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把“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人民觀點)

發布時間:2023-09-14 11:1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引領和支撐作用,不僅(jin) 為(wei) 共建國家的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也惠及民生福祉

  沿著這條創新之路,一個(ge) 發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動暢通、科技設施聯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的創新共同體(ti) 正從(cong) 美好願景變為(wei) 現實

  

  試驗田裏,芒果個(ge) 大飽滿,長勢良好,地麵上卻看不到一根灌溉管道。原來,水源直接通過地下滲透管被輸送到植物根部,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就能完成灌溉。這套先進的節水灌溉係統來自中國,應用在中國和埃及共建的國際聯合節水灌溉實驗室項目中,為(wei) 解決(jue) 困擾埃及農(nong) 業(ye) 發展的高溫幹旱、水資源短缺問題提供了有效方案。共建實驗室,是近年來中埃科技合作的一個(ge) 縮影,也是努力把“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的一個(ge) 生動注腳。

  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本身就是一個(ge) 創舉(ju) ,搞好‘一帶一路’建設也要向創新要動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創新始終是一個(ge) 關(guan) 鍵詞,我國與(yu) 共建國家不斷加強創新合作,共同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帶來的機遇。實踐充分證明,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引領和支撐作用,不僅(jin) 為(wei) 共建國家的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也惠及民生福祉,給民眾(zhong) 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不拒眾(zhong) 流,方為(wei) 江海。當今時代,一個(ge) 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其整合各方麵創新資源的能力。2017年中葡海洋生物科學國際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2021年中國—葡萄牙星海“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揭牌啟動。中葡兩(liang) 國分別位於(yu) 太平洋與(yu) 大西洋沿岸,擁有不同氣候和地理環境條件,加強創新合作,不僅(jin) 能實現信息共享,還能推動科研能力互補,起到“1+1>2”的效果。中葡攜手打造的“藍色夥(huo) 伴關(guan) 係”,僅(jin) 是共建“一帶一路”中加強創新合作的一個(ge) 案例。10年來,特別是2017年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啟動以來,從(cong) 擴大科技人文交流到共建聯合實驗室,從(cong) 加強科技園區合作到推進技術轉移中心建設,一係列務實舉(ju) 措,推動創新合作取得豐(feng) 碩成果。沿著這條創新之路,一個(ge) 發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動暢通、科技設施聯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的創新共同體(ti) 正從(cong) 美好願景變為(wei) 現實。

  通過“一帶一路”,中國不僅(jin) 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還致力於(yu) 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麵對全球數字發展不平衡問題,中國與(yu) 共建國家在智慧城市、移動支付和跨境電商等數字經濟領域開展廣泛合作,為(wei) 縮小全球數字鴻溝不懈努力;麵對發展中國家可能遇到的技術壁壘,中國支持共建國家建立完善技術交易市場,與(yu)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組建技術轉移南南合作中心,有力推動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在共建國家轉移轉化;麵對一些國家創新人才匱乏的困境,中國舉(ju) 辦一係列科研交流和培訓活動,助力共建國家創新人才培育和成長……“一帶一路”這條創新之路,不僅(jin) 重視效率,也強調開放性、包容性,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中國智慧和科技力量。正如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hui) 聯席主席比爾·蓋茨所說,中國擁有令人矚目的經驗與(yu) 專(zhuan) 長,一直致力於(yu) 對科技創新的投入,能夠通過分享科技成果和成功經驗為(wei) 世界作出獨特的貢獻。

  縱觀全球科技發展大勢,協同創新、合作創新、開放創新已成為(wei) 不可阻擋的潮流。人類生活在同一個(ge) 地球村,各國利益休戚與(yu) 共、命運緊密相連,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對於(yu) 應對人類麵臨(lin) 的全球性挑戰具有重要意義(yi) 。麵向未來,中國將持續推進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創新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中國還將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ju) 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共同促進人類和平與(yu) 發展的崇高事業(ye) 。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科技創新,打開了合作共贏的廣闊空間和無限可能。各國攜手並肩、勇於(yu) 探索、堅定前行,最大限度激發創新潛能,讓新技術、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開花結果,必將為(wei) 本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