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區持續擦亮“民呼我為”金名片
在杭州市西湖區,科技成果從(cong) “實驗室”走向“應用場”又有了新的發展——日前,西湖大學城首個(ge) 科研成果產(chan) 業(ye) 化基地(雲(yun) 創镓穀園區)正式啟用,集聚大量科學家在此創新創業(ye) ,助力打造環西湖大學高質量創新產(chan) 業(ye) 圈。
自2022年11月該基地首次亮相後,西湖區相關(guan) 領導多次帶隊走訪調研,就企業(ye) 的難點、痛點進行了解和溝通,充分發揮商圈黨(dang) 委為(wei) 企服務作用,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ye) 跑出發展“加速度”。
如今,該基地吸引了6家“西湖係”企業(ye) 實體(ti) 入駐,還有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新型產(chan) 學研基地、工學院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孵化中心等10餘(yu) 家“西湖係”儲(chu) 備項目在談判簽約階段。
高能級產(chan) 業(ye) 平台是打贏經濟翻身仗的主引擎。對此,西湖區以學促幹,高質量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助力高能級產(chan) 業(ye) 平台迭代升級。不僅(jin) “紙上學”,更在“事上見”——除了建設好科研成果產(chan) 業(ye) 化基地,西湖區還聯動推進西湖大學校園規劃建設,簽訂區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yu) 浙江大學製定浙大紫金科創小鎮提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集聚兩(liang) 大高校創新資源,導入浙江大學交叉優(you) 勢學科研發資源,建設浙大西投腦機智能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啟真創新概念驗證中心,落地西湖大學創新藥物概念驗證中心和西湖大學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孵化中心等多個(ge) 前端孵化中心。
此外,西湖區積極探索“民呼我為(wei) ”具體(ti) 實踐,切實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wei) 解決(jue) 問題服務民生的實際行動。在西湖區翠苑街道翠苑一區,社區積極回應居民對加裝電梯的強烈呼聲,號召黨(dang) 員帶頭加裝,並幫忙聯係專(zhuan) 業(ye) 公司解決(jue) 噪聲、采光等問題,小區電梯順利加裝,得到了居民們(men) 的廣泛認可。在西湖區文新街道陽光社區,杭州市首個(ge) “老漂”流動黨(dang) 員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掛牌成立。依托該黨(dang) 支部,社區建起了“老漂畫像庫”,打造了“老漂學習(xi) 室”“老漂活動廳”“老漂服務站”等,還成立了“老漂”誌願者服務隊、“老漂”婦聯、“老漂”調解工作室等,在社區治理與(yu) 服務中發揮了“老漂”的獨特作用。
2023年以來,西湖區深入開展“走親(qin) 連心 民呼我為(wei) ”活動,該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頭深入基層問需問情,已解決(jue) 問題83個(ge) 。目前,西湖區各部門(鎮街)共進行基層聯係走訪5000餘(yu) 次,收集並解決(jue) 民情民意2000餘(yu) 件,認領微心願2000餘(yu) 個(ge) ,持續擦亮“民呼我為(wei) ”金名片。
接下來,西湖區將進一步健全深化“民呼我為(wei) ”工作體(ti) 係,深挖“民呼我為(wei) ”精神富礦,切實將熱情幹勁轉化為(wei) 自覺踐行“民呼我為(wei) ”的強大動力,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