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共襄能源革命盛舉 共創綠色低碳未來

發布時間:2023-09-11 15:39:00來源: 山西日報

  三晉大地,綠色低碳風潮湧動;汾水之濱,開放共贏樂(le) 章凱奏。  

  備受矚目的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於(yu) 9月8日圓滿落幕。連日來,四海賓朋齊聚山西,以“智慧能源 綠色共贏”為(wei) 主題,唱響“全球聲音”,聆聽“中國方案”,見證“山西行動”,共襄能源革命盛舉(ju) ,為(wei) 促進全球能源領域廣泛交流、構建開放共贏的國際合作新圖景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次論壇內(nei) 容豐(feng) 富,來自40個(ge) 國家的近5800位嘉賓分別出席開幕式暨高峰論壇、4場國際會(hui) 議、11場平行論壇、2場山西特色活動和係列關(guan) 聯活動等,以不同方式參與(yu) 其中,交流先進理念,探討前沿問題,展示最新成果,深化務實合作。論壇合作成果豐(feng) 碩,簽署了友城合作備忘錄、意向書(shu) 等8項,發布了《2023數字能源發展白皮書(shu) 》等19項重大信息,省政府與(yu) 中國大唐、中國寶武等中央企業(ye) 簽署了一係列戰略合作協議,有關(guan) 省屬企業(ye) 、市縣、開發區與(yu) 中央企業(ye) 子企業(ye) 簽署了一批合作項目。截至9月8日中午12時,論壇共簽約投資合作類重點項目52個(ge) ,總投資額620.61億(yi) 元。論壇影響持續擴大,各界人士通過論壇這一平台,深入了解和廣泛討論能源革命新潮流、新主張、新實踐,紛紛表達走進山西、創業(ye) 山西、深耕山西,共享低碳發展新機遇,共譜能源革命新華章的強烈意願,為(wei) 山西加快低碳綠色發展賦能增勢。

  搭建開放共贏平台,向全世界發出加強能源領域合作邀請

  自2016年設立以來,在習(xi) 近平主席的親(qin) 切關(guan) 懷下,在國家有關(guan) 部委和社會(hui) 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參與(yu) 下,太原論壇已逐步成為(wei) 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能源低碳領域高端對話平台、成果發布平台和國際合作對接平台。特別是2019年第四屆太原論壇,習(xi) 近平主席親(qin) 自致信祝賀,向全世界發出加強能源領域合作、維護全球能源安全的邀請,受到廣泛關(guan) 注。  

  今年的第七屆太原論壇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勝利召開後的首次論壇,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結束新冠疫情全球衛生緊急狀態後的首次論壇,意義(yi) 非同尋常。

  李強總理向本次論壇發來賀信。賀信深入貫徹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戰略,深刻洞察世界能源發展新趨勢、全球能源體(ti) 係新變革,闡明了中國政府願同國際社會(hui) 一道,推動建立全球清潔能源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全方位加強能源治理和技術合作,為(wei) 全球能源安全和能源轉型作出新貢獻的中國主張,不僅(jin) 是對太原論壇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大力支持,更充分體(ti) 現出中國政府對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高度重視,對推動完善全球能源治理體(ti) 係、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自信擔當。

  在開幕致辭中,省委書(shu) 記藍佛安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對蒞會(hui) 嘉賓表示歡迎,對關(guan) 心支持太原論壇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指出山西將深入貫徹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戰略,認真落實李強總理賀信要求,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持續推動能源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為(wei)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山西力量。

  參加開幕式並致辭的基裏巴斯副總統特韋亞(ya) ·托阿圖,泰國前副總理、泰中友好協會(hui) 會(hui) 長功·塔帕郎西,發表視頻致辭的牙買(mai) 加副總理兼國家安全部長霍勒斯·張等政要,為(wei)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點讚,共同表達了推動完善全球能源治理體(ti) 係的一致意願。

  高峰論壇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國際能源署副署長瑪麗(li) ·瓦爾利克,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幹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冰島環境、能源與(yu) 氣候部長索爾達鬆,匈牙利國會(hui) 議員科瓦奇,冰島駐華大使易卜雷,亞(ya) 美尼亞(ya) 洛裏州州長阿拉姆·哈恰特良,墨西哥政府索諾拉計劃特別代表弗朗西斯科·阿庫尼亞(ya) ·門德斯,以及院士專(zhuan) 家、中央企業(ye) 和跨國企業(ye) 負責人發表演講或視頻演講。

  各界嘉賓紛紛為(wei) 能源低碳發展建議獻策,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xing) 等有識之士,在分論壇上圍繞緩解能源矛盾、推進“雙碳”目標,提出了一係列真知灼見。

  國家林草局生態保護修複司氣候處處長張國斌在綠色碳匯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談到,落實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ti) 係部署,國家林草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印發《生態係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方案》。鞏固提升生態係統碳匯能力,要穩定現有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係統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態係統碳匯增量,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製。科學高效利用森林資源,發展生物質能資源。建立健全林草碳匯產(chan) 品交易機製,完善國家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管理辦法和方法學體(ti) 係。鞏固提升林草碳匯能力技術創新和管理水平,探索推進林草碳匯產(chan) 品價(jia) 值多元化市場化補償(chang) 。

  飽含智慧的觀點闡述,滿載創新的成果展示,不斷帶來頭腦風暴,催人思考,給人啟迪。

  借力論壇豐(feng) 碩成果,努力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低碳之路

  能源低碳發展關(guan) 乎人類未來。中國高度重視能源革命和綠色低碳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倡導、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推動,並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專(zhuan) 門作出部署。黨(dang) 中央堅持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ti) 布局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立足基本國情和能源稟賦,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超過6%的經濟增長,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ti) 係,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已突破13億(yi) 千瓦、曆史性超過煤電,為(wei) 促進全球碳減排事業(ye) 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wei) 國家重要的綜合能源基地,山西在全國能源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2019年黨(dang) 中央賦予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國家使命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和“雙碳”目標,在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基礎上,全麵推進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ti) 製革命和國際合作,堅持“五大基地”戰略定位,立足我省能源資源稟賦和比較優(you) 勢,加快建設煤炭綠色開發利用基地、非常規天然氣基地、電力外送基地、現代煤化工示範基地、煤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地,支撐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向縱深推進。

  數據顯示,全省煤炭產(chan) 量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先進產(chan) 能占比超過80%,已建成46座智能化煤礦、1161個(ge) 智能化采掘工作麵,煤層氣產(chan) 量占全國的80%以上,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技術取得新突破。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達到5462萬(wan) 千瓦,占全省總裝機的43%,其中光伏發電裝機突破2000萬(wan) 千瓦,氫能、地熱能、新型儲(chu) 能、現代煤化工、能源互聯網等前沿技術及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

  在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的征程中,山西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技術、高效益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持續明顯下降,山西產(chan) 業(ye) 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太原低碳論壇的舉(ju) 行,為(wei) 許多國內(nei) 外、省內(nei) 外企業(ye) 深度參與(yu) 山西低碳發展搭建了橋梁,提供了機遇。

  參加能源安全與(yu) 煤炭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論壇的隆基綠能中國區副總裁姚豐(feng) ,對企業(ye) 與(yu) 山西合作共贏充滿信心。作為(wei) 致力於(yu) 成為(wei) 全球最具價(jia) 值的太陽能科技公司,隆基綠能走進山西、布局山西,助推山西加快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補齊產(chan) 業(ye) 鏈短板,對推動山西能源轉型有著重大意義(yi) 。

  在冰島主賓國論壇上,冰島極地綠色能源公司全球董事會(hui) 成員、中國區總經理趙鑫介紹,冰島極地綠源與(yu) 中國石化合作,取得了山西綜改示範區唐槐園區,以及臨(lin) 汾市曲沃縣和運城市絳縣等的供熱特許經營協議;將和運城市臨(lin) 猗縣簽訂《地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助力我省大氣霧霾治理和經濟社會(hui) 綠色發展。

  麵向未來,山西將以“雙碳”目標為(wei) 牽引,借力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的豐(feng) 碩成果,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能源低碳發展之路,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不斷注入綠色動力和強大動能,為(wei) 全國乃至全球綠色低碳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開展深層務實合作,深度賦能山西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

  當前,能源革命不斷深化,能源技術革新和產(chan) 業(ye) 變革廣泛而深刻,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積極行動起來,從(cong)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出發,凝聚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共識,致力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實踐,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合作,為(wei) 山西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有效發揮中央能源電力企業(ye) 頂梁柱作用,積極投身山西‘五個(ge) 一體(ti) 化’融合發展重大實踐。”

  “在基金投資、股權運作、金融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等重點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努力成為(wei) 國有資本與(yu) 地方經濟融會(hui) 貫通的重要橋梁。”

  太原論壇舉(ju) 辦期間,中央企業(ye) 負責人紛紛表達了與(yu) 山西開展多領域、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促進中央企業(ye) 深度融入我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山西譜寫(xie)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篇章注入央企力量。

  在國家“三新一高”戰略全局背景下,推動中央企業(ye) 與(yu) 山西深化合作,優(you) 勢互補,相向而行,有利於(yu) 促使央企擴大在晉產(chan) 業(ye) 布局和加快項目落地,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you) 做大;有利於(yu) 引入央企優(you) 勢資源,助力我省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提升產(chan) 業(ye) 層次,構建“三多一內(nei) ”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有利於(yu) 吸引央企參與(yu) 我省國資國企改革,以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wei) 重點,紮實推進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山西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為(wei) 中央企業(ye) 進一步了解山西、走進山西、攜手山西打下了堅實基礎。多年來,中央企業(ye) 不斷加大對山西的投資力度、深化與(yu) 山西的合作力度,合作領域不斷拓展、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升、成果不斷湧現,在產(chan) 業(ye) 鏈打造、專(zhuan) 業(ye) 鎮培育、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構建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從(cong) 手撕鋼、筆尖鋼、高端碳纖維,到雙相鋼、無磁鋼、輪軸鋼……太鋼的名字,一次又一次鐫刻在特鋼材料的華彩史冊(ce) 上。作為(wei) “鏈主”企業(ye) ,太鋼集團按照“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夯基礎”的發展思路,積極落實“鏈主”企業(ye) 工作職責,全力促進我省以不鏽鋼、矽鋼、車輪鋼、車軸鋼為(wei) 主的特鋼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式發展。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胡望明表示,中國寶武將與(yu) 山西加強戰略對接,充分發揮山西和寶武的區位、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支持太鋼當好特鋼材料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不斷鞏固其在全球不鏽鋼行業(ye) 的領軍(jun) 地位,進一步實現與(yu) 山西的更高質量合作共贏,為(wei) 山西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央企主動作為(wei) ,民企紛紛獻力。

  吉利晉中基地是山西省首批“鏈主”企業(ye) ,形成省內(nei) 60戶配套關(guan) 聯企業(ye) ,擁有1字頭載貨車、5字頭專(zhuan) 用車、6字頭客車、7字頭轎車等,每90秒就有一台汽車下線。依托吉利晉中基地“鏈主”企業(ye) ,2022年晉中市汽車產(chan) 值達到了233億(yi) 元,產(chan) 量占山西省的95%以上,甲醇汽車成為(wei) 晉中製造產(chan) 業(ye) 的新標識。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shu) 福表示,要充分發揮吉利在甲醇汽車及綠色甲醇研究生產(chan) 方麵的優(you) 勢,為(wei) 商用汽車節能減排,為(wei) 交通運輸業(ye) 降低成本繼續努力探索,為(wei) 推動山西能源革命排頭兵建設、譜寫(xie) 山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

  以山西省與(yu) 中央企業(ye) 深化合作專(zhuan) 題活動為(wei) 契機,我省將緊緊扭住轉型發展和能源革命兩(liang) 大使命任務,進一步與(yu) 中央企業(ye) 在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研發應用、能源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等方麵加強溝通交流,在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工業(ye) 互聯網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切實與(yu) 中央企業(ye) 共享機會(hui) 、共贏發展。(記者賀鍇 張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