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稅務服務“一帶一路” 增強貿易暢通新動能
人民網長沙10月25日電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製成立四周年。十年來,湖南充分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you) 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累計達1.47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20.4%。
今年前8月,湖南對“一帶一路”合作夥(huo) 伴進出口2228.3億(yi) 元,占全省外貿總值的53.1%。在此過程中,湖南稅務部門以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為(wei) 目標,大力優(you) 化跨境稅收服務,落實落穩稅費優(you) 惠政策,助力外貿企業(ye) 持續減負,高質量高水平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政策加碼,科創企業(ye) “破浪遠航”
被譽為(wei) “印度洋上的明珠”的斯裏蘭(lan) 卡,是最早歡迎並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為(wei) 緩解當地電力供應短缺局麵,該國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達到70%的目標。今年,首個(ge) 使用中國整機廠商所提供的風電機組項目在該國完成全場吊裝,總裝機容量15MW,其配套的全部風力發電機——6台2.5MW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均由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提供。憑借企業(ye) 自身的科技創新和工程化經驗優(you) 勢,這款產(chan) 品足跡已經遍布英國、西班牙、南非等13個(ge) 國家,為(wei) 中國風電整機出海提供強力支撐。
為(wei) 助力企業(ye) 在“一帶一路”中行穩致遠,株洲市石峰區稅務局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為(wei) 著力點,組建專(zhuan) 門團隊輔導企業(ye) 正確歸集研發費用,確保稅費紅利精準轉化為(wei) 企業(ye) 創新發展動能。“今年已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1億(yi) 餘(yu) 元,稅費紅利有力增強了企業(ye) 創新動力。”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盧雄文表示,稅惠政策帶來的實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走出去”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力。
不僅(jin) 大型風力發電機遠銷海外,小型元器件也同樣有著廣闊的市場。懷化亞(ya) 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注於(yu) 電子變壓器、電感線圈、超微線圈、濾波器等磁性元器件研發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出口市場涵蓋“一帶一路”10多個(ge) 國家或地區。
“元器件的研發經費需求較大,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逐年提升至100%,讓公司有更多的資金投入,走出去的底氣更足。”懷化亞(ya) 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翟國霞透露,公司今年已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you) 惠600多萬(wan) 元,這些真金白銀為(wei) 企業(ye) 科技創新提供了十足的“稅動力”。
為(wei) 助力科創企業(ye) 在“一帶一路”中破浪前行,湖南稅務部門在支持打好發展“六仗”的若幹稅費政策中,明確鼓勵科技創新和促進對外開放的11條具體(ti) 措施,助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ye) ,支持創新研發和基礎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助推湘企穩健“走出去”。同時,發揮稅收大數據作用,精準篩選出有研發費用支出的出口企業(ye) 名單,建立出口企業(ye) 輔導清冊(ce) ,實行“一企一策”精準服務,線上政策精準推送,線下入企精細輔導,為(wei) 科創企業(ye) 發展注入新動能。
稅惠賦能,“中歐班列”加速前進
在繁忙的湖南紅光物流園裏,工人們(men) 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集裝箱作業(ye) 。近日,一批貨值5660萬(wan) 元,貨重667噸的家居用品和小家電借由中歐(中亞(ya) )班列從(cong) 衡陽出發,首次經停俄羅斯新西伯利亞(ya) 站,意味著衡陽“中歐班列”的“朋友圈”再次擴容,為(wei) 衡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開辟新通道。
位於(yu) 衡陽市珠暉區的湖南紅光物流有限公司,相繼開通“中歐班列”“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等國際運營線路,其中“中歐班列”127列,貨值總計6.67億(yi) 美元,規模居全省第2。“規模的快速擴大離不開稅費政策支持和優(you) 質涉稅服務。”該公司負責人蔣小平介紹道,早在“中歐班列”開行之初,稅務部門就為(wei) 其辦理了國際物流免征增值稅備案,近三年累計減免企業(ye) 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費270餘(yu) 萬(wan) 元,還量身定製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稅收優(you) 惠政策,主動送政策、優(you) 服務、解難題,幫助企業(ye) 快速準確處理相關(guan) 涉稅業(ye) 務。
與(yu) 家居用品和小家電一樣,棉紡織品也是“中歐班列”的“搶手貨”。作為(wei) 嶽陽經開區主要出口企業(ye) 之一,嶽陽富凱針織製衣有限公司生產(chan) 、加工的棉紡織品主要出口俄羅斯、匈牙利等東(dong) 歐國家。在稅惠政策支持下,該公司搭乘“中歐班列”積極擴大產(chan) 能,增加繆勒提花機等設備40餘(yu) 台,生產(chan) 場地擴大1800餘(yu) 平方。
“出口退稅的持續加速,為(wei) 我們(men) 在國際貿易中擴大市場贏得了時間。”在體(ti) 驗出口退稅款當日申請、當日辦結的“加速度”後,嶽陽富凱針織製衣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嶽表示,970多萬(wan) 元的出口退稅款,使得資金及時回流,公司周轉更加順暢,今年出口量預計同比增長20%。
“中歐班列”是“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ti) ,截至今年8月,湖南累計開行4175列,躋身全國班列第一方陣。湖南稅務部門根據外貿企業(ye) 的規模、行業(ye) 、跨境交易金額等指標,實行分級分類管理,2023年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ju) 辦各類“一帶一路”稅收宣傳(chuan) 活動30餘(yu) 場,發放宣傳(chuan) 資料1萬(wan) 餘(yu) 份,走訪“走出去”重點企業(ye) 300餘(yu) 戶次,“點對點”推送投資目的地國家(地區)稅收政策。同時,聯合發改、商務、外匯等部門,開展對“引進來”和“走出去”企業(ye) 的服務及風險應對工作,強化跨境稅收風險防控輔導,幫助企業(ye) 提高跨境稅收風險管控能力。
互利共贏,“中非合作”碩果累累
農(nong) 業(ye) 是非洲許多地區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ye) 借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dong) 風,帶著“中國農(nong) 機”走進非洲,為(wei) 當地農(nong) 業(ye) 發展貢獻“湖南智慧”。
位於(yu) 長沙縣經開區的湖南強農(nong) 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製造、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農(nong) 機設備加工企業(ye) 。2018年,公司創始人王陸華隨湖南考察團來到非洲後,根據非洲市場實情調整銷售策略,主打農(nong) 機設備集成銷售。目前已向共建“一帶一路”的10多個(ge) 非洲國家輸出“中國農(nong) 機”,產(chan) 品涵蓋大部分農(nong) 作物從(cong) 種植到收獲、加工的全產(chan) 業(ye) 鏈。
“雖然這幾年受疫情影響一些對外項目暫停,但我們(men) 的銷售額每年都在增長,對非出口額也在遞增。”王陸華認為(wei) ,稅惠政策的支持讓企業(ye) 敢於(yu) 對外輸出更多的新產(chan) 品。去年該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製造業(ye) 中小企業(ye) 延緩繳納稅費、小微企業(ye) “六稅兩(liang) 費”減免等退稅減稅政策60餘(yu) 萬(wan) 元,這筆“資金活水”將在新一輪的技術研發中發揮出更大效用。
基礎設施建設是非洲發展的基石。湖南鴻雲(yun) 杭蕭綠建科技有限公司作為(wei) 鋼結構建築專(zhuan) 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近年來參與(yu) 了多項“一帶一路”援建工程,如為(wei) 塞內(nei) 加爾競技摔跤場工程生產(chan) 製作“金腰帶”形狀的鋼罩棚,這是西非地區跨度最大、結構最複雜的鋼架結構工程,該項目獲得“中國鋼結構金獎”。
“公司在7月份提前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優(you) 惠330萬(wan) 元,這筆資金用於(yu) 研發綠色裝配式建築等新工藝,能有效提升企業(ye) 硬實力。”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周輝認為(wei) ,“一帶一路”給企業(ye) 帶來了機遇,稅費優(you) 惠政策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提供了底氣。
據統計,湖南已與(yu) 非洲58個(ge) 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2022年全省對非貿易總額556.6億(yi) 元,較2020年實現翻番。湖南稅務部門以承辦中非稅收征管創新與(yu) 技術合作研討會(hui) 為(wei) 契機,聚焦助力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持續深化“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製,以更精準的稅惠紅利、更智能的納稅服務、更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有力推動中非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企業(ye) 搭乘“一帶一路”東(dong) 風走進非洲、共同發展,中非經貿合作活力迸發。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湖南對非洲進出口378.2億(yi) 元,同比增長7.7%。
“我們(men) 將不斷深化稅收合作交流,以更優(you) 服務、更實舉(ju) 措、更好環境,高質量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湖南省稅務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曾光輝表示,將以推動稅收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wei) 契機,主動融入共建大局,拓展稅收發力空間,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wei) “一帶一路”貿易暢通注入新活力新動能。(林洛頫、羅舜愛、陳績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