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2023-11-02 16:0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11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推動衛生健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護佑人民健康”有關(guan) 情況,並答記者問。

  統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與(yu) 高質量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副主任雷海潮介紹,今年啟動實施了為(wei) 期三年的“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ti) 驗”主題活動,覆蓋各級醫院和廣大城鄉(xiang)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鏈條、全覆蓋、全程式改善醫療服務、就醫感受。

  圍繞診前、診中、診後全麵推進6方麵20項舉(ju) 措的落實。目前已有82.7%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預約診療服務,全國三級醫院平均預約診療率達49.2%。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設置13個(ge) 不同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兒(er) 童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開展125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在81個(ge) 城市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工作,在827個(ge) 縣開展縣域醫共體(ti) 建設。

  雷海潮說,今後將統籌推進公立醫院的改革與(yu) 高質量發展。進一步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構建功能互補、富有韌性的優(you) 質醫療服務體(ti) 係。

  中醫藥綜合改革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加強

  2021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批複上海、浙江、江西、山東(dong) 、湖南、廣東(dong) 、四川等7省(市)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黨(dang) 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餘(yu) 豔紅說,一年多來,示範區建設已形成全麵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局麵。統籌協調形成合力,中醫藥綜合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得到加強。

  堅持問題導向和改革創新,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突破。上海著力把社區打造為(wei) 中醫藥服務主陣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開設了中醫科。浙江以“中醫處方一件事”數字化改革為(wei) 切入口,推動中醫醫院實現臨(lin) 床、科研、服務的係統性重塑和全過程監管。

  “下一步,我們(men) 將聚焦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關(guan) 鍵問題,發揮地方資源稟賦和特色優(you) 勢,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促進中醫中藥協調發展,積極推廣改革成果和經驗。”餘(yu) 豔紅說。

  推進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體(ti) 係建設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副主任、國家疾病預防控製局局長王賀勝介紹,我國持續推進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體(ti) 係建設,不斷提高重大疫情防控和應對處置能力。

  在監測預警方麵,提質、擴麵、增效。提高信息報告質量。優(you) 化完善傳(chuan) 染病網絡直報係統,調整相關(guan) 預警指標,及時發現異常信號並調查處置。印發傳(chuan) 染病防控責任清單,開展疾控監督員製度試點,進一步壓實傳(chuan) 染病信息報告責任。推進傳(chuan) 染病監測預警與(yu) 應急指揮信息平台建設,逐步實現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yu) 疾控信息係統數據自動交換,變“被動監測”為(wei) “主動監測”。拓展監測渠道。建立完善發熱門診、哨點醫院、病毒變異、城市汙水等監測係統,探索開展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病原的監測試點,初步形成兼顧常態和應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農(nong) 村、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的多渠道監測體(ti) 係。強化部門協同。推進跨部門監測數據和信息共享,定期開展多部門聯合會(hui) 商。

  在應急處置方麵,建機製、強隊伍、提能力。針對新發突發傳(chuan) 染病和重點傳(chuan) 染病,持續完善傳(chuan) 染病疫情應急預案體(ti) 係,加強應急演練,不斷提升應急處置和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加快建設國家級傳(chuan) 染病應急隊伍,已組建20支國家突發急性傳(chuan) 染病防控隊,今年支持新建5支國家防控隊,在全國所有市縣建設基層傳(chuan) 染病應急小分隊。

  王賀勝說:“我們(men) 將進一步完善監測機製,以國家級和省統籌區域傳(chuan) 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平台為(wei) 支撐,形成多點觸發、反應快速、權威高效的傳(chuan) 染病監測預警體(ti) 係。”

  持續健全城鄉(xiang)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辦公廳主任王斌說,近年來,我國持續健全城鄉(xiang)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優(you) 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社區醫院建設,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短板、強弱項,加強能力建設。目前,全國已建成3800多所社區醫院。

  以農(nong) 村和社區為(wei) 重點,壯大醫療衛生人才隊伍。針對群眾(zhong) 需求加強全科、康複、護理等方麵的人才引進,加強人員在崗培訓,提升基層醫務人員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組織城市醫院和退休醫師支援幫扶基層。推廣“縣管鄉(xiang) 用、鄉(xiang) 聘村用”政策,提升基層崗位吸引力,讓更多優(you) 秀醫務人員在基層留得住、用得上。實施“大學生鄉(xiang) 村醫生專(zhuan) 項計劃”,2023年招聘大學生鄉(xiang) 村醫生超過5000人,農(nong) 村免費訂單醫學生有4800多人完成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進入鄉(xiang) 鎮基層崗位工作。

  穩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做好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截至今年6月底,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超過70%。

  持續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經費標準穩步提高,2023年達人均89元。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