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區北太平莊街道牽頭籌措更新改造資金 “高齡”電梯成功換新
日前,海澱區北太平莊街道學院南路32號社區16號樓的2部電梯已經全部換新並進入試運行階段,困擾居民多年的電梯安全問題終於(yu) 得到解決(jue) 。
電梯故障頻發,維修還是更換?
“電梯有時會(hui) 急停,太嚇人了!”學院南路32號社區16號樓建成於(yu) 1986年,為(wei) 總高度16層的高層建築,在常住居民350餘(yu) 人中,超過半數都是老人。據了解,該樓的兩(liang) 台電梯中,一部於(yu) 十多年前便完全停止了運行,另一部電梯也因主機老化、零部件老舊,需進行重大維修。不僅(jin) 如此,這僅(jin) 剩的一部電梯還時常發生故障,給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今年2月,16號樓電梯維修更換工作提上日程。由學院南路32號社區黨(dang) 委牽頭,組織物業(ye) 、物管會(hui) 工作人員和樓門長、居民代表多次召開“高齡”電梯議事協商會(hui) 議,廣泛征集民意,分別製定“維修”“更換”兩(liang) 套工作方案。並通過三輪“掃樓入戶”,讓居民針對兩(liang) 套方案進行意見表決(jue) 。最終,多半住戶認為(wei) 更換電梯比大修電梯更有價(jia) 值,希望盡早對電梯進行更換。
更換迫在眉睫,資金如何籌集?
更換電梯,擺在最前頭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這棟已經建成了37年的老樓,公共維修資金在哪兒(er) ,還有多少?由於(yu) 樓體(ti) 年代久遠且產(chan) 權單位破產(chan) ,已經沒有公共維修資金可用。北太平莊街道吹哨海澱區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區房管局等單位,現場踏勘共同研討解決(jue) 方案,確定以“政府補一點、居民出一點”的方式解決(jue) 電梯更換資金的籌措問題。
隨後,社區召開電梯更換工作推進會(hui) ,組織物業(ye) 、物管會(hui) 工作人員,樓門長、居民代表等,共同探討費用分攤方案。社區還多次召開社區黨(dang) 員大會(hui) 、居民代表會(hui) 等,在不同場合詳細講解電梯更新的流程、工作進度以及需要居民配合的相關(guan) 內(nei) 容。
盡管更換新電梯是大部分居民的共同心聲和殷切期盼,但資金籌措階段仍然阻力重重。多戶居民在征集初期表示不同意出資,部分低層業(ye) 主不理解電梯更換分攤費用自己所需承擔的份額……對此,學院南路32號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毛浩銘帶領社工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耐心解釋說明。在眾(zhong) 多樓門長和居民代表的鼎力相助下,從(cong) 不配合到理解、支持,大家對資金須按每家每戶的麵積來分攤逐漸有了充分認識。
施工正式啟動,難題如何破解?
針對電梯設計、加裝速度、施工質量、施工安全等多關(guan) 難題,街道、社區帶領物業(ye) 、居民代表從(cong) 簽訂協議、評估報告、設計方案、施工備案等各環節嚴(yan) 格把控,為(wei) 電梯更換的推進提供最安心、放心的保障。同時,時刻把工程質量和群眾(zhong) 安全放在首位,嚴(yan) 把質量安全關(guan) ,並在現場督導施工方做好警示牌、圍擋等安全措施,保障居民日常出行安全。
“老舊小區更換電梯,不僅(jin) 能夠方便老年人出行,改善群眾(zhong) 生活,對完善高層住宅使用功能、適應老齡化社會(hui) 需求、提升群眾(zhong) 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yi) 。”毛浩銘說。截至目前,兩(liang) 部電梯已全部完工,並通過“安全體(ti) 檢”投入使用,困擾居民多年的電梯安全問題終於(yu) 得到解決(jue) 。(張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