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武昌警方深化政法協同為“主戰警務”提質增效
“感謝法官,我認罪服法......”9月8日下午,在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公安分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速裁法庭”,武昌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周某某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一案,隨著審判長的法槌應聲落下,周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ge) 月,沒收違法所得1.46萬(wan) 元,並處罰金5000元。
今年3月,根據公安部下發線索,在武昌區公安分局楊園派出所轄區疑似有人幫助境外電詐團夥(huo) 撥打詐騙電話,導致遠在遼寧的蘇女士被騙8600元。武昌警方迅速展開調查,在天門抓獲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經民警訊問,周某某交代了其今年2月至4月期間,出借銀行卡3張,出售電話卡12張用於(yu) 開展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事實。
“這是今年武漢首例在公安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開展的刑事簡易程序的法庭審判,不僅(jin) 形成了案件辦理、審查起訴、刑事審判的閉環,還推動了刑事訴訟的效率提升,以後還將形成常態。”武昌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庭長周宏鈞介紹。
近年來,武昌警方認真貫徹省廳、市局統一部署,堅持基層提振、基礎提質、基本能力提升,遵循“安全、公平、效率”理念,推動執法辦案管理中心高標準建設、規範化使用、全覆蓋監督,進一步強化“情指行”“打擊攻堅”“執法監督”一體(ti) 化實戰化合成作戰,肩負“主戰責任”推動平安武昌高質量發展。
根據“簡案快辦”的工作要求,今年7月,在武昌區委政法委的協調下,公、檢、法、司就刑事司法協作、運用速裁法庭提高刑事司法效率達成了一致。武昌分局法製大隊副大隊長龔升堯拿著警務通邊演示邊說,通過警綜平台內(nei) 政法協作模塊,可以實現案件全流程網上流轉,實現了整個(ge) 卷宗材料電子化、信息化。
“我們(men) 還在中心設置了法律援助窗口,律師向嫌疑人告知認罪認罰,案件速裁等相關(guan) 規定,也切實保障律師辯護權的行使。”武昌分局法製大隊大隊長沈士國說。
刑偵(zhen) 、網安、禁毒、治安等7大警種集中協同作戰;發揮與(yu) 看守所“同院辦公”優(you) 勢,前置收押,實現審訊、體(ti) 檢、羈押“一站式”辦理。
如當日的“速裁法庭”對周某某的審判前後,嫌疑人從(cong) 看守所提解至辦案中心,再到檢察機關(guan) 審查提起公訴、法院作出判決(jue) ,最後再將嫌疑人送往看守所服刑,僅(jin) 用了1小時,節約了司法成本,降低了執法風險。
“我們(men) 在執法辦案管理中心設立刑事速裁法庭,實現了輕微刑事案件‘偵(zhen) 訴審’環節全程提速,標誌著我局輕微刑事案件全麵轉入簡案快辦協作的新模式。”武昌區公安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據悉,為(wei) 了滿足一線民警辦案需要,中心還為(wei) 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物價(jia) 局、司法鑒定、翻譯、郵政、銀行、律所、會(hui) 計事務所等多家單位提供辦公場所,同時引入自動查詢設備,24小時為(wei) 民警提供辦案輔助支撐,用精細化、多元化服務保障,打造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新樣板,努力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公平正義(yi) 的新期待。(徐飛、孫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