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小”米蹚出“大”門路

發布時間:2023-09-13 14:39:00來源: 人民網-陝西頻道

  9月10日,秋天的風吹來了豐(feng) 收的喜訊。

  那邊,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15萬(wan) 畝(mu) 穀子逐漸成熟,金色的收獲季節即將到來。

  這邊,米脂小米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在北京如期舉(ju) 行,啟動米脂小米區域公用品牌戰略。

  “榆林市米脂縣是小米的故鄉(xiang) ,米脂小米是現代特色農(nong) 業(ye) 的一張‘黃金名片’。”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nong) 科院院長張新友表示,此次米脂小米區域公用品牌的發布,不僅(jin) 僅(jin) 是惠及米脂人民、榆林人民的一件喜事,更是中國優(you) 質穀物品牌重塑新生的一件大事,標誌著一個(ge) 傳(chuan) 承數千年的古老物種步入更加科學化、精細化、規模化運營的時代發展正軌,必將引領促進區域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米香飄千年 品牌作引領

  米脂小米,如何煉就“黃金名片”?

  據《米脂縣誌》記載:米脂“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曆來有“小米之鄉(xiang) ”之美譽。米脂種植小米已有數千年曆史,之所以久負盛名,是因其色澤金黃、質黏味香、營養(yang) 豐(feng) 富,熬出來的小米粥濃香撲鼻。

  米香飄千年,如今將榆林的鄉(xiang) 土與(yu) 越來越多中國人的餐桌連接在一起。

  那麽(me)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有何秘訣?

  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hu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委員會(hui) 主任、北京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喬(qiao) 誌偉(wei) 針認為(wei) ,共建與(yu) 共享齊發展,做好品牌才能贏得未來。“強農(nong) 首先要富農(nong) ,品牌溢價(jia) 是增加農(nong) 民收入的重要支撐。畝(mu) 產(chan) 量不是未來,產(chan) 值增加還可以包括再加工、倉(cang) 運配供應鏈服務等給農(nong) 民帶來的收入。”他說。

  近年來,米脂縣發揮區位優(you) 勢,堅持把小米作為(wei) 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導產(chan) 業(ye) ,實施了一係列扶持政策:加強資金支持和技術服務,積極推進穀子標準化生產(chan) ,同時大力推廣地膜穀子、精量播種等技術,全麵提升穀子綜合生產(chan) 能力和質量。目前形成了“品種選育、基地建設、產(chan) 品加工、市場營銷”發展態勢,打造出具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一縣一品”特色產(chan) 業(ye) 。

  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沈效功表示,榆林市立足區域優(you) 勢,整合要素資源,著力打造“米脂小米”為(wei) 市級區域公用品牌。編製《米脂小米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戰略規劃》,注冊(ce) 小米商標及品牌14個(ge) ,初步形成“區域公用品牌+企業(ye) 品牌”一體(ti) 化品牌格局,“金色名片”享譽四方。

  創新驅動力 產(chan) 業(ye) 前景好

  在此次米脂小米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沈效功對米脂小米進行了推介。“我們(men) 持續推進‘香穀米’老品種保護,先後育成榆穀1號、秦穀1號等新品種6個(ge) 。實施米脂小米航天育種項目,新建穀種南繁基地,完成‘米穀1號’‘米穀2號’第五代地麵選育。”

  不僅(jin) 如此,榆林市還支持米脂縣與(yu) 楊淩示範區管委會(hui) 、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合作共建陝西米脂小米研發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wei) 種業(ye) 振興(xing) 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對於(yu) 陝北小米未來的發展前景,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yu) 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彥隨建議,應當加強小米精深產(chan) 品技術研發,開發小米營養(yang) 保健產(chan) 品、提升附加值,同時引進推廣小米生產(chan) 加工全自動一體(ti) 化設備,實現流水化作業(ye) 、智能化標準生產(chan) 。

  自古米脂出美人,米脂小米更養(yang) 人。5個(ge) 萬(wan) 畝(mu) 穀子示範區、12個(ge) 千畝(mu) 以上高產(chan) 攻關(guan) 田,帶動全市種植穀子近百萬(wan) 畝(mu) ,引領全市小米、高粱、蕎麥等雜糧全產(chan) 業(ye) 鏈總產(chan) 值突破60億(yi) 元……通過小米產(chan) 業(ye) 煉就的“金色名片”,如今,榆林已經探索出一條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和美鄉(xiang) 村建設與(yu) 振興(xing) 之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