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建水電站到科技種田 綽爾河農牧場華麗轉身
在大興(xing) 安嶺群山環抱中,紮蘭(lan) 屯市哈布氣河上,近百米攔水壩水流嘩嘩作響;廠房內(nei) 的發電機組停止了喧囂,靜立其中。18年前,呼倫(lun) 貝爾農(nong) 墾綽爾河農(nong) 牧場有限公司哈布氣水力發電站在完成其曆史使命後,光榮“退役”。
國立洲,綽爾河農(nong) 牧場退休職工。1976年,作為(wei) 農(nong) 牧場水利隊的一員,19歲的國立洲投身到水電站建設之中。
是年秋,水利隊50多名職工先期挺進施工現場,修地窨子、搭簡易帳篷、建土坯房,上山打石頭、備砂石料,開始了水電站建設籌備工作。
水電站建設期間,工地上隻有一台小型混凝土攪拌罐和農(nong) 場各生產(chan) 隊抽調的幾台鐵牛55膠輪車和爬犁。沒有風鑽,建設者們(men) 就用榔頭、鋼釺打碎岩石;沒有挖掘機,就用簸箕裝渣、肩挑背扛;沒有公路,就用圓木作為(wei) 滾輪運送設備;沒有專(zhuan) 業(ye) 起重機,農(nong) 牧場職工就自行設計、研製,完成了水輪機吊裝和發電機的安裝;發電係統、輸電係統、高壓配電線路等工程,都是由農(nong) 牧場職工自行設計、施工。
國立洲回憶,當時50多名水利隊職工常年住在工地上,住的是帳篷和土坯房,吃的是豆芽、黃豆、海帶“老三樣”,大多數人十天半個(ge) 月回不了家。施工期間,有一名職工因工受傷(shang) ,一名職工因公殉職。冬春時節,農(nong) 牧場組織職工大會(hui) 戰,抽調100多人上工地打石頭、備砂料,參與(yu) 到水電站機房機坑、壓力池地基、引水渠等基礎建設中。
“運石頭、綁鋼筋、建廠房,每天接觸的都是土和石頭;冬天打石頭備石料,春天砸冰下地籠,能不累嘛!”國立洲感慨。
曆經停建、緩建,1986年7月,水電站正式投產(chan) 發電,電力供應綽爾河農(nong) 牧場8個(ge) 生產(chan) 連隊、哈布氣林場及場部住區。
看到家裏點上了“長明燈”,場子裏的機器歡快地轉起來了,國立洲覺得雖然苦點、累點,都值了。
1989年,農(nong) 牧場職工田樹海當上了水電站內(nei) 線工,13年後,擔任了水電站最後一任站長。
在田樹海的記憶中,水電站初期每年明水期發電6個(ge) 月,後來延長至發電7個(ge) 月,正常情況下,每天可發電4800度。這不但基本上保證了生產(chan) 、生活用電需要,還降低了用電成本。田樹海說,水電站發電後,農(nong) 牧場所屬農(nong) 機修配廠、麵粉加工廠有了穩定和經濟的電源,種子清選機、糧食精選機用上了清潔的水電,農(nong) 牧場職工購買(mai) 電視機、洗衣機、錄音機的越來越多。
綽爾河農(nong) 牧場場誌記載:1997年,水電站發電224萬(wan) 度,為(wei) 年度發電最大值;自建站起至2004年底,水電站累計發電1680萬(wan) 度。隨著國家電網的架設接入,2005年初,哈布氣水電站在運行了18年之後,停止發電。
點亮過去,照亮未來。一代代綽爾河農(nong) 牧場幹部職工,傳(chuan) 承發揚建設水電站的艱苦奮鬥精神,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穩定糧食作物麵積,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努力實現農(nong) 墾經濟高質量發展。
綽爾河農(nong) 牧場公司勇於(yu) 開拓、敢為(wei) 人先,不斷探索和提高種植技術,2016年開始,培育和試種適應高寒地區生長的大豆和玉米,成功把大豆和玉米種植帶向大興(xing) 安嶺腹地推進了100公裏。如今,綽爾河農(nong) 牧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連年邁上新台階,2022年,企業(ye) 調整大豆種植麵積至6.24萬(wan) 畝(mu) ,占總播種麵積的72%,糧油總產(chan) 量達1482萬(wan) 公斤,職工年均收入達11萬(wan) 元。
在全麵實現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機械化的基礎上,綽爾河農(nong) 牧場近年來將數字農(nong) 業(ye) 、智慧農(nong) 業(ye) 等現代技術引入生產(chan) 環節。企業(ye)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精細化、變量化的田間管理,根據每個(ge) 單元作物“饑餓”程度精準開具施肥“處方”,減輕了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企業(ye) 大幅提高農(nong) 業(ye) 科技投入,購入大疆T40無人機,精準高效開展田間防蟲除草、滅菌施肥工作。一架無人機每天可以完成1500畝(mu) 的作業(ye) 任務,提高了作業(ye) 效率,降低了植保成本。
綽爾河農(nong) 牧場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張其文說,當年綽爾河農(nong) 牧場職工發揚“艱苦奮鬥、勇於(yu) 開拓”的農(nong) 墾精神,自力更生,投工投勞,在深山密林中,憑借勤勞的雙手建起了呼倫(lun) 貝爾地區第一座水電站,為(wei) 農(nong) 牧場和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貢獻。
張其文介紹,綽爾河農(nong) 牧場是呼倫(lun) 貝爾農(nong) 墾集團規模較小的農(nong) 牧場。多年來,農(nong) 牧場廣大職工傳(chuan) 承、發揚水電站建設中體(ti) 現的農(nong) 墾精神,艱苦創業(ye) ,把農(nong) 牧場建設成為(wei) 現代化的農(nong) 墾企業(ye) 。如今,農(nong) 牧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實現了集約化、規模化、科技化、機械化。世界最前沿的農(nong) 機裝備在農(nong) 牧場得到廣泛應用,“農(nong) 機+北鬥”,實現了農(nong) 機作業(ye) 過程的精準定位和智能化控製。農(nong) 牧場節水灌溉麵積占到耕地總麵積17%,2年後將達到60%。農(nong) 機、農(nong) 藝和農(nong) 技相結合,良田、良種、良法配套,推動了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農(nong) 墾人的貢獻。(記者 李玉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