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優化營商“軟環境” 提升民營企業“硬實力”

發布時間:2023-11-07 15:17:00來源: 山西日報

  民營經濟是典型的“環境經濟”。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為(wei) 加快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創優(you) 投資環境,積極打通製約民間投資堵點問題;持續提升服務效能,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證照分離”“一業(ye) 一證”改革,民營經濟實現健康發展。隨著經營主體(ti) 倍增與(yu) 提升活動的深入實施,民營經濟主體(ti) 更趨活躍。截至9月底,全省實有民營經濟主體(ti) 419.44萬(wan) 戶,同比增長12.63%,占經營主體(ti) 總量的97.76%。數量增長的同時,創新活力持續增強,規模質量不斷提升。

  一枚印章管審批

  ——讓企業(ye) 辦事變簡單

  因為(wei) 藥品經營許可證和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可以兩(liang) 證同時辦理,大大縮短了相關(guan) 企業(ye) 的證照辦理時間。今年7月,晉中市榆次區國大萬(wan) 民藥房的負責人在提交所有材料後,馬上投入到籌備開業(ye) 的準備工作中。“之前,辦理這兩(liang) 個(ge) 證分別需要15個(ge) 工作日,現在兩(liang) 證一起辦,我們(men) 昨天提交了全部資料,今天就拿到了證。”山西國大萬(wan) 民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晉中區域行政經理張文華說。  

  臨(lin) 汾市的高先生要開一家藥店,按照原審批程序,需要辦理營業(ye) 執照(含公章刻製備案、涉稅事項辦理)、藥品經營許可、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等3個(ge) 審批事項。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後實施50件高頻事項“一件事一次辦”後,開藥店的審批手續在窗口一次綜合受理、事項聯辦,申報材料由31份減少至11份;證明材料由11份減少至5份;審批環節由10個(ge) 減少至4個(ge) ;審批時限由11個(ge) 工作日減少至5個(ge) 工作日。高先生說:“辦事簡單了,為(wei) 我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

  萬(wan) 民藥房和高先生的例子,是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後審批效率提升的縮影。

  一枚印章管審批是黨(dang) 中央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推動審批服務便民的重大改革探索和實踐。2015年4月,我省被確定為(wei) 全國首批八個(ge) 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省份之一。通過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實現一個(ge) 機構管審批、一枚印章發證照、一個(ge) 大廳辦成事。從(cong) 2016年的1縣(靈石縣)試水,擴大到2020年全省11個(ge) 市、117個(ge) 縣(市、區)全覆蓋。經過8年的改革實踐,政府的行政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時也為(wei) 企業(ye) 和群眾(zhong) 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服務體(ti) 驗,增強了他們(men) 的獲得感。據統計,市縣審批局劃轉原部門審批事項平均超過80%,平均再壓減審批事項20%、審批環節51%、申請材料55%、辦理時限50%。改革前,注冊(ce) 登記1家企業(ye) 需要跑6個(ge) 部門、10多個(ge) 窗口、提交6張表格20餘(yu) 份材料、至少要花費1400元、平均28.5天;改革後,全省基本實現新登記市場主體(ti) “一網通、一窗辦、一日結、零成本”。

  我省持續深化拓展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推動實現審批服務從(cong) “物理整合”向“化學融合”的轉變。這種轉變使得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扇窗優(you) 服務、一件事一次辦的集成審批服務效應日益彰顯。

  信息賦能政務服務

  ——讓企業(ye) 辦事更方便

  我省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利用信息技術賦能政府管理服務,注重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全麵強化信息賦能。  

  在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中,創新提出了“一朵雲(yun) 、一張網、一平台、一係統、一城牆”的“五個(ge) 一”政務信息管理體(ti) 係,科學構建了“一局一公司一中心”的“品字形”政務信息管理體(ti) 製,著力建立大數據驅動的政務信息化服務新模式。積極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實施了“千項數據共享工程”,梳理發布了三批清單1148項共享政務數據,有效支撐全省3069項政務服務事項指尖辦、掌上辦,209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可全程網辦率達91%、市縣平均超過83%;個(ge) 體(ti) 工商戶注冊(ce) 最快10秒內(nei) “智慧審批”,實現無人工幹預、全智能秒批。我省以數字政府建設為(wei) 突破口優(you) 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被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

  前不久,來自北京的王先生要在我省舉(ju) 辦文化巡演活動,按規定需要在相關(guan) 部門辦理審批手續。他利用“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超市的自助一體(ti) 機、智能服務櫃等自助設備,在下班後辦理了事項申報手續。王先生說:“這些人性化的辦事方式充分體(ti) 現了政務服務的變革。”自助政務服務解決(jue) 了不少人“上班沒空辦、下班沒地辦”的問題。

  目前,省級政務服務大廳“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自助區納入了30多個(ge) 行政部門和公共服務部門的445項政務服務事項。11個(ge) 市已實現7×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區平均可辦事項130項。117個(ge) 縣(市、區)約70%在政務大廳配置有少量服務功能單一的查詢類政務服務自助設備,約30%實現了7×24小時自助服務。“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超市已實現省市兩(liang) 級全麵覆蓋。

  免申即享

  ——讓惠企政策更好落地

  有了更簡潔的審批流程、更方便的辦事方式,我省繼續在惠企政策落地方麵發力。今年7月,省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聚焦經營主體(ti) 反映強烈的惠企政策“找不到、看不懂、享不了”痛點,打造了全省統一的涉企政策“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

  該平台基於(yu) 全省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構建,並與(yu) 移動應用端同步,由省級統籌建設,省市縣三級共享共用。7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平台正式上線新聞發布會(hui) 後,經過不斷完善功能,推動認定類、獎補類政策上線,實現省、市、縣三級涉企政策發布、申報、審核“一站式”管理,為(wei) 企業(ye) 提供“易查、易報、易用”的政策兌(dui) 現服務。8月底已實現省、市兩(liang) 級上線政策全覆蓋,截至11月3日,區縣覆蓋率達82.9%,平台訪問量已超過10萬(wan) 人次,目前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力爭(zheng) 年底前117個(ge) 縣(市、區)全覆蓋。

  作為(wei) 為(wei) 企辦實事、優(you) 化惠企服務的重要舉(ju) 措,涉企政策“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運用信息化手段,使惠企政策的落實更為(wei) 便捷。通過對國家、省、市、縣的現行有效涉企政策文件進行全麵梳理和匯聚,該平台建立了覆蓋全麵、要素完備的政策庫。同時,這些政策文件經過標準化、標簽化和結構化拆解後,確定了可申報、可享受的惠企事項。

  “這個(ge) 平台好,優(you) 惠政策、獎補條件一目了然。”正是通過這一平台,晉善晉美控股集團董事長武文寶得知了我省正在開展國家級、省級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示範基地申報與(yu) 複核工作。作為(wei) 集賢堡村的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他滿懷欣喜地說:“我們(men) 村屬於(yu) 非遺古村,應該也可以申報,如果成功,將對村裏日後的文旅發展大有好處。”

  目前,該平台已發布各類涉企政策1643條,上架獎補事項203項。借助平台的“智能搜索”和“政策匹配”功能,企業(ye) 可以快速查詢和匹配與(yu) 自己相關(guan) 的政策。對於(yu) 符合某種資格和條件即可自動享受的普惠性政策,特別是獎補事項,平台采取“免申即享”模式進行兌(dui) 現。而對於(yu) 資格認定等相對複雜的惠企事項,企業(ye) 可以在線全程申報,相關(guan) 部門在線審核(需現場踏勘、專(zhuan) 家評審等特殊環節的事項除外),公示無異議後即可兌(dui) 現。

  優(you) 化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我們(men) 在“軟環境”上做得越好,民營經濟的“硬實力”越強。(記者安曉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