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加快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係——各市在行動】長治:脊立太行勇擔當

發布時間:2023-09-08 16:27:00來源: 山西日報

  上黨(dang) 從(cong) 來天下脊。從(cong) 邈遠悠長的神話傳(chuan) 說到星羅棋布的古建築、古村落,長治境內(nei) 有眾(zhong) 多的曆史遺存;長治也是具有光榮傳(chuan) 統的革命老區,這裏紅色文化資源豐(feng) 富,革命文物、紅色遺址和紀念地遍布全市;長治產(chan) 業(ye) 門類齊全,是全國首批老工業(ye) 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示範區……曆史是一座城市的榮光,也是她邁向未來的信念與(yu) 力量。不久前長治公布了經濟運行半年報:上半年全市GDP完成1273.3億(yi) 元,增長6.6%,總量和增速均為(wei) 全省第二;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7.2%,增速全省第一。

  宏圖起處熱潮奔湧。長治要“在加快製造業(ye) 振興(xing) 升級上幹在先做示範,在推動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上幹在先做示範,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上幹在先做示範”。現在的長治有了更遠的目標:到2030年與(yu) 全省同步基本實現轉型,主要質量效益指標達到或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同時,全市經濟綜合競爭(zheng) 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穩居全省前列,進入中部87個(ge) 城市前20位,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基本形成,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邁出新步伐,全市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著力構建現代化製造業(ye) 體(ti) 係

  位於(yu) 長治市郊的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內(nei) 最大的氯化石蠟生產(chan) 基地和最大的錦綸短纖維生產(chan) 基地,也是全球焦化行業(ye) 鏈條最長、產(chan) 品最多、集聚度最高的循環經濟生態園區。眼下這裏正重點推進瑞君高性能鋰電負極材料、龍星碳基新材料、潞寶187萬(wan) 噸焦化升級改造。

  作為(wei) 全國首批老工業(ye) 城市和資源型城市戰略轉型升級示範區,長治統籌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著力解決(jue) 製約發展的結構性、體(ti) 製性、素質性問題,堅持製造業(ye) 振興(xing) 升級主攻方向,建立“鏈長+鏈主”工作機製,發展壯大半導體(ti) 光電、光伏、現代醫藥、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氫能等10條產(chan) 業(ye) 鏈,以“鏈式發展”助推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圍繞10條產(chan) 業(ye) 鏈,長治市建立“鏈長+鏈主”機製,確定“七大行動”工作格局,編製實施產(chan) 業(ye) 鏈“四圖譜五清單”,製定出台“十項製度”,全流程、多方麵打造十大重點產(chan) 業(ye) 鏈。政策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產(chan) 業(ye) 、資金、科技和市場與(yu) 本地特色、資源、優(you) 勢相嫁接,今年上半年,全市20多個(ge) 強鏈補鏈延鏈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建設專(zhuan) 業(ye) 鎮是轉型發展新引擎。今年以來,長治市充分挖掘縣域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和曆史傳(chuan) 統優(you) 勢,確定了首批10個(ge) 市級專(zhuan) 業(ye) 鎮。依托專(zhuan) 業(ye) 鎮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專(zhuan) 業(ye) 特長和曆史傳(chuan) 承,全力推進專(zhuan) 業(ye) 鎮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特色產(chan) 業(ye) 正從(cong) 中低端逐漸向高端邁進。潞城碳基新材料、漳澤光伏製造、潞州LED……這些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正借助“專(zhuan) 業(ye) 鎮”這一抓手,有力助推著經濟發展。

  搶抓承接東(dong) 部地區產(chan) 業(ye) 轉移和與(yu) 北京市對口合作曆史機遇,著眼重點優(you) 勢領域,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在資源型城市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全新賽道上,長治用更新更優(you) 的成績作答: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主營業(ye) 務收入占全省的60%,LED光電占全省的85%,光伏占全省的65%,生物醫藥製品占全省60%以上;引進龍芯中科國產(chan) CPU,形成從(cong) 芯片、硬盤、主板生產(chan) 到整機製造的信創產(chan) 業(ye) 鏈。今年1至7月,製造業(ye) 工業(ye) 增加值增長18.2%,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工業(ye) 增加值增長33.8%,10個(ge) 市級專(zhuan) 業(ye) 鎮實現產(chan) 值124億(yi) 元,增長6.4%。

  加快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

  金秋時節,山豐(feng) 水茂,風景如畫,多彩長治迎來最旺的旅遊季。從(cong) 八泉峽的太行奇峻風光到壺山富含多種礦物質的溫泉,從(cong) 太行水鄉(xiang) 的傳(chuan) 統村落到丹雀小鎮的豐(feng) 收體(ti) 驗……各具特色的旅遊體(ti) 驗,正在這方熱土寫(xie) 下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的嶄新詩篇。

  長治地處北緯36°至37°之間的“黃金人居帶”,森林覆蓋率高於(yu) 全國、全省平均水平,負氧離子豐(feng) 富,盛產(chan) 小米、紅棗、花椒、核桃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膳食豐(feng) 富多樣,是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中醫中藥之鄉(xiang) ,也是全國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示範市。如何才能將優(you) 勢資源變成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怎樣才能把綠水青山加速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長治在實踐中不懈找尋著適合自身的答案。

  出台《長治市創建A級景區和太行山居獎勵補貼辦法》《長治市關(guan) 於(yu) 推動文旅康養(yang) 市場主體(ti) 發展實施方案》,整合各類資源,加大綜合設施配套和服務力度,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品供給,提升產(chan) 業(ye) 承載力,持續推進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同時,按照“大景區+村鎮”“鄉(xiang) 村旅遊+民宿”“休閑項目+酒店”等模式,布局建設了一批以森林康養(yang) 、山地康養(yang) 、溫泉康養(yang) 、文化康養(yang) 、中醫藥康養(yang) 、運動康養(yang) 、鄉(xiang) 村康養(yang) 等為(wei) 主題的多元化、多類型休閑度假康養(yang) 區。

  堅持城市建設和旅遊利用共融共生,挖掘漳澤湖、老頂山“東(dong) 山西水”生態資源,升級城市休閑氛圍,成功打造了集生態保育、度假旅遊、健康療養(yang) 為(wei) 一體(ti) 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平順淙上村萬(wan) 畝(mu) 黨(dang) 參種植園裏,人們(men) 在新奇體(ti) 驗中解鎖以往不曾留意的康養(yang) 密碼。巍峨太行、山水畫廊、古鎮新生、溫泉民宿……整合資源打造的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新模式,在長治正拓展出新空間,激發起新活力。今年1至7月,全市13家4A級及以上景區接待遊客同比增長112%,比2019年同期增長32%;經營收入同比增長159%,比2019年同期增長70%。

  在不久前召開的長治市文旅康養(yang) 融合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會(hui) 上,確立了著力打造中國神話之鄉(xiang)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院、中國革命根據地紅色文化展示區、中國太行風光攬勝處和中國康養(yang) 福地五大品牌的更高目標。把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打造成為(wei) 戰略性支柱產(chan) 業(ye) 和民生幸福產(chan) 業(ye) ,讓“詩”和“遠方”在這共創的美好生活中觸手可及。

  走出有長治特色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

  一個(ge) 月前,受超強台風“杜蘇芮”影響,長治出現了強降雨天氣。但人們(men) 驚奇地發現,驟雨過後藍天白雲(yun) 下的城市潔淨如新,以往的城市內(nei) 澇何以得到有效緩解呢?

  答案在於(yu) 這個(ge) 黃土高原上誕生的“海綿城市”。長治市以係統化全域推進海綿示範城市建設為(wei) 抓手,全麵提升主城區能級,打通和擴建多條城市主要街道,實施背街小巷硬化改造,啟動“城市瘡疤”治理,編製《長治市主城區停車專(zhuan) 項整治規劃》。2023年,長治海綿示範城市績效評價(jia) 等級再獲A檔,連續兩(liang) 年獲評A檔,全國3家、全省唯一。

  推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長治堅持以人為(wei) 核心,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統籌推進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紮實推進以縣城為(wei) 載體(ti) 的城鎮化建設。組織編製市縣兩(liang) 級《國土空間規劃》,深入落實多規合一,推動城市發展規劃、各類專(zhuan) 項規劃與(yu) 國土空間規劃緊密銜接。聘請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團隊編製《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加快建設“1+3+4”上黨(dang) 盆地城鎮群,形成“半小時生活圈”,構建起“一核多心網絡化”的城市空間體(ti) 係。

  將縣域內(nei) 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一體(ti) 化放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位置,長治重點在行政審批、教育、醫療和養(yang) 老等方麵突破,讓資源跟著需求走、服務跟著居民走。在全市12個(ge) 縣區設置了政務服務超市,“7×24小時”不打烊;132個(ge) 鄉(xiang) 鎮(街道)便民服務大廳新增了畜牧、勞動保障、財政、扶貧專(zhuan) 幹等內(nei) 容,可辦理30項服務事項;2217個(ge) 村(社區)具備代辦退役軍(jun) 人優(you) 待證、殘疾證等20項服務事項。

  以打造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體(ti) 係數字化建設為(wei) 抓手,長治實現了“統倉(cang) 統配”“多站合一”“一網多用”等先進倉(cang) 儲(chu) 物流配送模式。全市建設投入運營縣級物流倉(cang) 儲(chu) 配送中心11個(ge) 、鄉(xiang) 鎮商貿中心103個(ge) 、快遞寄遞服務點206個(ge) 、村級便民服務站2299個(ge) ,便民惠民寄遞服務基本覆蓋。

  城裏高樓林立設施齊全,品質功能加速升級;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活力十足,村貌村風整潔文明,徜徉在長治大地,目之所及,城與(yu) 鄉(xiang) 宛如並蒂蓮,花開兩(liang) 處,各有芬芳。在新時代的脈搏裏,在城鄉(xiang) 融合的春風裏,長治正全麵推進著城鎮的繁榮與(yu) 鄉(xiang) 村的振興(xing) 。(記者李家鳴)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