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抓住重大機遇 擁抱高質量發展未來

發布時間:2023-10-17 15:37: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重要的時間節點,在發展長河中意義(yi) 深遠。

  202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是推動內(nei) 蒙古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又一次重大政策機遇、曆史機遇,激勵全區人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闊步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

  時光回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到內(nei) 蒙古考察,還是參加全國人代會(hui) 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對內(nei) 蒙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wei) 推動全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磅礴偉(wei) 力。

  2012—2023年,時光荏苒,山河巨變。

  時間是偉(wei) 大的書(shu) 寫(xie) 者。內(nei) 蒙古這片熱土,承載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深切關(guan) 懷、殷切期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到“五大任務”見行見效,從(cong) 轉型“蝶變”到重構發展版圖,全區上下牢記囑托,堅定信心、感恩奮進,守望相助、團結奮鬥,在繼往開來、馳而不息中書(shu) 寫(xie) 新的曆史榮光,並置身新的起點擁抱高質量發展美好未來。

  勇於(yu) 擔當:腳踏實地砥礪前行

  從(cong) 空中俯瞰,科右中旗版圖上的科爾沁沙地麵積越來越小了!

  科右中旗,興(xing) 安盟“黃”“綠”交鋒的主戰場,如今風景別樣。通過植樹造林、治沙疏水等一係列“組合拳”,僅(jin) 2017年至今,科右中旗沙化土地減少100多萬(wan) 畝(mu) 。

  算長遠賬、算整體(ti) 賬,今日之興(xing) 安盟,於(yu) 追夢綠色發展中釋放新活力,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chan) 業(ye) 板塊加速壯大,推動高質量發展風生水起。

  何止是興(xing) 安盟?

  憑著“吃幹榨盡”煤炭資源、開創綠色發展新局麵的勇氣,鄂爾多斯市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鏈持續向下遊延伸。

  憑著風光資源富集、光伏產(chan) 業(ye) 鏈完備的實力,包頭市開工建設“國際氫能冶金化工產(chan) 業(ye) 示範區-新能源製氫”聯產(chan) 示範項目。

  呼和浩特市建成乳品行業(ye) 第一個(ge) 零碳工廠,僅(jin) 伊利集團旗下的國家級綠色工廠就有30多個(ge) 。

  ……

  一斑知全豹,一隅觀全局。全區各地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濃縮了內(nei) 蒙古發展密碼。

  責任在肩,使命如山。抉擇從(cong) 曆史深處走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考察時強調,把握戰略定位,堅持綠色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內(nei) 蒙古新篇章。

  《意見》中,再次強調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賦予內(nei) 蒙古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責任:把內(nei) 蒙古建設成為(wei) 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

  時間鐫刻不朽,奮鬥成就永恒。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內(nei) 蒙古抓住機遇轉方式,堅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促進民族團結與(yu) 社會(hui) 穩定……為(wei) 了推動高質量發展,內(nei) 蒙古一步一個(ge) 腳印砥礪前行。

  這是曆經不凡、更顯非凡的發展曆程。砥礪前行的路上,內(nei) 蒙古迎難而上創新發展、集約發展、集聚發展,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高質量發展熱潮。

  2022年,內(nei) 蒙古人均生產(chan) 總值突破9.6萬(wan) 元。2012—2022年,全區糧食產(chan) 量從(cong) 全國第十位躍升至第六位,牛奶、羊肉、牛肉、羊絨、飼草產(chan) 量穩居全國第一,煤、電保供量躍居全國第一。

  2012年以來,內(nei) 蒙古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在迎戰能源原材料價(jia) 格起落、迎戰疫情大考中辦成了一件件大事要事,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展現了內(nei) 蒙古擔當、內(nei) 蒙古作為(wei) 。

  擔當托起夢想,奮鬥贏得未來。《意見》為(wei) 內(nei) 蒙古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加油助力:“根據戰略定位需要,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製造、現代煤化工、奶業(ye) 、農(nong) 畜產(chan) 品等領域,在重點產(chan) 業(ye) 發展、重大項目落地等方麵給予支持。”

  錨定方向:迎難而上轉型“蝶變”

  新時代的內(nei) 蒙古,內(nei) 蒙古的新時代。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大批新能源項目持續在內(nei) 蒙古落地,帶動能源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目前能源產(chan) 業(ye) 對內(nei) 蒙古工業(ye) 增加值、利稅貢獻率增至六成左右,能源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全區經濟中流砥柱。

  2022年,內(nei) 蒙古能源經濟多項指標領先全國:新能源裝機6500萬(wan) 千瓦,煤炭保供量9.45億(yi) 噸,外送電2640億(yi) 千瓦時,均居全國前列。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內(nei) 蒙古厚積薄發完成好“五大任務”的重要體(ti) 現,也讓內(nei) 蒙古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更足。

  何止是保障能源安全?立足能源、資源、地緣、幅員等綜合優(you) 勢,內(nei) 蒙古錨定高質量方向推動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

  時光見證前行步伐,數據標注發展高度。

  這高度,是一路突破中贏得的榮光:全區高標準農(nong) 田現已增至5000多萬(wan) 畝(mu) ,糧食產(chan) 量已連續5年超700億(yi) 斤,肉、奶產(chan) 量已連年位居全國前列。

  這高度,是勇立潮頭中創下的增速:內(nei) 蒙古在育產(chan) 業(ye) 、換動能中建成大批全產(chan) 業(ye) 鏈高端項目,鏈主企業(ye) 帶動上下遊10餘(yu) 萬(wan) 戶企業(ye) 集群發展,全區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年增速已高達19.9%、33.6%。

  這高度,是“綠”動未來的發展正能量:內(nei) 蒙古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2012年以來淘汰“兩(liang) 高一低”落後產(chan) 能數千萬(wan) 噸,僅(jin) 2022年,全區創建60多個(ge) 高環保、高效益的低碳、零碳、智慧園區。

  這高度,是活力四射的向北開放:內(nei) 蒙古加快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服務和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全區年外貿進出口額突破1500億(yi) 元。

  這高度,是內(nei) 蒙古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底氣:2012—2022年,全區人均生產(chan) 總值增加5.4萬(wan) 元;2022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躍居全國第二。

  這高度,是改善民生中“燃”放的溫暖:內(nei) 蒙古解決(jue) 了一大批涉及千家萬(wan) 戶的房地產(chan) 遺留問題,全區就業(ye) 、醫療、社保等年支出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增至3.59萬(wan) 元。

  ……

  時和勢依然在我,精氣神鼓而不泄。

  “寶劍鋒從(cong) 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內(nei) 蒙古在“三期疊加”中迎難而上,在改革深水區中流擊水,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在內(nei) 蒙古曆史上留下轉型“蝶變”的厚重一筆。

  這厚重的一筆,連著未來,為(wei) 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奠定了重要基礎。

  2023—2035年,新的時間單元悄然開啟,內(nei) 蒙古去向何方?《意見》確定的目標催人奮進:到2035年,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xiang) 居民收入邁上新台階,新型能源體(ti) 係基本建成,“兩(liang) 個(ge) 屏障”、“兩(liang) 個(ge) 基地”、“一個(ge) 橋頭堡”作用進一步提升,在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上繼續走在前列,與(yu) 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

  無疑,未來的轉型,依然需要付出艱辛努力。可不經曆風雨,怎麽(me) 見彩虹?我們(men) 已與(yu) 時間約定,在新的時間單元,向著新的目標一往無前!

  馳而不息:繼往開來再續華章

  奮鬥,不負使命榮光;轉型,轉出生機勃勃。

  今年上半年,全區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7.3%,增速位居全國前列;1—8月,全區高技術製造業(ye) 、新能源產(chan) 業(ye) 投資增速均超過100%。

  成績單上,浸透著全區人民的汗水,彰顯出內(nei) 蒙古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心。

  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幹篤定前行,以碩果回報曆史。這是內(nei) 蒙古拚搏奮鬥的寫(xie) 照,也是高質量發展生生不息的源泉動力。

  收獲之路上,全區超過一半的國土麵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紅線內(nei) 不搞打破自然生態平衡的開發,不建超出環境與(yu) 資源承載力的項目……把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構築得牢不可破,內(nei) 蒙古與(yu) 時俱進。

  收獲之路上,全區推行草原110、戍邊警務室、牧民哨所等共建平安內(nei) 蒙古模式,黨(dang) 政軍(jun) 警民並肩守邊護邊固邊穩邊,築起保障國家安全、社會(hui) 穩定、邊境安寧三道防線……把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構築得堅不可摧,內(nei) 蒙古決(jue) 心如磐。

  收獲之路上,包頭市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稀土鋼軌生產(chan) 基地和“世界綠色矽都”,鄂爾多斯市成為(wei) 現代煤化工名城,“風光氫儲(chu) 車”產(chan) 業(ye) 鏈落地內(nei) 蒙古……把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建設得勢強勁足,內(nei) 蒙古鏗鏘前行。

  收獲之路上,“天賦河套”係列產(chan) 品、赤峰敖漢雜糧和“蒙”字標商品薯、牛羊肉、乳製品等名品名牌領域已打造形成“田間-餐桌”全產(chan) 業(ye) 鏈……把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建設得量大質優(you) ,內(nei) 蒙古放眼未來。

  收獲之路上,海內(nei) 外內(nei) 蒙古商會(hui) 增至69個(ge) ,內(nei) 蒙古與(yu) 1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guan) 係……把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打造得巍然蓬勃,內(nei) 蒙古按下“快進鍵”。

  收獲之路上,全區157萬(wan)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已深深融入內(nei) 蒙古的發展血液。

  ……

  一串串數據、一件件實事,見證著曆史車輪滾滾向前,也勾勒出內(nei) 蒙古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光明前景。

  曆史和實踐已然證明:發展與(yu) 考驗是一對“孿生兄弟”。未來的收獲之路上,也必然伴隨著新的挑戰與(yu) 機遇。

  當前我國外部環境複雜嚴(yan) 峻,按照《意見》要求,內(nei) 蒙古在“保障國家生態、能源、糧食、產(chan) 業(ye) 和邊疆安全”中的責任更加凸顯。麵對考驗,內(nei) 蒙古必須抓住新的重大政策機遇乘風破浪、迎難而上。

  時代,日新月異;奮鬥,永不停歇。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內(nei) 蒙古向何處發力?《意見》給出答案。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築牢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戰略性調整優(you) 化,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

  “構建新型能源體(ti) 係,增強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保供能力。”

  “加快推進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提升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綜合生產(chan) 能力。”

  “積極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推動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提質升級。”

  “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築牢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

  答案的指向不言而喻:為(wei) 了更加美好的明天,內(nei) 蒙古必須在搶抓機遇中揚優(you) 勢、鍛長板,在應對挑戰中補短板、促轉型,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大道如虹,征程漫漫,未來可期。

  曆史和實踐將繼續證明:抓住每一次重大政策機遇、曆史機遇,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堅持發展不動搖,勠力同心、感恩奮進,內(nei) 蒙古一定能在持續落實“五大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書(shu) 寫(xie) 出經得起曆史檢驗的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記者 楊帆 韓雪茹)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