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中歐班列開行量累計超過兩萬列 串聯互利共贏“開放路”

發布時間:2023-09-15 16:41:00來源: 新華日報

  日出東(dong) 方,彩雲(yun) 滿天。黃海之濱的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內(nei) ,一列列滿載集裝箱的中歐班列鳴笛啟程,一箱箱貨物經由江蘇,飛馳而去,通達世界。

  作為(wei) 全國最早開行中歐班列的省份之一,江蘇1992年12月在連雲(yun) 港開出首列國際貨運班列。立足“一帶一路”交匯點區位優(you) 勢,近年來,從(cong) 江蘇發出的中歐班列奔馳不息,為(wei) 維護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暢通、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今年8月底,江蘇省中歐班列開行量累計超過2萬(wan) 列。

  中歐班列馳騁,發展空間無限。近年來,我省著力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深化互聯互通促進合作共贏,積極打造中歐班列黃金物流運輸通道,組建省級中歐班列運營平台,整合全省班列資源,統籌推動江蘇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班列運行質效,持續拉近“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的距離。

  中歐班列一路飛馳,江蘇搭上世界“直通車”

  跨越千山萬(wan) 水,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落地實施的成功樣本。

  9月10日,一列滿載汽車配件貨物的中歐班列從(cong) 連雲(yun) 港中哈物流基地駛出,開往哈薩克斯坦布倫(lun) 代。

  “今年8月,連雲(yun) 港班列開行91列,為(wei) 2015年以來單月新高。”連雲(yun) 港新絲(si) 路國際集裝箱發展有限公司運營部經理錢明軍(jun) 說。作為(wei) 新亞(ya) 歐大陸橋東(dong) 方起點,連雲(yun) 港班列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現已聯通國內(nei) 五大過境口岸,形成6條運營線路,覆蓋中亞(ya) 主要站點。自開行以來,連雲(yun) 港國際班列累計開行超1.5萬(wan) 列。

  1992年12月1日,首列國際集裝箱專(zhuan) 列從(cong) 連雲(yun) 港新建的集裝箱碼頭火車站一路西行,開始萬(wan) 餘(yu) 公裏的旅程,拉開新亞(ya) 歐大陸橋正式運營的序幕,也開啟江蘇開行國際班列的先聲。2012年11月,蘇州順利開行中歐班列。此後,南京、徐州、南通海安也相繼開行中歐班列。江蘇中歐班列由此快速發展。

  絲(si) 路迢迢,笛聲嘹亮。乘風前行,加速奔跑。

  “自1992年以來,截至今年8月底,江蘇省中歐班列開行量累計超過2萬(wan) 列。今年前8個(ge) 月,全省班列共開行1504列,同比增長13.8%。”省交通運輸廳運輸管理局工作人員說。

  2020年8月,江蘇省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成立,形成省市聯動機製,實現統籌運營,結合產(chan) 業(ye) 和貿易發展需求,不斷提升和優(you) 化班列通道,積極開辟新線路。三年來,江蘇班列積極釋放統籌發展效能,主動出擊、深耕市場、優(you) 化服務,全力暢開行、穩外貿,助力強鏈補鏈延鏈。

  “聚焦‘通達’,江蘇開行運營班列按照‘鞏固中歐中亞(ya) 、拓展東(dong) 南亞(ya) ’思路,持續完善通道和線路布局。”江蘇省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玉卯說,目前,江蘇穩定運營中歐(亞(ya) )班列線路24條,涵蓋歐洲、中亞(ya) 、東(dong) 南亞(ya) 等地區,覆蓋歐洲17國20多個(ge) 城市、中亞(ya) 5國近50個(ge) 城市、東(dong) 南亞(ya) 4國6個(ge) 城市,近80個(ge) 國際站點——

  鞏固提升西向通道,著力提升連雲(yun) 港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示範和標杆作用,發揮連雲(yun) 港國際中轉運輸、海鐵聯運、中亞(ya) 地區最便捷出海口之一等優(you) 勢,持續提升東(dong) 西雙向過境貨物運量,實現中亞(ya) 班列開行規模居全國前列。穩定運行東(dong) 、中通道,積極推動寧、徐、蘇三市往返俄羅斯,連雲(yun) 港至蒙古等線路提高服務品質。培育拓展南向通道,將東(dong) 盟線路作為(wei) 我省國際班列發展的突破口,努力推動中老、中越2條南向通道常態開行。

  眼下,江蘇中歐班列在南京、徐州、蘇州、連雲(yun) 港、南通5個(ge) 始發城市穩定開行,形成以連雲(yun) 港為(wei) 橋頭堡的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寧、徐、蘇三市往返俄羅斯,南京至萬(wan) 象中老國際貨運列車等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品牌線路。

  馳騁萬(wan) 裏,“鋼鐵駝隊”氣勢如虹。

  “我省已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品牌效應的江蘇國際貨運班列線路,切實保障物流供應鏈發展,促進經濟交流融通。”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宋國森表示,江蘇班列將進一步完善境外通道布局,提升班列開行質效,更好促進我省外向型經濟發展,助力我省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wei) 。

  商貿鐵馬奔騰不息,串聯互利共贏“開放路”

  雙向奔赴,方能交融共贏。江蘇與(yu) 世界,從(cong) 來不以山海為(wei) 遠。

  新時代十年,江蘇利用外資規模有8年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外貿進出口5.4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8%,規模連續20年保持全國第二,新興(xing) 市場出口占比首次過半、民營企業(ye) 占比首超四成,對外貿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江蘇自貿區5項案例入選國家第七批複製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數量位居前列……

  一路鏗鏘,越來越多江蘇製造借助中歐班列“連點成線”“織線成網”的布局,直通海外——

  8月25日,一列裝載55個(ge) 集裝箱的無錫家用小天鵝洗衣機的中歐班列從(cong) 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鐵路集散中心駛出,發往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這趟班列是徐州—葉卡捷琳堡線路的首趟班列。此次新線路班列的順利開行,標誌著徐州中歐班列國際通道線路布局的進一步完善,保障了外貿產(chan) 業(ye) 鏈穩定暢通,助力省內(nei) 生產(chan) 企業(ye) “走出去”。

  徐州—葉卡捷琳堡這條“新增路線”,是江蘇密切連接中亞(ya) 的一個(ge) 縮影。南京海關(guan) 統計,今年前8個(ge) 月,江蘇省對中亞(ya) 五國進出口137.6億(yi) 元,同比增長30.4%。

  主動開放,江蘇在與(yu) “全球共舞”中不斷蝶變,在發展新形勢和新階段下,成為(wei) 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熱土——

  隨著江蘇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逐年遞增,“走出去”的貨物品類不斷豐(feng) 富、貨物價(jia) 值持續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you) 化。目前,徐州中歐班列涵蓋貨物種類由最初的工程機械擴展到新能源汽車、日用百貨、糧食、金屬等,推動徐州乃至淮海經濟區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優(you) 勢互補、互惠互利,促進穩外貿優(you) 結構。

  今年以來,徐州班列先後新開發鋁錠、電解銅、鉻鐵、塑料顆粒等高附加值進口產(chan) 品,其中開行鋁錠進口回程班列40列,貨值約1.3億(yi) 美元。與(yu) 此同時,連雲(yun) 港運營班列開發精金礦、電解銅、書(shu) 籍等新貨品。今年7月,中亞(ya) 芸豆首經連雲(yun) 港過境出海,這是繼哈薩克斯坦小麥之後,中亞(ya) 農(nong) 產(chan) 品又一新品種通過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過境連雲(yun) 港。

  一條條“商貿線”,串聯起互惠共贏的“經濟帶”,形成了優(you) 勢互補的“生態圈”,開放之路越走越寬——

  許多人為(wei) “鋼鐵駝隊”尋路、開路,中鐵集裝箱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俞武駿就是其中一員。“沒有淡季,但變化常有。”他麵對著一塊巨大電子屏幕,上麵顯示著各種線路圖、各種貨品種類。在這一崗位上,他從(cong) 貨物往來中窺出微妙變化:班列運輸的物品從(cong) 最初的汽車配件、電子元器件等產(chan) 品,逐漸擴大到建材、家居、機電、糧食、礦產(chan) 等各色貨物,培育形成鐵合金、棉紗、卷鋼、鉀肥等特色專(zhuan) 列,基本實現班列“重去重回”,滿載率、重箱率基本達到100%。

  在江蘇省內(nei) ,連雲(yun) 港與(yu) 無錫合作首開接續班列,先行先試異地班列業(ye) 務聯動、信息共享、通道共用等業(ye) 務;在長三角,連雲(yun) 港港與(yu) 上海港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股份認購協議,並合資成立集裝箱一體(ti) 化運營平台公司,啟動空箱調運中心建設,聯合開辟東(dong) 南亞(ya) 越泰航線,“連申快航”實現每周5班開行。

  乘風破浪,江蘇堅持“走出去”“引進來”雙向發力,以大氣魄“開放之勢”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開辟新空間——

  “江蘇正把貿易暢通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的著力點和推動世界經濟複蘇的重要力量,堅持內(nei) 需和外需、內(nei) 貿和外貿、進口和出口協調發展,並不斷優(you) 化外貿發展方式,加快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cang) 、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ye) 態新模式。”江蘇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執行院長沈正平說,處於(yu) 對外開放前沿的江蘇,正在新起點上高質量推進要素流通,共建健康絲(si) 綢之路、綠色絲(si) 綢之路、數字絲(si) 綢之路、創新絲(si) 綢之路。

  古老絲(si) 路駝鈴再起,續寫(xie) 東(dong) 西交融“新篇章”

  早上不到7時,柬埔寨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市市中心還未完全醒來,十幾公裏外的西港特區大門口卻已人聲鼎沸、車水馬龍。正值上班早高峰,通往西港特區的道路上各種顏色的汽車、摩托車絡繹不絕,匯聚成一道流動的彩虹。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西港特區緊抓機遇,乘勢而上,如今已有175家企業(ye) 入駐,提供近3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成為(wei) 中柬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

  西港特區周邊鄉(xiang) 鎮出生的女孩林雅達,見證了西港特區的發展。10年間,她從(cong) 製衣企業(ye) 普通工人成長為(wei) 裁剪車間的大組長,還學會(hui) 一口流利的中文。

  林雅達的故事在“一帶一路”上不勝枚舉(ju) 。10年來,得益於(yu) 中歐班列“路線圖”的不斷拓展,山脈、河流不再是障礙,“一帶一路”正將共建國家的人民緊密聯係在一起。處於(yu) “一帶一路”交匯點上的江蘇,不僅(jin) 參與(yu) 打造了西港特區這樣的標誌性項目,更是十年如一日地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

  8月中旬,從(cong) 溫情太湖到熱帶沙漠,來自江蘇的無錫經貿代表團帶著滿滿誠意來到園區,以一次次麵對麵交流,擦出合作新火花。最終,無錫江陰臨(lin) 港經濟開發區與(yu) 示範園簽署友好共建園區協議,多家蘇企簽署入園合作協議,入園項目簽約總金額達8億(yi) 美元。

  山海不遠,和則同心。伴隨中歐班列“鋼鐵駝隊”加速奔跑,“一帶一路”倡議一步步從(cong) 理念轉化為(wei) 行動、從(cong) 願景轉化為(wei) 現實,從(cong) 謀篇布局的“大寫(xie) 意”發展為(wei) 精謹細膩的“工筆畫”。也是在這不停歇的列車鳴笛聲裏,江蘇錨定獨特定位——作為(wei) 經濟大省和製造業(ye) 強省,江蘇不僅(jin) 要承擔擴大貿易的任務,更要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開展深入的國際產(chan) 能合作。

  中歐班列加速運行,高效串聯起江蘇與(yu) 全球的供應鏈“大動脈”。

  截至目前,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江蘇已累計吸引相關(guan) 國家來我省設立企業(ye) 超4000家,全省“走出去”累計投資項目超2000個(ge) 。全省7家境外園區入區企業(ye) 達344家,在東(dong) 道國納稅2.2億(yi) 美元,為(wei) 當地創造就業(ye) 崗位5.1萬(wan) 多個(ge) 。

  中歐班列,帶來的不僅(jin) 是經濟合作,更是有溫度的文化交融。越來越深的國際產(chan) 能合作,在將江蘇的全球“朋友圈”越擴越大的同時,也為(wei) 推動共建國家人民的“心聯通”築起一座座堅實橋梁。

  “在中歐班列帶動下,我省與(yu) 越來越多的中歐班列境外節點城市開展了友好交往,國際友好城市‘朋友圈’不斷擴大。”省外辦相關(guan) 負責人說,中歐班列是地方之間友好交往的“助推器”,目前我省共與(yu) 世界64個(ge) 國家締結國際友城354對,占全國友城總數的12.5%,數量穩居全國第一。(梅劍飛 陳澄 王夢然)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