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盤活存量土地4萬餘畝
“五個(ge) 大起底”行動開展以來,包頭市全力推進批而未供、閑置土地大起底行動,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有效盤活存量土地,不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為(wei) 全市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2009年至2019年期間,包頭市批而未供土地共6.43萬(wan) 畝(mu) 、閑置土地共1.21萬(wan) 畝(mu) 。截至目前,已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2.96萬(wan) 畝(mu) 、完成閑置土地處置1.05萬(wan) 畝(mu) ,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大起底行動中,包頭市全麵梳理批而未供土地的數量、位置、用途、未供原因等情況,建立了“一地一策”“一企一策”的項目清單台賬,並逐宗上圖,細化處置方案,精準分類推進。
推行工業(ye) 用地“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出讓”等創新供地方式,解決(jue) 工業(ye) 用地供地難問題。各工業(ye) 園區存在大量批而未供土地,尤其是未供即用的工業(ye) 用地,因用地成本高,用地企業(ye) 不願辦理用地手續。為(wei) 此,包頭市積極探索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出讓等創新供地方式,在自治區範圍內(nei) 率先出台《包頭市工業(ye) 用地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暫行辦法》,以先租後讓方式為(wei) 包頭市金騰科技有限公司等工業(ye) 項目供應5宗土地,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38畝(mu) 。
堅持有解思維,解決(jue) 北梁棚改範圍內(nei) 基礎設施、公共管理與(yu) 公共服務項目無法供地問題。北梁騰空區的道路、綠地、消防站、學校、法院審判法庭等項目已建成,但長期以來,因用地單位無力繳納土地成本無法供地。針對此類問題,包頭市自然資源局會(hui) 同相關(guan) 政府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jue) 措施,經包頭市土地管理儲(chu) 備委員會(hui) 審議通過後,完成了供地,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麵積283畝(mu) 。
充分運用供地政策,推動解決(jue) 產(chan) 權遺留項目供地問題。一些曆史形成的產(chan) 權遺留項目,一直未辦理供地手續。為(wei) 推動產(chan) 權遺留項目用地手續辦理,包頭市出台了一係列政策,並充分運用自然資源部出台的《關(guan) 於(yu) 加快解決(jue) 不動產(chan) 登記若幹曆史遺留問題的通知》,為(wei) 昆都侖(lun) 區白雲(yun) 鐵礦棚戶區改造、新城村安置房、九原區奶業(ye) 公司棚戶區改造等產(chan) 權遺留項目補辦了供地手續,消化了批而未供土地505畝(mu) 。
堅持“供應為(wei) 主、供撤結合”原則,消化不再使用的批而未供土地。包頭市存在大量預期項目變化無用地意向企業(ye) 投資建設的批而未供土地,針對此類問題,采取撤銷批文的方式予以消化,騰挪土地利用計劃指標、補充耕地指標,配置到急需實施的項目上來。截至目前,經自然資源廳批複撤銷批文麵積0.64萬(wan) 畝(mu) ,既解決(jue) 了批而未供土地消化,也實現了指標的盤活再利用。
實施獎懲並舉(ju) 措施,激勵各旗縣區全力推進消化處置工作。為(wei) 壓實各旗縣區主體(ti) 責任,形成倒逼機製,包頭市製定了《包頭市批而未供、閑置土地消化處置工作獎懲方案》,明確了批而未供、閑置土地消化處置獎懲措施,激勵各旗縣區全力推進批而未供、閑置土地消化處置。 (記者 蔡冬梅 通訊員 姬卉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