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賑惠民生促振興
“我已經在家門口幹了十幾天了,每天能拿150元。村上這條便民路,我都盼了好多年了,參與(yu) 道路施工既能照顧家裏還能掙錢,這個(ge) 以工代賑項目搞得好哩。”說起村上的村組道路硬化工程,10月12日,正在平整路麵的勉縣長溝河鎮白雲(yun) 寺村村民鄒康露出了笑顏。
白雲(yun) 寺村位於(yu) 長溝河鎮西北角,村域麵積32.5平方公裏,有6個(ge) 村民小組357戶958人。“我們(men) 村基礎設施有待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當地經濟發展,於(yu) 是,村上向勉縣發展和改革局遞交了以工代賑項目申請。9月,村組道路硬化工程項目就開工了。”白雲(yun) 寺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慶軍(jun) 說。
據劉慶軍(jun) 介紹,近些年,受疫情影響,村裏很多人無法外出打工。為(wei) 此,村上專(zhuan) 門召開了村民大會(hui) ,給大家講解市上的以工代賑項目政策,公布了輪換用工方案,確保有更多村民能參與(yu) 到項目中。村組道路硬化工程開工前,村上聯合施工隊,對報名參與(yu) 的村民進行了培訓,讓村民盡可能掌握更多的專(zhuan) 業(ye) 技能。
據悉,該項目預算總投資200萬(wan) 元,在白雲(yun) 寺村硬化道路3公裏,預計11月上旬建成投用。
“中秋國慶假期,我們(men) 村裏的樓房溝精品民宿每天客滿,美麗(li) 的鄉(xiang) 村環境、完善的旅遊道路和新建的蔬果采摘體(ti) 驗園,給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正是今年8月建成投用的以工代賑項目起了作用。”留壩縣紫柏街道小留壩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夏道華介紹,該項目采取“產(chan) 業(ye) 發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勞務報酬發放+就業(ye) 技能培訓+資產(chan) 折股量化分紅”綜合賑濟模式,總投資1165.6萬(wan) 元,主要進行了鄉(xiang) 村旅遊環境整治、旅遊道路係統建設、鄉(xiang) 村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新建蔬果采摘體(ti) 驗園及配套設施。項目於(yu) 2022年10月開工建設,今年8月全麵竣工投用,共吸納350餘(yu) 名群眾(zhong) 就近務工,發放勞務報酬251萬(wan) 元。
截至9月底,漢中市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項目兩(liang) 個(ge) 建設領域,累計推廣實施以工代賑項目847個(ge) ,使用政府投資40.4億(yi) 元,帶動群眾(zhong) 務工4.8萬(wan) 餘(yu) 人,發放勞務報酬8.08億(yi) 元,組織務工群眾(zhong) 參與(yu) 就業(ye) 技能培訓2.3萬(wan) 餘(yu) 人,極大增加了群眾(zhong) 收入,提升了勞動技能,為(wei) 拓展群眾(zhong) 就地就近就業(ye) 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10月18日,記者從(cong) 漢中市發展改革委獲悉:按照“務工是手段、賑濟是目的”“就業(ye) 帶著項目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漢中市把解決(jue) 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問題,作為(wei) 以工代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組織群眾(zhong) 務工、發放勞務報酬、開展技能培訓、拓展賑濟模式、激發內(nei) 生動力作為(wei) 貫穿以工代賑工作全過程的核心要求,做到“能用人工的盡量不用機械、能用當地群眾(zhong) 的盡量不用專(zhuan) 業(ye) 隊伍”,堅持把以工代賑資金項目安排在群眾(zhong) 有就業(ye) 需求、政府組織務工能力強、勞務報酬發放比例高的地方,促進就業(ye) ,惠及民生,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鼓起腰包。(穆騁 李弋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