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拓寬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路徑(金台隨筆)

發布時間:2023-10-16 15:2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開幕式用“潮”的澎湃向上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閉幕式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傳(chuan) 達“攀花贈友”的雋永情誼與(yu) 和合共生的美好願景……杭州亞(ya) 運會(hui) 開幕式和閉幕式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眉眼鋒利,絳唇高髻,利落甩袖,隱入畫中……在成都大運會(hui) 運動員聯歡會(hui) 上,從(cong) 《千裏江山圖》得到啟發的舞劇《隻此青綠》,以東(dong) 方美學的經典色彩鋪展出如詩如畫的中國山水氣象,令觀眾(zhong) 陶醉不已。

  2023北京文化論壇文藝晚會(hui) 上,歌舞節目《敦煌飛天》表演過程中,1000架無人機在首鋼大跳台的上空組成了敦煌飛天奏樂(le) 散花的壯觀造型,與(yu) 大跳台投影出的敦煌壁畫飛天、舞台上的演員飛天共同起舞,深深震撼了觀眾(zhong) 。

  在近期舉(ju) 辦的大型活動中,一係列浸潤著中華文化、飽蘸著中國精神的節目,給觀眾(zhong) 帶來耳目一新的審美體(ti) 驗,讓人深切感受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曆久彌新的魅力,也引人思考文化傳(chuan) 承發展這一重要命題。

  泱泱中華,文明博大。如何讓恢弘燦爛的中華文化煥發出時代光彩,讓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chan) 展現出蓬勃生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guan) 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在更廣闊的文化視野裏,以古開今、傳(chuan) 承創新的實踐精彩紛呈。《長安三萬(wan) 裏》以瑰麗(li) 光影再現千古詩情,《典籍裏的中國》以沉浸式戲劇演繹典籍“前世今生”,故宮、敦煌等國潮文創IP讓生活更有“文藝範兒(er) ”……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當代表達“握手”、與(yu) 現代生活“擁抱”,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動於(yu) 中國文化的弦歌不輟。

  這也生動說明,從(cong) 傳(chuan) 統文化寶庫中探驪得珠,通過藝術創作、技術創新,結合當代人的精神需求、審美趣味,可以產(chan) 生1+1遠大於(yu) 2的效果,在更高維度上實現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返本開新。

  天以新為(wei) 運,人以新為(wei) 生。激活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一池春水”,離不開創新之力。創新表達方式,中國古典舞創作越來越多地與(yu) 文物、古詩“夢幻聯動”;借助燈光數字投影,就能讓“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唐城風貌再現眼前;進行適應互聯網語境的轉化,一些經典美術作品被製作成電腦桌麵壁紙,賦彩數字生活。今天,時代賦予便利條件,呼喚更多人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上大展作為(wei) 。

  當然,傳(chuan) 承不是唯古是從(cong) ,創新也不是無本之木。活用技術,也要深研藝術;創新為(wei) 本,也要不忘根本。要堅持“變”與(yu) “不變”、繼承與(yu) 發展、原則性與(yu) 創造性的辯證統一,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始終湧動鮮活的生命力。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氣度、性情與(yu) 智慧,書(shu) 寫(xie) 在筆墨丹青之中,蘊藏在典籍辭章之間,凝結在器物技藝之上,融匯成生生不息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讓浩瀚典籍裏的美文佳篇、博物館裏的文物精品、廣闊大地上的文化遺存,從(cong) 曆史中“走出來”、在大眾(zhong) 中“火起來”,將為(wei) 人們(men) 的精神世界提供更豐(feng) 富的文化滋養(yang) 。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10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