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西:清廉村居繪就基層治理“廉底色”
“以前村裏的公開欄更新慢、內(nei) 容少,現在用手機掃一掃,就能隨時在網上查詢政策、投訴舉(ju) 報,太方便了……”近日,湖北省鄖西縣觀音鎮劉家灣村村民汪傳(chuan) 勤對村裏的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台連連稱讚。
推出“互聯網+”監督模式是鄖西縣紀委監委深化清廉村居建設的一個(ge) 縮影。
近年來,為(wei) 管住基層“微權力”、治理基層“微腐敗”,該縣深入推進清廉村居建設,通過建強基層監督隊伍、規範“小微權力”運行、拓展清廉文化陣地等措施,激發清廉村居活力,擦亮清廉“底色”,讓“清風”勁吹天河大地。
錢去哪兒(er) 了?政策享受到沒?是老百姓最關(guan) 心的問題。該縣紀委監委圍繞“三資”管理、惠農(nong) 補貼、工程項目等方麵,梳理村級“權力清單”5大類24項,繪製村級“小微權力”運行流程圖19張,探索開發涵蓋“五務公開”事項、融合數字鄉(xiang) 村治理的智慧監督平台,將群眾(zhong) 查詢、辦事、投訴和處理等服務需求“一網打盡”,讓政策全麵公開、幹部照圖用權、群眾(zhong) 全程監督,確保監督觸角直達“神經末梢”。
為(wei) 提升基層監督質效,該縣不斷建強基層監督隊伍,選優(you) 配強18個(ge) 鄉(xiang) 鎮(場、區)紀委幹部和286名村級紀檢委員,將鄉(xiang) 鎮紀委工作經費、辦案補貼和村級紀檢委員補貼納入縣財政預算,實現基層有人辦事、有錢辦事。同時,製發村(社區)紀檢委員《履職手冊(ce) 》,明確監督對象、內(nei) 容、方式和要求,堅持每月工作例會(hui) 、專(zhuan) 題培訓、績效考核等製度,切實發揮基層監督“最後一公裏”作用,夯實清廉村居建設基礎。
以文化人、以文養(yang) 廉。該縣結合清廉村居建設,指導各村(社區)依托廣場、長廊、遊園、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將名廉警語、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廉潔小故事等巧妙融入清廉文化長廊,先後建設廉政“小遊園”120餘(yu) 個(ge) ,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可“沉浸式”接受廉潔文化教育,為(wei) 基層治理注入“廉動力”。
“現在村裏打牌鬧事少了、鄰裏和睦多了、幹群關(guan) 係好了。”談及村裏這幾年來的變化,該縣羊尾鎮板橋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黃年喜感歎道。這一變化得益於(yu) 該村通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廉政文化長廊、廉政圖書(shu) 角等陣地,培育了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
“建設清廉村居,賦能基層治理。”該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將以清廉村居建設為(wei) 抓手,進一步探索新方法新路徑,持續規範村級“小微權力”運行,推動基層治理質效全麵提升。(陳遠波 柯靜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