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商務廳:為構建開放發展新局蓄勢賦能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自治區商務廳錨定闖新路、進中遊目標,扛起本領域的職責使命,圍繞開放發展,揚優(you) 勢、找差距、促發展,為(wei) 構建開放發展新局蓄勢賦能。
開放發展,內(nei) 蒙古既有戰略定位的政治優(you) 勢,“內(nei) 連外接”的區位優(you) 勢,也有口岸通道的集群優(you) 勢。戰略定位政治優(you) 勢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賦予內(nei) 蒙古建設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戰略定位。完成這一重大任務既是內(nei) 蒙古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內(nei) 蒙古開放發展的戰略機遇。“內(nei) 連外接”區位優(you) 勢上,內(nei) 蒙古地處三北、內(nei) 連八省、外接俄蒙,是絲(si) 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支點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具有發展沿邊開放的獨特優(you) 勢,是我國向北開放的前沿。當前,要順應服務和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大勢,用好黨(dang) 的二十大確立的“提高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開放水平”的戰略機遇。口岸作為(wei) 稀有資源,是聯通國內(nei) 國外、推進開放發展的重要通道,在口岸通道集群優(you) 勢上,內(nei) 蒙古擁有20個(ge) 各類口岸,滿洲裏和二連浩特是中歐班列東(dong) 通道、中通道的樞紐節點,這是內(nei) 蒙古聯通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獨特優(you) 勢。
如何加強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wei) 構建開放發展新局蓄勢賦能,把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打造得更加巍然蓬勃?
自治區商務廳找準差距補短板,有的放矢抓提升,針對產(chan) 業(ye) 外向度不足,口岸設施支撐不足,經營主體(ti) 活力不足,開放平台牽引不足的差距,開出新“藥方”:
——大抓招商引資,夯實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產(chan) 業(ye) 基礎。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著力點,大抓開放發展,大抓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牧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升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質效,提高外向型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圍繞“兩(liang) 個(ge) 基地”建設,在優(you) 質資源基礎上推動產(chan) 業(ye) 鏈往下遊延伸,通過科技賦能推動價(jia) 值鏈向中高端攀升,夯實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產(chan) 業(ye) 支撐。
——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優(you) 化口岸通道功能。完善口岸通道基礎設施,加強與(yu) 俄蒙溝通協商,推進與(yu) 俄蒙公路口岸和鐵路口岸的互聯互通大通道建設。大力提升口岸過貨量,暢通國家向北開放大通道。以滿洲裏、二連浩特口岸兩(liang) 個(ge) “強點”為(wei) 支撐,完善物流貿易和落地加工功能,打造東(dong) 北亞(ya) 地區合作樞紐、沿邊開放戰略支點、國際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鏈供給鏈體(ti) 係重要節點。
——凝聚多方合力,營造一流開放發展環境。商務、海關(guan) 、邊檢、鐵路、外匯等部門要克服墨守成規和依法依規不作為(wei) 的現象,擰成一股繩形成工作合力。換位思考,以企業(ye) 心為(wei) 心,切實問需於(yu) 企、問計於(yu) 企,與(yu) 各類市場主體(ti) 開展常態化交流溝通,完善麵向市場主體(ti) 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ti) 係,以惠企安商之舉(ju) 和貼心走心服務打造開放發展良好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ti) 創新創業(ye) 活力。
——深化改革創新,打造高能級開放平台。結合實際學習(xi) 借鑒其他省區經驗做法,統籌推進各類開放平台建設,切實改變開放平台重申請不重建設現象,精耕細作把各類現有平台建設好,能級提上來。加快推動自貿試驗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等製度型開放新平台申建工作。通過高質量打造中蒙博覽會(hui) 和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會(hui) 等標誌性展洽大會(hui) ,集聚更多高端要素,厚植開放優(you) 勢。(記者 高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