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參賽選手劉心睿:便攜式醫用高壓氧艙造福人民
博士後工作是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年人才的生力軍(jun) 。多年來,吉林省不斷提升博士後管理服務水平,著力發揮博士後製度在培養(yang) 高層次創新型人才中的獨特作用,將一大批有成長潛力的優(you) 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yang) 造就為(wei) 省內(nei) 各專(zhuan) 業(ye) 領域高層次人才的“預備團”和“生力軍(jun) ”,為(wei) 吉林省乃至國家培養(yang) 了大量青年科技人才。
適逢第二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ye) 大賽,吉林參賽選手帶來了哪些好項目?跟隨人民網記者的采訪共同來了解一下吧!
人民網煙台10月27日電 (記者王海躍)“從(cong) 目前看,如果患者突發心梗、腦梗等疾病,都需要盡快到醫院進行治療,但很多時候因為(wei) 轉運途中耽誤時間導致病情加重。我們(men) 研發的這個(ge) 便攜式醫用高壓氧艙在收縮狀態下和登山背包差不多大,非常方便攜帶,這樣急救車在接到病人後就可以立刻給病人持續高壓吸氧,為(wei) 病人爭(zheng) 取寶貴的搶救時間;或者有高原高壓吸氧需要的人員在外出時也可以自己攜帶這個(ge) 高壓氧艙。”在第二屆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ye) 大賽中,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劉心睿帶來項目《無血的生命——便攜式醫用高壓氧艙開發與(yu) 應用》。“這不僅(jin) 可以進一步保障人民的身體(ti) 健康,也可以節約治療成本。”劉心睿說。
據介紹,該氧艙是吉大一院“醫工結合”創新的最新科研成果,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研究員劉向東(dong) 研發出世界頂尖的高強輕質的創新複合膜材料,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副所長王建立從(cong) 機電控製方麵給予支持。從(cong) 2021年起,該團隊曆時兩(liang) 年半研發出目前世界上重量最輕、耐壓性最強的便攜醫用高壓氧艙,重量僅(jin) 有20公斤左右。雖然體(ti) 積小,重量輕,但可以達到與(yu) 鋼製氧艙基本相同的治療效果。
經特殊設計,該氧艙不僅(jin) 可以在治療中給予患者監護、用藥、采血等常規診治,還可以直接進行CT檢查。患者可在富氧的氧艙中,完成術前檢查及治療,然後直接送到手術床旁進行支架治療,大幅提高救治成功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