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能工巧匠盡展技能絕活

發布時間:2023-09-20 10:55: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9月16日至19日,第二屆全國職業(ye) 技能大賽在天津舉(ju) 辦。

  本屆大賽以“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為(wei) 主題,以“智慧、綠色、安全、特色”為(wei) 目標,設置世賽選拔項目和國賽精選項目兩(liang) 大類、109個(ge) 賽項,較第一屆增加26.7%;各省區市、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和4個(ge) 行業(ye) 部門共36個(ge) 代表團參賽,參賽選手4045名,較第一屆增加近60%。比賽同期,還舉(ju) 辦了技能成果展示、絕技展演和論壇會(hui) 議等活動。

  對接產(chan) 業(ye) 需求,技術能手亮出絕技

  先在電腦前敲出串串代碼、完成編程,再針對比賽要求調整尺寸和工法,拿起焊槍開始操作……9月17日,工業(ye) 機器人焊接技術比賽現場激戰正酣,來自各代表團的27名技術能手同台競技,僅(jin) 單日比賽時長就達4個(ge) 小時。

  “這個(ge) 項目是本屆大賽的新增項目,既是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也順應國家發展需要,對提高智能製造質量水平和競爭(zheng) 力,具有深遠影響。”機器人焊接技術賽項保障經理彭芳介紹,這一新賽項具有很強的專(zhuan) 業(ye) 性和技術性,要求選手既要熟練掌握機器人編程技術,又要具備豐(feng) 富的焊接技術理論及實際應用經驗。

  本屆大賽,高學曆選手大幅增加是其中一大特點。據統計,在所有選手中,博士25人、碩士546人、本科1131人。“高學曆參賽選手多數集中在新職業(ye) 和數字技術技能領域,表明技術技能融合發展的大趨勢,對不同學曆層次人才的需求加大。”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職業(ye) 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說。

  “通過參賽,不僅(jin) 讓我的科研工作更加聚焦前沿領域,對未來教學工作幫助也很大。”重慶代表團博士選手馮(feng) 偉(wei) 告訴記者,他的本職工作是重慶科技學院的講師,本次參加智能製造工程技術項目的比賽,以賽交流、以賽促學,讓他對未來培養(yang) 更多技能人才充滿信心。

  據介紹,為(wei) 充分適應技術技能融合發展新趨勢,本屆大賽新增智能製造工程技術、集成電路工程技術等5個(ge) 專(zhuan) 業(ye) 技術類競賽項目。近四成項目屬於(yu) 先進製造業(ye) 項目,近三成屬於(yu)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

  順應發展趨勢,聚焦新職業(ye) 新技能

  “和大家熟悉的網絡主播不完全一樣,這次比賽內(nei) 容有圖文推廣、視頻推廣、搜索引擎推廣、直播售賣等13個(ge) 項目。”互聯網營銷項目選手、來自安徽的沈珺認為(wei) ,模塊化的考點,全方位地考察了選手的網絡營銷能力,也為(wei) 網絡營銷師等相關(guan) 新職業(ye) 確立了規範化的培養(yang) 方向。

  “我國對互聯網營銷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真正按照行業(ye) 標準和規範培養(yang) 的互聯網營銷人才較少。”互聯網營銷項目裁判長助理時應峰表示,互聯網營銷賽項要求高、標準規範,為(wei) 互聯網營銷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樹立了良好導向。

  一塊大屏幕,每隔30秒就切換一名選手的實時賽況,解說員還詳細講解其中“門道”……這是集成電路工程技術項目賽場的一幕,引得不少觀眾(zhong) 駐足觀看。

  “這是集成電路工程技術首次被納入全國職業(ye) 技能大賽,體(ti) 現了國家對新業(ye) 態下湧現出的新職業(ye) 的高度關(guan) 注。”該項目裁判長趙毅強表示,這次比賽麵向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而設立,以職業(ye) 標準為(wei) 牽引、以產(chan) 業(ye) 驅動為(wei) 導向,順應了產(chan) 業(ye) 發展新趨勢。

  據了解,與(yu) 第一屆大賽相比,本屆大賽增加了20個(ge) 新職業(ye) 和數字技術技能類賽項,如全媒體(ti) 運營、互聯網營銷等。“這些賽項對於(yu) 增強新職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的社會(hui) 認同感、促進就業(ye) 創業(ye) 具有重要意義(yi) 。”王曉君說。

  相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新賽項的設立,有利於(yu) 充分發揮職業(ye) 技能競賽的引領示範作用,進一步改善新職業(ye) 人才供給質量結構,為(wei) 加快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增加互動體(ti) 驗,營造濃厚社會(hui) 氛圍

  9月17日至18日,大賽麵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預約開放。在“技能大集”活動展區,50個(ge) 絕技絕活技能項目均設置了展台,不少市民和遊客前來領略來自全國各地能工巧匠的風采。

  “看起來像是金牌,嚐一口發現是月餅,太精致了!”在天津金牌月餅展台,市民王豔連聲讚歎。

  除此之外,作為(wei) 主辦城市,天津還在展區展示了木工榫卯、十八街麻花、泥人張彩塑、無人機集群編隊等多個(ge) 技能項目。敦煌壁畫修複、木牛流馬、紫砂線描渲染、濰坊核雕等“絕活”也紛紛亮相。

  大賽執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弘揚“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主題基礎之上,本屆大賽突出強調“體(ti) 驗感”和“趣味性”。大部分參賽代表團的展位和新增設的技能大集為(wei) 觀眾(zhong) 設置了技能體(ti) 驗、設備體(ti) 驗、產(chan) 品體(ti) 驗等體(ti) 驗類項目;新設立的“群眾(zhong) 技能體(ti) 驗擂台賽”活動,設置了移動機器人、精細木工等8項易於(yu) 上手、互動性強、觀賞性高的群眾(zhong) 參與(yu) 項目,讓每個(ge) 觀眾(zhong) 都能體(ti) 驗到技能技藝的魅力。觀眾(zhong) 在觀展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打卡拍照發朋友圈”“集齊賽事紀念章”等活動獲得大賽紀念品。

  9月14日,由大賽執委會(hui) 主辦的原創舞台劇《工匠人家》在天津大禮堂首演,該劇為(wei) 本屆大賽量身打造,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傳(chuan) 承工匠技藝、工匠精神的感人故事。

  此外,大賽還同步開展了絕技現場展演活動,30個(ge) “絕技”競相亮相。9月19日,由專(zhuan) 家評審和大眾(zhong) 評審聯合評選的“最受歡迎的十大絕技”項目出爐。

  “創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是新時代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的集中體(ti) 現……”9月17日上午,“時代楷模”、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分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受邀參加第二屆全國職業(ye) 技能大賽技能大師見麵會(hui) ,同與(yu) 會(hui) 者交流技能報國的經驗體(ti) 會(hui) 。一個(ge) 個(ge) 鮮活的案例、一段段生動的故事,給與(yu) 會(hui) 者留下深刻印象。

  “本屆大賽邀請了大國工匠代表,企業(ye) 、技工教育專(zhuan) 家,技工院校和職業(ye) 技能培訓機構代表,人力資源專(zhuan) 家代表等參加技能強國係列論壇。”大賽執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一係列活動的成功舉(ju) 辦,擴大了全國職業(ye) 技能大賽的影響力,有助於(yu) 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報國的濃厚社會(hui) 氛圍。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20日 1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