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青年的回答|龍門石窟怎樣再現千年前模樣?

發布時間:2023-11-02 16:02:00來源: 現代快報全媒體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張時代考卷,當代青年應該如何作答?2023年,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chuan) 播局指導,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出品,現代快報+製作推出“中國式現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三季)”係列短視頻。從(cong) 炎炎烈日到秋意冉冉,30位青青“答”人攜手AI數字人小青,奔赴全國23個(ge) 城市,以青春之力、以奮鬥之姿,回答著青春之問,擔負起青春之責,共同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答卷。

  11月2日,“中國式現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三季)”係列短視頻之《龍門石窟怎樣再現千年前模樣?》正式上線。本集視頻中,青青“答”人——龍門石窟研究院信息資料中心的工作人員郭晨暉和AI數字人小青,帶領大家一起龍門探秘,了解殘損造像如何再現千年前的“最初模樣”。

  位於(yu) 河南省洛陽市的龍門石窟,始鑿於(yu) 北魏孝文帝年間,迄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曆經歲月滄桑,有諸多病害威脅著龍門石窟的文物安全。

  為(wei) 什麽(me) 石頭也會(hui) “生病”?AI數字人小青給大家做了解釋:龍門石窟的岩體(ti) 主要由石灰岩構成,可溶性強,一旦下雨,雨水會(hui) 順著裂縫滲入進來,長年累月,便會(hui) 對石窟本體(ti) 造成不可挽回的傷(shang) 害。怎樣才能永久留住龍門石窟的美與(yu) 傳(chuan) 奇?這是很多研究人員不斷探索的問題。如今,借助了現代科技手段,不少損毀的國寶得以虛擬複原、重現芳華。

  在龍門石窟萬(wan) 佛洞,有一尊經典的觀世音造像被不少遊客稱為(wei) “最美觀世音”,但這尊造像最能體(ti) 現神態和氣韻的麵部曾遭到破壞,一直以來讓人感到非常遺憾。

  視頻中,郭晨暉和AI數字人小青一起講述了“最美觀世音”補麵添妝的過程,這是國內(nei) 首件通過數字技術虛擬複原的石質造像。複原後的“最美觀世音”通體(ti) 彩繪,氣質高貴,神情悠閑。現在,參觀的遊客隻需用手機掃描,就能夠看到這尊造像開鑿之初的模樣,讓人仿佛穿越到了1300多年前,和她麵對麵。

  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拓展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國曆史傳(chuan) 承和文化傳(chuan) 統決(jue) 定的,它深深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出生於(yu) 1996年的郭晨暉說:“龍門石窟是老祖宗給我們(men) 留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chan) ,千年雲(yun) 煙過眼,中華文脈永存。現在,很多前沿科技在文物保護中得以應用,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斷加入,我們(men) 一定會(hui) 守護好我們(men) 的根、我們(men) 文化的魂!”

  現代快報+記者 郭子煜

  (校對 許元華 胡濤)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