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精準計量助力科學降碳

發布時間:2023-10-17 15:5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2023年10月17日9版 版麵截圖

  原題:精準計量助力科學降碳(新知)

  【現象】不久前,基於(yu) 國網智能物聯電表架構的電碳表項目在江蘇省蘇州市投入試點應用。電碳表除了有電流、電壓、累計用電量等數據,還能實時顯示累計碳排放量數據。在發電廠、輸電網以及用電側(ce) 分別安裝應用電碳表,碳排放量就如同電量一樣可以更直觀地監測。

  【點評】

  電碳表的應用,為(wei) 電力係統全過程碳足跡記錄和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對於(yu) 推動電力領域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把碳排放計量精準。傳(chuan) 統電力碳排放測算方法是采用固定的電碳因子,即用平均每度電碳排放的理論數值乘上總電量進行估算。這種方法不能體(ti) 現電力生產(chan) 的時間和空間差異,存在誤差較大等缺點。

  電碳表的應用,則讓碳排放計量的精準度大大提高。在智能電表上添加碳計量模塊後,可以根據現實中的電力輸送狀況對碳排放來源進行追溯,高頻度更新平均每度電碳排放的實時數值,從(cong) 而實現對全環節碳排放的準確追蹤和實時計量。實時掌握碳排放情況,用電企業(ye) 可以更好地履行控製碳排放的責任,有關(guan) 部門也能更好地評估減排成效,製定更科學的減排降碳措施。

  電碳表的另一個(ge) 優(you) 勢,是能實現碳排放大數據管理和可視化呈現。這可以有效提升碳排放和碳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為(wei) 係統掌握碳排放總體(ti) 情況提供更有力支撐。去年印發的《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ti) 係實施方案》提出,探索推動具備條件的行業(ye) 領域由宏觀“碳核算”向精準“碳計量”轉變。使用電碳表可大幅提升碳排放數據監測質量,為(wei) 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ti) 係提供優(you) 質、高效的基礎數據源,積累行業(ye) 實踐經驗。

  我國智能電表廣泛分布在各個(ge) 地區、各個(ge) 行業(ye) ,電碳表擁有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和廣闊的發展潛力。電碳表更適用於(yu) 電力場景的碳排放精準計量,對有碳排放量核算需求的企業(ye) 也有積極的現實意義(yi) ,但需要進一步提升其可靠性和經濟性。碳排放統計核算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對於(yu) 其他碳排放場景,還需要結合行業(ye) 特點開展碳排放和碳監測計量技術研究,因地製宜建立科學便捷的核算方法,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ti) 係不斷走向完善。

  計量、標準是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內(nei) 容,是資源高效利用、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產(chan) 業(ye) 結構深度調整、生產(chan) 生活方式綠色變革、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穩步提升碳相關(guan) 計量基準、計量標準能力,對於(yu) 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yi) 。堅持係統觀念,加快計量、標準創新發展,對“生產(chan) —傳(chuan) 輸—消費”全鏈條產(chan) 生的碳排放進行計量、統計、追蹤,我們(men) 一定能有效發揮計量、標準的重要作用,把節能減排工作進一步落細落實,為(wei) 加快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廣泛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人民日報》2023年10月17日9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