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多舉措打造高層次人才的“預備團”和“生力軍”
10月28日,在全國第二屆博士後創新創業(ye) 大賽閉幕式上,吉林代表團所在的區域不斷響起熱烈掌聲。吉林省參賽選手懷揣奮發爭(zheng) 先的使命擔當,共奪得金獎4個(ge) 、銀獎8個(ge) 、銅獎10個(ge) 、優(you) 勝獎5個(ge) ,金銀銅獎牌獲得數量占參賽項目總數的55%。
和兩(liang) 年前的第一屆大賽相比,本屆大賽中,吉林代表團實現了飛一般的突破。參賽選手凝聚智慧亮劍賽場,在比賽中釋放創新潛力與(yu) 創業(ye) 活力,展示了吉林博士後的技術水平和風采。
吉林省是全國首批博士後設站省份,也是1991年博士後管理體(ti) 製改革最早的試點省份。在33年博士後事業(ye) 發展進程中,吉林省不斷提升博士後管理服務水平,著力發揮博士後製度在培養(yang) 高層次創新型人才中的獨特作用,全力構建“產(chan) 學研用”相結合的共融共生發展模式,將一大批有成長潛力的優(you) 秀青年科技人才,培養(yang) 造就為(wei) 省內(nei) 各專(zhuan) 業(ye) 領域高層次人才的“預備團”和“生力軍(jun) ”,為(wei) 吉林省乃至國家培養(yang) 了大量青年科技人才,譜寫(xie) 了人才強國新篇章。
創新體(ti) 製機製激發振興(xing) 發展新活力
2019年,在全省機構改革、全廳處級機構縮減的情況下,吉林省人社廳增設了專(zhuan) 家和博士後工作處,設置專(zhuan) 門機構,配備專(zhuan) 人,履行專(zhuan) 責,專(zhuan) 心做好博士後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博士後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根據國家博士後改革意見,結合全省改革工作實際,吉林省人社廳先後出台了《關(guan) 於(yu) 推動吉林省博士後科研項目研究與(yu) 成果轉化的實施意見》《關(guan) 於(yu) 博士後等科研人員科技成果省內(nei) 轉化的認定及職稱評聘工作實施細則》等十幾個(ge) 涉及博士後工作的激勵性政策文件,形成了較為(wei) 完備的博士後工作政策體(ti) 係,進一步激發了博士後人才服務吉林全麵振興(xing) 發展的潛力和活力;
……
多年來,吉林省人社廳黨(dang) 組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博士後工作精神,建立了一套適合吉林省發展、比較完善的管理製度和運行機製,形成了學科專(zhuan) 業(ye) 齊全、部門地區分布均勻的博士後工作體(ti) 係。2022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guan) 於(yu) 激發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ye) 的若幹政策措施(3.0版)》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博士後人才培養(yang) 的激勵政策,加大了對博士後人才認定、科研項目資助、職稱評聘、留吉待遇等方麵的政策支持,為(wei) 促進吉林省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加強高層次青年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擇優(you) 資助計劃助力省內(nei) 博士後人才勇攀科學高峰
為(wei) 支持鼓勵更多博士後人才發揮科研智力優(you) 勢,在充分學習(xi) 借鑒人社部實施博士後人才支持計劃經驗的基礎上,吉林省研究製定了博士後人才科研項目擇優(you) 資助計劃。
2010年至今,吉林省每年設立專(zhuan) 項經費,集中對科研能力水平高、研究成果轉化前景好的博士後人才進行科研項目擇優(you) 資助,進一步激發博士後人才創新創業(ye) 活力。該計劃實施以來,吉林省在博士後人才資助方麵已累計投入資金5800餘(yu) 萬(wan) 元,500餘(yu) 項博士後科研項目得到省級資助。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博士後獲得國家和省級資助人數逐年增加,由最初的每年資助20餘(yu) 人到今年的近200人。博士後人才擇優(you) 資助工作培養(yang) 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優(you) 秀博士後科研人員,取得了衛星測試遙感技術等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為(wei) 吸引留住省內(nei) 優(you) 秀博士、培養(yang) 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開辟了一條有效途徑,形成了品牌效應。
近兩(liang) 年,吉林省將考核優(you) 秀的博士後人才直接納入省拔尖創新人才第三層次人選支持範圍,助力優(you) 秀博士後人才進入成長“快車道”。
“產(chan) 學研用”相結合打造人才培養(yang) 新模式
多年來,吉林省人社廳立足科教大省資源優(you) 勢,結合吉林省“一主六雙”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圍繞“中東(dong) 西”三大版塊,堅持博士後人才培養(yang) 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工作導向,謀劃出高效、科學、精準的博士後人才培養(yang) 新模式,推動“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
吉林省在一汽集團、長光衛星、省農(nong) 科院、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梨樹試驗站、敖東(dong) 藥業(ye) 等單位設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延攬了一大批“高、精、尖、缺”青年人才,構建了“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e) +人才”的博士後人才培養(yang) 模式,推動產(chan) 出了“中國製造”動車、吉林一號衛星、黑土地保護“梨樹模式”等一大批創新成果,培養(yang) 造就了一批國防科技領域解決(jue) “卡脖子”技術的高層次人才。
2019年以來,吉林省博士後科研人員不斷提升業(ye) 務能力水平,在論文、著作、科研項目、授權專(zhuan) 利等方麵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全省博士後研究人員共撰寫(xie) 各類論文4300餘(yu) 篇;主持、參與(yu) 各類科研項目2700多項;申請授權專(zhuan) 利806項。
快速成長機製為(wei) 人才搭建“立交橋”和“快車道”
博士後人才是最具創新活力、最具成長潛力的青年人才。吉林省人社廳科學研判博士後人才麵臨(lin) 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積極回應博士後人才的成長訴求,多措並舉(ju) ,精準施策,推動一批博士後人才脫穎而出和快速成長。
對在科研轉化工作中業(ye) 績突出、貢獻較大的博士後人員,吉林省人社廳為(wei) 其搭建博士後人才培養(yang) 的“立交橋”和“高速路”,給予博士後人才職稱破格評定、職務特殊聘任、專(zhuan) 項培養(yang) 資助等傾(qing) 斜政策。
近年來,吉林省人社廳先後為(wei) 127名博士後人才單獨認定高級職稱。對綜合素質高、發展潛力大、後勁足的博士後人才,在享受省政府津貼、省拔尖創新人才選拔推薦中,單獨開辟綠色通道,為(wei) 廣大博士後人才搭建“直升梯”和“快車道”。先後有國家百千萬(wan) 人才工程人選、空間激光通信領域專(zhuan) 家佟首峰等260餘(yu) 名博士後人員快速成長為(wei) 國家級、省級高層次人才。2019年至今,吉林省人社廳累計為(wei) 77名博士後人才開辟了直推直報綠色通道,涵蓋9個(ge) 學科門類、32個(ge) 一級學科。
匯青年之誌,築強國之基。截至目前,吉林省共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9個(ge)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54個(ge) 、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65家。全省累計招收博士後6723人,期滿出站博士後3579人,近2500人留在省內(nei) 工作,絕大多數成長為(wei) 單位的領軍(jun) 人才和科研骨幹,激發吉林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潛能和創業(ye) 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