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長武:原上風起謀轉型 民生福祉作歸處
淺水原畔風再起!驅車馳騁於(yu) 陝西長武的兩(liang) 原三川,眼前層林,微染秋色。
絢爛之間,村舍羅列,蘋果園裏,紅果流霞。梧桐村道,客商往來,貨運通達。不遠處的縣城郊區,一片片工業(ye) 園區星羅棋布,廠房內(nei) 的生產(chan) 線上,流轉著果酒、副食、零件等產(chan) 品。社區裏,網格員正在手機APP上調取群眾(zhong) 反映問題的辦結情況。
近年來,長武縣以新工業(ye) 反哺農(nong) 業(ye) ,讓項目圍著群眾(zhong) 轉,致力增進當地民生福祉。
“果”上求創新 “鏈”中促發展
陝西省長武縣,東(dong) 接關(guan) 中,西連隴東(dong) ,地處世界蘋果生產(chan) 最佳優(you) 生帶,也是國家級出口蘋果標準化生產(chan) 示範縣。截至目前,全縣蘋果麵積已發展到25萬(wan) 畝(mu) ,總產(chan) 量達到34萬(wan) 噸,產(chan) 值突破17億(yi) 元。
時值蘋果豐(feng) 收季,果園裏果農(nong) 們(men) 忙著采摘。監控大屏上,顯示著果園裏的空氣溫度、土壤溫度、風向風速等實時數據。畫麵放大後,每一片樹葉上的紋路似在眼前一樣真實可辨。
“園區麵積是850畝(mu) ,今年的產(chan) 量一畝(mu) 地達到4000多斤,銷往北上廣,今年4月份蘋果就銷完了,幾乎是訂單生產(chan) ,經濟效益非常好,供不應求。”陝西乾富祥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炳乾說。他們(men) 從(cong) 2017年開始陸續建園,目前蘋果麵積850畝(mu) ;2021年—2023年,生產(chan) 蘋果390萬(wan) 斤,銷售收入2200多萬(wan) 元,為(wei) 當地農(nong) 民提供100多個(ge) 從(cong) 業(ye) 崗位,農(nong) 民從(cong) 業(ye) 收入350萬(wan) 元。
為(wei) 進一步延伸蘋果全產(chan) 業(ye) 鏈,長武縣投資3.2億(yi) 元,建設蘋果全產(chan) 業(ye) 鏈精深加工園,開發推出了果酒、白蘭(lan) 地等產(chan) 業(ye) 線。
“我們(men) 以高端蘋果為(wei) 原料,通過清洗、破碎、過濾、發酵、蒸餾等程序,年產(chan) 果汁5000噸,年產(chan) 果酒3000噸,預計年產(chan) 值可達1億(yi) 元。”陝西綠資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王軍(jun) 說。
“我們(men) 立足蘋果主產(chan) 區,延長蘋果全產(chan) 業(ye) 鏈,走出了一條‘有機蘋果種植+蘋果貯藏加工+良種肉羊繁育+副產(chan) 物循環利用’的生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長武縣長興(xing) 工業(ye) 園西北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張文濤說。
今年,長武縣繼續投資200萬(wan) 元,在已建成的智慧果園的基礎上,開發建設“長武縣數字蘋果全產(chan) 業(ye) 鏈大數據平台”,建成1個(ge) 大數據中心、1個(ge) 全產(chan) 業(ye) 鏈平台、N個(ge) 應用係統,實現蘋果全產(chan) 業(ye) 鏈的數據縣級共享,為(wei) 長武蘋果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奠定堅實的智慧基礎。
通過培育新業(ye) 態、延伸產(chan) 業(ye) 鏈、增強融合度,長武縣給農(nong) 業(ye) 插上了科技翅膀,讓新工業(ye) 、新服務反哺農(nong) 業(ye) ,把城市智慧成果輻射鄉(xiang) 村,多維發力加快城鄉(xiang) 融合步伐下功夫,促進共同富裕。
項目寫(xie) “民”字 實惠給群眾(zhong)
安裝電機、車廂、測試……走進長武縣甲醇製甘氨酸、乙二胺10萬(wan) 噸/年項目的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忙碌。
該項目是在高效利用長武縣五裏鋪工業(ye) 園區現有甲醇裝置、產(chan) 品原料和配套設施下,采用國內(nei) 領先的改良海因法生產(chan) 工藝、國際先進的設備裝置和行業(ye) 成熟的管理模式建設的高端精細化工項目。“我們(men) 這些年積極加大產(chan) 品研發投入力度,延長產(chan) 業(ye) 鏈,發展精細化工,開發建設甲醇製甘氨酸、乙二胺10萬(wan) 噸/年項目,希望能對縣域高端精細化工產(chan) 業(ye) 發展起到助推作用。”陝西潤中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立寧表示。
今年以來,一批高效有力推進含金量足、含新量多、含綠量高的高質量項目建成落地投產(chan) 。長武縣還設立了500萬(wan) 元科技創新專(zhuan) 項基金,撬動9家企業(ye) 投入研發資金5.6億(yi) 元。與(yu) 浙江大學合作建設的甲醇製甘氨酸、乙二胺項目即將進入中試階段,與(yu) 西安交通大學合作建設的陝西潤中PSA氫氣純化項目即將建成投產(chan) 。
“我們(men) 成立了32個(ge) 重點項目工作專(zhuan) 班,強化資金、土地、勞動力、原材料、水電氣等要素保障,實行高質量項目‘雙考聯評、奪標爭(zheng) 先’考核機製,實施‘周通報、月推進、季觀摩、年總評’積分製管理,推動項目快速落地建設。”長武縣縣長王高鋒說。
項目建設,一邊連著地方經濟發展,一邊連著民生福祉。為(wei) 此,在謀篇布局上,長武立足“村”字招牌,聚焦“果”字優(you) 勢,讓項目圍著“農(nong) 民腰包”論英雄。
長武丁家鎮十裏鋪村田園綜合體(ti) 建設項目總投資4533萬(wan) 元,該項目便是主要用於(yu) 農(nong) 業(ye) 新產(chan) 品新品種示範種植、設施農(nong) 業(ye) 種植示範與(yu) 推廣、名優(you) 特新農(nong) 產(chan) 品采摘觀光與(yu) 銷售。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帶動周邊群眾(zhong) 大力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和特色農(nong) 業(ye) ,促進縣域經濟業(ye) 態和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
“這座田園綜合體(ti) 除了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板塊外,還增設了窯洞記憶館、非遺文化館、親(qin) 子旅遊等活動載體(ti) ,隨著這些熱點板塊的陸續建成,對於(yu) 壯大村集體(ti) 經濟,實現群眾(zhong) 增收有著重要意義(yi) 。”丁家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劉軍(jun) 倉(cang) 介紹說。
“以轉型升級蓄勢能,立足能源資源稟賦,聚焦高端精細化工、裝備製造、蘋果全產(chan) 業(ye) 鏈三大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長武縣補前端、強中端、延後端,打造綠色現代能源、精細化工和裝備製造、優(you) 質果品和商貿物流3個(ge) 百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縣域經濟擴容升級、提質增效。”長武縣委書(shu) 記何銳說。
“新”上做加法 “治”下增合力
近日,長武縣長祿小區居民在小區微信群反映:小區多個(ge) 電表存在安全隱患,影響舊樓改造施工。社區網格員崔麗(li) 紅立即將這一信息上報。“信息上報後不久,縣綜治中心就督促小區物業(ye) 和電力部門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處置,小區舊樓改造施工工作順利進行。”10月11日,崔麗(li) 紅說,小區居民紛紛在微信群裏點讚。
“我們(men) 把解決(jue) 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痛點、難點、堵點作為(wei) 工作著力點,通過‘五化五早’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措施,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長武縣綜治中心副主任高蕊說。精細化服務早介入、信息化預警早預防、網格化管理早發現、多元化調處早解決(jue) 、常態化走訪早管控。據了解,今年以來,全縣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050起。
昭仁街道則利用數字化治理平台,充分利用“長通辦”APP基層社會(hui) 治理新平台,全方位加大平台的宣傳(chuan) 推廣力度。通過官方公眾(zhong) 號、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發布“長通辦”APP二維碼、網站地址等相關(guan) 內(nei) 容,向廣大群眾(zhong) 以及在外務工人員廣泛推介,並入戶走訪,手把手教會(hui) 群眾(zhong) 應用“長通辦”APP,對群眾(zhong) 提出的問題及時答疑解惑,切實打通群眾(zhong) 訴求反映和解決(jue) 通道,實現讓群眾(zhong) 少跑腿、數據多跑腿、溝通零距離。截至目前,通過社會(hui) 治理平台及“長通辦”APP共協調處理事件354起。
數字化治理大大縮短了服務半徑,也提高了治理精細度,長武縣將這“數字化紅利”繼續向下沉——大力推廣“數字鄉(xiang) 村長武紅”模式。目前,已建成亭口鎮宇家山村、彭公鎮槐莊村2個(ge) 數字鄉(xiang) 村試點村,第二輪6個(ge) 試點村建設縱深推進,全省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穩步開展。
精細化、數字化,離不開“放管服”改革的“人性化”。今年以來,長武縣不斷提升政務服務工作效能,在提升服務品質上做加法,在辦事時間和流程上做減法。
因駕駛證丟(diu) 失不能上路的李先生,焦急地來到長武縣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了解到李先生是慶陽市西峰區人,按照跨區域通辦工作要求,在查驗完身份,手續齊全且符合法定程序的條件下,不到十分鍾就將新的機動車駕駛證交到了他手中。“本來還以為(wei) 要親(qin) 自回趟老家補辦,我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過來谘詢,沒想到這麽(me) 快就辦好了,現在的政務服務真的是太便捷、太高效了。”李先生高興(xing) 地說。
高原明珠,果鄉(xiang) 煤城,曆史悠久,人文薈萃。這裏是古絲(si) 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更有“三秦屏障”“秦隴門戶”之稱。2022年,長武全縣地區生產(chan) 總值141.04億(yi) 元,增速6.1%。一個(ge) 個(ge) 真案例,一條條新思路,側(ce) 寫(xie) 的是今日長武的意氣風發。綠林紅果與(yu) 城鄉(xiang) 發展融合互促,現代化農(nong) 業(ye) 與(yu) 智慧化治理輝映交相,長武正在發展高質量縣域經濟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