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生樂團”了不得!
“無論走過多少潮起潮落,分分秒秒孤獨向前穿梭,千難萬(wan) 險它也不能阻隔!”當稚嫩卻並不失鏗鏘的和聲盈貫雙耳,現場的掌聲如雷鳴般響起。台上台下,共同沉浸在奔騰的氣氛裏。
“太震撼了!沒想到孩子們(men) 表現那麽(me) 出色,我自己也回到了少年時代一樣!”市民王女士連連稱讚。
10月16日晚,在西安曲江音樂(le) 廳,一場由中學生演出的音樂(le) 會(hui) 在觀眾(zhong) 的驚歎聲中啟幕。恢宏壯闊的樂(le) 曲和氣勢磅礴的演奏,澎湃著少年們(men) 的朝氣,讓人不由感歎:青春正好!
而這些“學生樂(le) 團”,正是西安市鐵一中學美育實踐的生動剪影。
用音符傳(chuan) 遞青春力量
16日晚,在一個(ge) 多小時的演出中,西安市鐵一中學交響樂(le) 團、合唱團和民樂(le) 團師生大放異彩。
音樂(le) 會(hui) 以交響樂(le) 開篇,在孩子們(men) 的演奏下,熟悉的旋律飄起,現場有觀眾(zhong) 激動地讚歎:“這是《紅旗頌》。”泱泱盈耳之下,蓬勃之氣升騰,全場氣氛瞬間點燃,幾乎每三五分鍾就響起掌聲。隨後,曲風歡快起來,《節日序曲》音符悅動。三曲作罷,氣氛被推得更高,觀眾(zhong) 們(men) 開始起身向少年們(men) 祝賀。
隨後,幕布翻轉,合唱團登台。《我們(men) 的田野》《鬥牛調》《星魚》《星辰大海》四首歌曲穿透了音樂(le) 廳。“流星在夜空中劃過,點燃我心中的執著,用盡全力絕不退縮”,歌聲與(yu) 微笑激揚著年輕的麵龐,純淨的聲音和純粹的熱情襲來,深深感染了觀眾(zhong) ,有人在台下情不自禁小聲哼唱起來。
緊接著民樂(le) 團的登台,《好漢歌》等蕩氣回腸的節奏又將人們(men) 拉到另一重視聽享受中,整場演出時而悠揚,時而明快,最後在全體(ti) 高唱《歌唱祖國》中結束。
管奏笙歌,曲調悠揚。樂(le) 襲耳畔,眼沐光華。演出結束後,觀眾(zhong) 久久沒有離去,全體(ti) 起立鼓掌, “太震撼了!讓人感到青春的美好”“沒想到中學生藝術水準這麽(me) 高!都能和專(zhuan) 業(ye) 演出相媲美了!”
據西安市鐵一中學校長慶群介紹,這場音樂(le) 會(hui) 是鐵一藝術節係列活動之一,“在這裏,同學們(men) 以開放的姿態去擁抱藝術,在一弦一柱中展示在學校努力的成果,以青少年獨有的朝氣唱響經典,在不同的旋律中展現青少年的豪情壯誌和文化自信。”
以“聲”載育 澎湃少年意氣
“夫樂(le) 者,樂(le) 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le) 必發於(yu) 聲音,形於(yu) 動靜,人之道也。”《禮記·樂(le) 記》曾言如是。以“聲”載育,以“樂(le) ”化人,西安市鐵一中學的這些“學生樂(le) 團”並未蜷縮於(yu) 象牙塔中孤芳自賞,而是讓音樂(le) 飛向現實,走出課堂、走出殿堂,在時代擁抱裏澎湃少年意氣。
2014年交響樂(le) 團赴捷克參加“中捷建交65周年慶典音樂(le) 會(hui) ”;
2018年民樂(le) 團赴澳大利亞(ya) 參加交流演出與(yu) 澳洲副總理Frydenberg合影;
2023年民樂(le) 團參加國際基礎科學大會(hui) 閉幕式文藝匯演;
交響管樂(le) 團多次參與(yu) 中國管樂(le) 學會(hui) 組織的比賽和交流活動,在國內(nei) 外多項管樂(le) 比賽中取得優(you) 異的成績,足跡走遍歐美亞(ya) 非1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追光少年合唱團曾受邀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悉尼歌劇院、美國等參加國際比賽及藝術交流活動......
豐(feng) 富的社會(hui) 實踐,開闊的國際視野,讓一屆又一屆學子們(men) 觸摸到了課堂之外的教育和藝術熏陶。此外,“樂(le) 團”還發揮獨特的影響力,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公益,喚醒當代少年的責任與(yu) 使命感。
曾組織廣場快閃活動,聲援鄭州,為(wei) 滯留在徐州高鐵站的旅客們(men) 帶來感動的演出;曾舉(ju) 辦公益慈善晚會(hui) ,為(wei) 經濟困難學生募集善款;曾在大唐不夜城等多個(ge) 網紅街區舉(ju) 辦小型演出,參與(yu) 城市文化品牌建設......
“我們(men) 打破了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界限,打造一個(ge) 全員、全域、全學段的美育大格局,想以此引導學生向真而立,向善而生,向美而行,從(cong) 而讓學生實現優(you) 秀+特長的雙向奔赴。我們(men) 堅信同學們(men) 能夠擁有不一樣的視野、格局、情懷和發展,從(cong) 而奠定人生的堅實基礎。”慶群說。
讓“音樂(le) 美”和“少年強”共振
“這是我第一次在這樣的舞台上演出,一方麵增長了我的見識,另一方麵增強了我的信心——讓我在藝術這條路上走下去。”16歲的魏詹梓汀說,他參與(yu) 了此次音樂(le) 會(hui) 中《紅旗頌》《節日序曲》《間奏曲》三首交響樂(le) 的演出。 他的同學趙若寧則表示:“很驕傲能夠參加此次音樂(le) 會(hui) ,我感受到了樂(le) 團的團結協作精神,我們(men) 在台上的光鮮亮麗(li) ,不僅(jin) 有台下每一次排練的付出和汗水,更是台上台下每位老師一起努力合作的結果。”
“長見識”、“提正氣”、“注能量”,同學們(men) 口中的這些詞匯不絕於(yu) 耳,“樂(le) 團”不僅(jin) 給他們(men) 提供了與(yu) 音樂(le) 擁抱的平台,更塑造了與(yu) 人生相遇的空間。
近年來,也有不少“學生樂(le) 團”在社交媒體(ti) “燃爆”,拉滿了青春力。對此,長期從(cong) 事各類學生樂(le) 團指揮工作的音樂(le) 教師李強解讀道:“音樂(le) 之美更在於(yu) 其真切動人的情感與(yu) 飽滿充沛的精神在命運的考驗麵前。‘學生樂(le) 團’的作用並不止於(yu) 對孩子們(men) 的藝術熏陶,更是鼓勵他們(men) 走出課本,用更廣闊的認知和胸懷去認識世界、觸摸時代,幫助他們(men) 塑造一個(ge) 積極向上的世界觀、價(jia) 值觀、人生觀;另一方麵,藝術是審美,更是激活創造力的一種手段,很多科學家其實也是音樂(le) 愛好者,它們(men) 之間是可以共振的。”
“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le) ”。曆史竹簡裏悅動著禮樂(le) 之音,在“雅樂(le) 治國”的西周盛世中誕生;孔子在陳絕糧之時,仍弦歌不絕,誌節不渝;崢嶸歲月中,《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鼓舞中華兒(er) 女英勇不屈......音樂(le) 背後的情感與(yu) 精神能喚起世人共鳴、響應時代需求、折射社會(hui) 變遷,因而具有了更高遠的現實意義(yi) 與(yu) 傳(chuan) 世價(jia) 值。
在樂(le) 聲中深耕心靈牧場,在曲調裏拔節精神高度。歌聲嘹亮時,青春飛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