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碗碗腔唱響龍城
曲悠揚,星光燦。日前,由山西省委宣傳(chuan) 部指導,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山西省首屆稀有劇種精粹展演在太原工人文化宮落下帷幕。舞台上,孝義(yi) 皮腔、碗碗腔、臨(lin) 縣道情、河東(dong) 線腔、晉南眉戶等唱詞不斷響起,如同置身戲曲大觀園。
精粹展演現場,孝義(yi) 市碗碗腔劇團和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張建琴分別帶去的皮腔《狀元與(yu) 乞丐》選段和孝義(yi) 碗碗腔《紅雲(yun) 崗》選段兩(liang) 部經典劇目競相登台。劇情跌宕起伏,唱腔纏綿悠揚,演員將人物內(nei) 心情感變化揭示得層次分明,有理有據,較好地做到了身上有戲,眼中有情,讓觀眾(zhong) 在濃鬱醇厚的唱腔唱段中,盡享孝義(yi) 稀有劇種的藝術成就。
據了解,山西省首屆稀有劇種展演於(yu) 8月26日至31日演出,全省31個(ge) 稀有劇種,66個(ge) 劇團聯袂獻藝,采取“非常6+1”的形式,連續演出7場,最後1場從(cong) 前6場演出中精心遴選進行精粹展演,孝義(yi) 皮腔、碗碗腔脫穎而出,在梨園大舞台上孝義(yi) 市傳(chuan) 統文化大放異彩。
“從(cong) 小就看碗碗腔,唱腔唱段特別舒暢,希望碗碗腔演得越來越好,劇目越來越多。”觀眾(zhong) 張有福激動地說。
孝義(yi) 碗碗腔是流傳(chuan) 於(yu) 孝義(yi) 及周邊市縣藝術個(ge) 性化比較強的地方戲曲劇種,分為(wei) 皮腔和碗碗腔兩(liang) 種唱腔。幾十年的發展曆程中,不僅(jin) 傳(chuan) 承了經典劇目,還逐步呈現出反映時代主題的現代劇目。2006年,孝義(yi) 碗碗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此次參演,對於(yu) 宣傳(chuan) 展示孝義(yi) 市稀有劇種藝術精華、擴大傳(chuan) 統戲劇生存發展、推動傳(chuan) 統戲劇保護和傳(chuan) 承都起到了關(guan) 鍵性促進作用。
孝義(yi) 市碗碗腔劇團團長郭文明說:“這次參加演出也是孝義(yi) 市委政府多年來對稀有劇種支持、扶持的成果展現,使咱們(men) 能夠有機會(hui) 、有好的劇目呈現到省城的舞台,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向其他劇種進行交流和學習(xi) ,深入挖掘。”(宇娟、芝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