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看山東民企如何爭當綠色發展“優等生”
正在山東(dong) 濟南舉(ju) 行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ye) 500強峰會(hui) 暨全國優(you) 強民營企業(ye) 助力山東(dong)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於(yu) 今天(12日)上午發布了2023中國民營企業(ye) 500強名單,包括山東(dong) 魏橋創業(ye) 集團有限公司、信發集團有限公司、山東(dong) 東(dong) 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在內(nei) 的52家山東(dong) 企業(ye) 榜上有名,數量位居全國第三。
亮眼成績,彰顯出山東(dong) 民營經濟發展的質效持續提升。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jun) ,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山東(dong) 堅持把民營經濟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出台一係列政策措施,民營經濟規模不斷壯大,發展質效持續提升,開放活力持續迸發。
閃電新聞記者觀察發現,此次上榜2023中國民營企業(ye) 500強名單的52家山東(dong) 企業(ye) ,創新發展凸顯、綠色特點突出,很多企業(ye) 還是行業(ye) 翹楚。
比如山東(dong) 魏橋創業(ye) 集團有限公司,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全係列600千安特大型陽極預焙電解槽,三次被評為(wei) 電解鋁行業(ye) 唯一的能效“領跑者”企業(ye) ,被評為(wei) “國家節能標準化示範項目”。
比如萬(wan) 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按照“聚焦和深耕主業(ye) ,圍繞石化橡膠一體(ti) 化,構建創新驅動型、綠色低碳型、智能製造型產(chan) 業(ye) 集群”的發展戰略,這家企業(ye) 形成了上下遊緊密聯動、科學一體(ti) 的高端石化產(chan) 業(ye) 鏈,成為(wei) 全國產(chan) 業(ye) 鏈條長且最完整的民營煉化企業(ye) 之一。
再比如齊魯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其先後投入數億(yi) 元,實施變配電係統改造、鍋爐蒸汽係統改造、製冷係統改造,投入空調自動控製、製冷節能自控、能源管控平台等多項先進智能化係統,把綠色製造理念貫穿企業(ye) 生產(chan) 管理全過程。
……
可以說,山東(dong) 的民營企業(ye) 已經把綠色低碳發展融入企業(ye) 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以及履行社會(hui) 責任的全過程,通過不斷推動企業(ye) 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提升企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在“雙碳”背景下打造出企業(ye) 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眾(zhong) 所周知,山東(dong) 是民營經濟大省,擁有民營經營主體(ti) 1400餘(yu) 萬(wan) 戶。一直以來,民營經濟就占據著山東(dong) 經濟“半壁江山”。如何推動民營企業(ye) 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向來是山東(dong) 發展的大事、要事。
近年來,山東(dong) 在不斷優(you) 化民營企業(ye) 發展環境的同時,大力引導中小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支持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的發展道路,成為(wei) 山東(dong) 推動民營企業(ye) 實現綠色創新發展的關(guan) 鍵一招。
“躍動”的數字,標注出山東(dong)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的堅實步伐——
截至目前,山東(dong) 擁有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064家,在全國位居前五。
近3年來,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綠色化工等領域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培育數量大幅提升,增幅分別達到37%、32%和28%,顯示出中小企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
通過在細分領域建立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核心技術上實現創新引領,山東(dong)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韌性十足。90%以上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成為(wei) 行業(ye) 龍頭的配套企業(ye) ,80%以上的至少為(wei) 三家龍頭企業(ye) 直接或間接配套。
不斷壯大的山東(dong) “專(zhuan) 精特新”陣營,正在成為(wei) 全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重要支撐。對被賦予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大曆史使命的山東(dong) 來說,這無疑是其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一大助力。
凡益之道,與(yu) 時偕行。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就在本月初,山東(dong) 發布《關(guan) 於(yu) 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凝聚共識、優(you) 化環境、強化供給、激發動力、組織保障等38條具體(ti) 內(nei) 容,旨在通過政策協調與(yu) 切實的服務,促民營經濟發展之“進”,挺民營企業(ye) 發展之“穩”。而在這劑“強心針”的推動下,山東(dong) 民營企業(ye) 一定能乘勢而進,加快綠色轉型步伐,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賀曉菲)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