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湖南交出三年靚麗答卷
9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長沙舉(ju) 行“打造內(nei) 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新聞發布會(hui) 。
會(hui) 上,湖南省商務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沈裕謀開宗明義(yi) 介紹道,三年來,湖南進出口總額連續跨越5000億(yi) 、6000億(yi) 、70000億(yi) 三個(ge) 大關(guan) ,國際經貿“朋友圈”拓展到231個(ge) 國家和地區。今年全省新增進出口企業(ye) 2636家、總量達2.8萬(wan) 家;累計利用外資73.4億(yi) 美元,其中2022年較2019年增長了2.1倍。
隨著隆平發展並購巴西陶氏益農(nong) 、愛爾眼科並購西班牙巴伐利亞(ya) 眼科醫院集團、楚天科技並購德國諾脈科集團等一批跨國並購的實施,“出海”湘企走進了111個(ge) 國家和地區,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穩居中部首位。
主動服務國家開放戰略,湖南開放活力持續迸發
三年來,湖南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you) 勢,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等國家戰略,在集聚資源要素中拓展開放新優(you) 勢。
圍繞“4+6”產(chan) 業(ye) 集群和22條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招大引強,巴斯夫、永旺、大陸、達能等“世界500強”相繼落戶,來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營500強”分別達188家、351家、229家,為(wei) 湖南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動力活力。
同時,湖南還充分發揮商協會(hui) 、校友會(hui) 等橋梁紐帶作用,兩(liang) 年來湘商回歸新注冊(ce) 企業(ye) 1638家,累計到位資金7454億(yi) 元,“讓湘商在湘更吃香”成為(wei) 廣泛共識。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湖南開放平台持續增強
三年來,湖南已成為(wei) 全國對非經貿合作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近三年對非進出口年均增長31.6%,規模保持全國第8位、中西部第1位。
湖南突出以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創新發展標誌性工程為(wei) 引領,不斷增強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聯動效應,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合作建設產(chan) 業(ye) 園區10個(ge) ,馬拉維共和國駐長沙總領事館正式開館,國際友城達104對。
此外,3家園區晉升國家級,新增2個(ge) 跨境電商綜試區、5個(ge)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11個(ge) 國家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國家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園、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獲批,各類園區和口岸等平台數量居中西部前列。
把握好政府和市場關(guan) 係,湖南開放生態持續優(you) 化
“現在的湖南,從(cong) 黃花機場出發,4小時可抵達國內(nei) 外160個(ge) 城市;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12天便可抵達明斯克。”
正如沈裕謀會(hui) 上所言,三年來,湖南搭建國際航空貨運、中歐班列、江海聯運、鐵海聯運、東(dong) 盟貨運等五大國際貿易通道通達全球。
與(yu) 廣州、武漢等8個(ge) 直屬海關(guan) 推進“組合港”通關(guan) 、多式聯運監管模式,在內(nei) 陸地區率先開展“跨境一鎖”快速通關(guan) 改革,“內(nei) 河運費不計入完稅價(jia) 格”製度在全國推廣,為(wei) 企業(ye) 節約稅款848.25萬(wan) 元。
此外,三年來,湖南自貿試驗區還探索形成了39 項全國首創製度創新成果。首創外籍人才來湘工作管理服務“一口受理、並聯審批”,辦理時間壓縮三分之二,開辦涉稅業(ye) 務、出口退稅時間跑出全國“加速度”,比全國平均快3個(ge) 工作日,“身在湖南、辦事不難”讓企業(ye) 發展更有“勁”。
下一步,湖南將以長株潭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中非經貿博覽會(hui) 創新發展、對接融入國家重大戰略等標誌性工程為(wei) 引領,持續增強改革動力、激發創新活力、提升開放實力,推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向全球價(jia) 值鏈中高端攀升、高端要素向湖南集聚、發展環境向“國內(nei) 領先、國際一流”邁進,取得更多內(nei) 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建設新突破、新進展、新成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