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區新型儲能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董兆瑞)9月16日,2023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儲(chu) 能產(chan) 學研融合發展分論壇在北京未來科學城舉(ju) 辦。本屆論壇以“儲(chu) 能百花綻,產(chan) 業(ye) 乘風起”為(wei) 主題,由昌平區政府、華北電力大學等主辦,為(wei) 政、企、產(chan) 、學、研搭建合作橋梁。
“儲(chu) 能被譽為(wei) 新能源‘穩定器’、電力係統的‘充電寶’、能源供應的‘蓄水池’,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重要支撐。”論壇上,北京未來科學城管委會(hui) 副主任、昌平區副區長柳強表示,當前昌平區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進入快速發展期,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加速布局,對能源轉型支撐作用初步顯現。能源穀核心區央企、民企重點圍繞電化學儲(chu) 能、物理儲(chu) 能、儲(chu) 熱等細分領域方向,開展了低成本、長壽命、高安全、易回收儲(chu) 能技術基礎研究,突破先進容量型儲(chu) 能、超高功率大型儲(chu) 能等關(guan) 鍵技術,並推動在新能源發電和用戶側(ce) 等方麵工程化應用。
作為(wei) 駐昌高校,華北電力大學近年來大力推動儲(chu) 能學科發展。華北電力大學校長、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楊勇平介紹,學校積極打造儲(chu) 能領域戰略創新平台體(ti) 係,2021年成為(wei) 首批全國3所國家儲(chu) 能技術產(chan) 教融合創新平台的掛帥高校之一,目前正攜手昌平區政府及未來科學城能源穀的龍頭央企研究院,以“1+1+N”的建設模式初步構建人才鏈、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三位一體(ti) 綜合性創新平台構架,未來將持續打造引領首都乃至京津冀地區儲(chu) 能創新發展的人才聚集地和創新策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論壇上發布了《2023新型儲(chu) 能產(chan) 品及技術應用案例匯編》,涉及三大方向,447項政策、244項標準,近200項產(chan) 品及技術應用案例,不僅(jin) 在去年的基礎上跟蹤儲(chu) 能領域前沿技術動態,還更為(wei) 詳盡地梳理了相關(guan) 創新產(chan) 品、示範項目、商業(ye) 模式、應用場景、政策體(ti) 係等方麵的重要進展,力圖以盡可能完整的全瞻視角展現我國儲(chu) 能行業(ye) 的年度發展盛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