8億(yi) 元,外貿進出口規模在曆史同期首次突破1000億(yi) 元,同比增長29.8%,高於(yu) 全國進出口平均增速29.4個(ge) 百分點。
為(wei) 進一步加強區域交流合作,強化開放型經濟發展支撐,今年以來,內(nei) 蒙古先後赴京津冀、長三角地區開展招商引資推介及項目簽約儀(yi) 式,成功簽約項目188個(ge) ,協議總投資共5191億(yi) 元。同時下達2023年京蒙協作資金14.9億(yi) 元,支持211個(ge) 項目建設。
向北而生,必將開放而興(xing) 。目前內(nei) 蒙古已經獲批呼和浩特、赤峰、滿洲裏、鄂爾多斯、包頭5個(ge) 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獲批15個(ge) 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12個(ge) 自治區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在英國、印度尼西亞(ya) 、土耳其、泰國、蒙古國、俄羅斯等6個(ge) 國家自建10個(ge) 海外倉(cang) ,主要經營產(chan) 品涵蓋農(nong) 畜產(chan) 品、裝備製造、建材、化工、紡織服裝等行業(ye) 領域。中蒙二連浩特—紮門烏(wu) 德經濟合作區建設有序推進,15個(ge) 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及滿洲裏、呼和浩特、鄂爾多斯3個(ge) 綜合保稅區作用愈發凸顯。
在各類對外開放平台蓬勃發展的同時,內(nei) 蒙古不斷打造高能級開放會(hui) 展平台。
8月4日,“中蒙綠博會(hui) ”在興(xing) 安盟舉(ju) 行,137家企業(ye) 帶來涉及中蒙韓等多個(ge) 國家的產(chan) 品匯聚於(yu) 此。綠博會(hui) 期間召開的中國興(xing) 安盟 中蒙投資貿易對接會(hui) 上,100餘(yu) 家中蒙企業(ye) 對接洽談、現場簽約。
8月30日,“二洽會(hui) ”在二連浩特市國際會(hui) 展中心盛大開幕。作為(wei) 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自2009年以來,二連浩特市已成功舉(ju) 辦11屆“二洽會(hui) ”,如今“二洽會(hui) ”已成為(wei) 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的經貿合作交流平台之一。
9月6日,第四屆中蒙博覽會(hui) 將在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市開幕。據介紹,本屆博覽會(hui) 的主展麵積、參展企業(ye) 和參展國家數量均創曆屆之最。屆時,還將首次設置具有內(nei) 蒙古優(you) 勢特色的能源展區和裝備製造展區等……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一步步走深走實,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取得巨大成就,實現了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今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考察時提出,要積極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構築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在聯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加強與(yu)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東(dong) 三省的聯通,更好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這為(wei) 內(nei) 蒙古進一步對外開放工作指明了發展路徑,也為(wei) 新時代橋頭堡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7月31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通過《內(nei) 蒙古自治區建設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促進條例》,以專(zhuan) 項立法的形式全麵貫徹落實關(guan) 於(yu) 內(nei) 蒙古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對口岸和各類通道及載體(ti) 建設,發展泛口岸經濟,加強區域交流合作,服務和促進國家向北開放,全力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及相關(guan) 保障措施作出了規定。
“在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推動構建內(nei) 外聯動、八麵來風的開放格局,以高質量建設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引領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提升內(nei) 蒙古開放層次和水平。”自治區商務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開放所指,不隻地理位置,更是心理位置;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行動。從(cong) 古絲(si) 綢之路上的“駝鈴陣陣”,到如今穿梭國門奔馳不息的“鋼鐵駝隊”,今天的內(nei) 蒙古,正以開放包容的胸襟、以互利共贏的追求,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
橋頭堡建設重任在肩,內(nei) 蒙古開放發展穩步向前!(記者 高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