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無錫:物聯網賦能製造業生產

發布時間:2023-10-20 15:20: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像積木一樣可以隨意拚裝的產(chan) 線你見過嗎?在施耐德電氣無錫工廠,就有這樣一條充滿科技味的柔性化生產(chan) 線,不僅(jin) 可以根據需求拚裝成不同陣列,而且每塊“積木”還是“有生命”和“能互動”的。

  10月13日上午,工廠接到一家酒店客戶150件定製化智能燈控產(chan) 品的訂單,要求一周發貨。然而目前所有產(chan) 線已全部排滿,如果再新投產(chan) 線,需要1到3個(ge) 月時間。好在,工廠還有一條柔性產(chan) 線。

  記者來到現場時,柔性產(chan) 線還隻是一塊塊以協作機器人為(wei) 核心的六邊形“大積木”,工作人員們(men) 正在將這些帶有觸點的六邊形“大積木”拚裝成蜂窩狀的組裝生產(chan) 線。“訂單產(chan) 品共有組裝線路板、組裝外殼及液晶、測試、包裝4道工序,需要拚裝四塊‘積木’。”施耐德電氣無錫工廠生產(chan) 經理石勇介紹,隻要4小時,就能組裝成一個(ge) 即時開工的產(chan) 線,150件訂單兩(liang) 天就可完成。

  石勇透露,之所以這樣神速,離不開物聯網技術賦能——當產(chan) 線組裝好的一瞬間,不僅(jin) 每塊“積木”都通過安裝在身上的控製係統、傳(chuan) 感器和5G網絡,像熟練工那樣完成工序操作,而且“積木”之間的信息流也同步搭好了,各道工序配合默契得像團隊一樣環環相扣。

  記者看到,當工作人員將訂單信息輸入企業(ye) 管理係統後,會(hui) 自動分析出數量、尺寸、形狀等“做什麽(me) ”的關(guan) 鍵數據,“指揮”製造生產(chan) 執行係統搭建出符合需求的“積木組合”,並將“怎麽(me) 做”的物料信息發送給倉(cang) 庫係統,外殼、線路板、螺絲(si) 等二十多類生產(chan) 物料就從(cong) 倉(cang) 庫乘坐激光導航搬運小車而來,整個(ge) 過程幾乎是自動化完成的。

  “在無錫工信部門協同下,無錫工廠與(yu) 中國移動無錫分公司合作,共建了5G物聯網的軟硬件,創新性實施拓展各種應用場景,5G人機協助機械手臂、5G人工智能自動視覺檢測以及可快速切換配方的生產(chan) 控製係統,助力了提質增效節本,這也是我們(men) 入選全球燈塔工廠的重要原因。”石勇介紹,在物聯網技術的賦能下,產(chan) 線布局調整時間從(cong) 數月縮短到數小時,產(chan) 品交付時間平均縮短了25%;智慧倉(cang) 儲(chu) 的靈活度和效率也得到了明顯提升,節省倉(cang) 儲(chu) 空間多達52%。

  在穿越了國內(nei) 最長海底基岩的珠海隧道中,有一台長度相當於(yu) 7節高鐵車廂、直徑有5層樓高、體(ti) 重超4000噸、由10萬(wan) 多個(ge) 精密部件組成的大家夥(huo) ,像一座移動工廠,以每月數百米的速度不斷掘進。正在施工開掘的盾構機,因技術含量之高,被稱為(wei) “工程機械之王”。

  “施工過程中,如果地質探測不清或完全依賴司機經驗,在遭遇斷層和破碎帶時,可能會(hui) 因處理不當導致塌方,卡住設備、耽誤工期。”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智能院副院長荊留傑介紹,盾構機上安裝的數據采集盒,像飛機上的黑匣子,包括電流、電壓、溫度、振動等成百上千個(ge) 傳(chuan) 感器,每秒鍾采集上千次數據,將感知數據匯總、協同,再“翻譯”成施工人員看得懂的語言,為(wei) 設備製造和施工方案提供參考決(jue) 策,幫助工程地質與(yu) 掘進參數預測準確率達到70%—85%,隧道掘進效率提升1%—3%。這是怎樣實現的?

  秘密藏在由無錫雪浪數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雪浪雲(yun)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上。這也是無錫首個(ge) 國家級“雙跨”工業(ye) 互聯網平台。

  “傳(chuan) 感器發回的海量原始信息難以直接使用,基於(yu) 雪浪雲(yun)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構建的‘全斷麵隧道掘進裝備行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和數字算法,提煉有效信息並翻譯成‘當前進入上軟下硬複合地層’‘盾尾油脂需要加大注脂壓力和流量’等易懂指令,將人不易察覺的變化加以提示、輔助決(jue) 策。目前國產(chan) 盾構機已占全球近70%市場。”雪浪雲(yun) 高級副總裁郭翹介紹,“雪浪雲(yun)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應用於(yu) 航空航天、汽車、裝備製造等22個(ge) 製造業(ye) 門類、一百多家企業(ye) 。

  這是無錫物聯網賦能製造業(ye) 生產(chan) 的兩(liang) 個(ge) 應用場景。

  在無錫,物聯網是第一大產(chan) 業(ye) 集群。2022年,該市物聯網核心產(chan) 業(ye) 營業(ye) 收入934.5億(yi) 元,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規模4011億(yi) 元,同比增長16.2%,產(chan) 業(ye) 規模占江蘇省比重近50%,位居全國前列。目前,全市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企業(ye) 超3000家,其中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60家、江蘇省級隱形冠軍(jun) 和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76家,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20萬(wan) 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近5萬(wan) 名。由無錫物聯網集群企業(ye) 牽頭或參與(yu) 製訂的物聯網國際標準達17項。

  無錫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物聯網產(chan) 業(ye) 發展處處長張凡介紹,黨(dang) 的二十大首次將“加快發展物聯網”寫(xie) 入黨(dang) 代會(hui) 報告。無錫作為(wei) 中國物聯網的發軔地和示範市,將充分把握發展新機遇,以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為(wei) 目標,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力爭(zheng) 2025年產(chan) 業(ye) 規模超5000億(yi) 元。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