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各地積極開展災後農業恢複生產

發布時間:2023-09-11 15:36: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河北各地積極開展災後農(nong) 業(ye) 恢複生產(chan)

  農(nong) 技下鄉(xiang) 補種改種 農(nong) 險預賠

  河北各地積極開展災後農(nong) 業(ye) 恢複生產(chan)

  連日來,河北各地積極開展農(nong) 業(ye) 抗災救災和災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恢複工作,努力把洪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讚皇縣嶂石岩鎮三六溝村地處太行山深處,全村種有1萬(wan) 多畝(mu) 板栗樹。

  8月31日上午10時,讚皇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級農(nong) 藝師雷玲驅車趕到村裏,沒顧上歇腳,便直奔山上查看板栗樹長勢。“被洪水衝(chong) 倒的板栗樹一定要盡快扶正,趕在晴天時把斷枝鋸掉,鋸口處要塗上石硫合劑,再用塑料膜包好。”結合現場情況,雷玲給30多名果農(nong) 講解災後板栗管護技術。

  “雖然家家戶戶種板栗,可大夥(huo) 兒(er) 對科學防災和災後管護了解很少。前些天,雷老師來查看災情,現場指導我們(men) 改建高標準梯田,提高防災能力,這次又專(zhuan) 門過來指導災後板栗樹管護,讓全村果農(nong) 吃上了定心丸。”三六溝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郭建瑞說。

  讚皇縣是林果大縣。暴雨洪災過後,該縣迅速成立由12名果樹專(zhuan) 家組成的5個(ge) 農(nong) 技小分隊,深入山區鄉(xiang) 鎮,針對蘋果、核桃、板栗、櫻桃等主要受災樹種,現場開展果園排水、清理汙泥雜物以及病蟲害防治等災後管護指導,幫助果農(nong) 盡快恢複生產(chan) 。該縣還組建了16支糧食科技服務團隊,及時調劑黃豆、蕎麥等生育期短的作物種子,對受淹時間長、受災嚴(yan) 重的地塊開展補種工作,盡最大努力減輕損失。

  “截至目前,我們(men) 已累計出動農(nong) 技人員280人次,先後發放各類技術明白紙15000餘(yu) 份,為(wei) 全縣11個(ge) 鄉(xiang) 鎮的1200戶農(nong) 戶解決(jue) 了災後管護疑難問題,保證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工作有力有序開展。”讚皇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郝俊麗(li) 說。

  補種改種,是幫助受災農(nong) 戶降低損失見效最快的辦法。從(cong)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河北受災區域農(nong) 田已補種葉菜等短生育期作物超過4萬(wan) 畝(mu) ,通過“以菜補秋”的方法幫助村民止損增收。同時,全省超過1萬(wan) 名黨(dang) 員幹部和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受災區域的農(nong) 民開展田間管理。

  8月31日,在饒陽縣留楚鎮合方村的農(nong) 田裏,種植戶翟駿虎小心翼翼地將白菜苗移栽到地裏。

  今年,他種的120畝(mu) 玉米被淹,在鎮村兩(liang) 級幹部幫助排澇後,已有50畝(mu) 地達到複種標準。在農(nong) 技人員的指導下,他正在加緊搶種一季大白菜,最大程度減少損失。“目前來看,白菜苗長得挺好,感覺生活又有了奔頭。”翟駿虎說。

  災情發生後,饒陽縣邀請省市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組織當地農(nong) 技人員組成技術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協助各鎮抓好土地清理、農(nong) 田排澇和災後重建工作,指導農(nong) 戶做好田間管理,搶抓時機,複耕補種,全力以赴恢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將洪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據統計,目前該縣受災農(nong) 田能及時改種葉菜的絕收地塊共計3554畝(mu) ,現已指導農(nong) 戶完成改種800餘(yu) 畝(mu) ,預計9月中旬剩餘(yu) 地塊將全部完成修整改種工作。

  農(nong) 業(ye) 保險具有防災減損和災後風險補償(chang) 的功能。有了農(nong) 業(ye) 保險,受災農(nong) 戶便有了“東(dong) 山再起”的信心和後勁。

  “太及時了!今天下午2點42分又到賬195000元,緩解了我的資金短缺困難。”8月31日,獻縣臨(lin) 河鄉(xiang) 李三角村蔬菜種植戶李丁丁正在為(wei) 蔬菜大棚抽水排澇,手機叮咚一響,一條入賬信息讓他興(xing) 奮起來。

  李丁丁在獻縣泛區內(nei) 投資建設的13個(ge) 蔬菜大棚因洪災受損。當前,大棚還處於(yu) 排澇階段,達不到保險定損條件。為(wei) 促進災後恢複重建,中國人保財險河北省分公司按照保險畝(mu) 數進行了預賠付。8月15日,李丁丁就收到了首批26萬(wan) 元的賠付金。

  農(nong) 險預賠,是保險機構推出的一項賠付機製,對初步確定遭受損失的投保農(nong) 戶,提前支付一定比例的賠款,這讓不少受災群眾(zhong) 吃下了“定心丸”。

  災情發生以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滄州監管分局快速應對,指導保險機構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啟動應急預案,開通綠色通道,做好相關(guan) 保險理賠工作,並派出監管幹部分赴保險機構現場督導,全力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提供有速度、有力度、有溫度的金融服務。他們(men) 組建了防汛救災保險服務工作專(zhuan) 班,建立災後保險賠付日報告製度,分機構、分縣域、分險種收集災後保險服務情況及賠付數據,隨時掌握賠付進度。相關(guan) 保險公司積極行動起來,特別是針對本地實際情況,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受損排查,運用無人機、衛星遙感等科技手段對受損農(nong) 田進行查勘,確保做到應賠盡賠、早賠快賠。

  截至8月31日上午10時,滄州轄內(nei) 保險機構接收報案2427件,涉及報損金額13662.16萬(wan) 元;已決(jue) 賠付1826件,賠付金額7759.42萬(wan) 元;預賠付41件,預賠付金額173.33萬(wan) 元。其中,農(nong) 險已決(jue) 賠付6804.77萬(wan) 元,預賠付149.13萬(wan) 元。(記者董昌、焦磊、袁錚、李巍 通訊員安獻峰)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