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聚焦丨湖南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

發布時間:2023-11-07 16:2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湖南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wei)

  2020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wei) 。”

  湖南省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牢記囑托,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努力提升經濟發展“含綠量”,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wei) 。

  在資興(xing) 市,當地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東(dong) 江湖出境水質常年保持國家地表Ⅰ類水標準,達到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成為(wei) 湖南省最大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依托生態優(you) 勢,資興(xing) 市建設食品工業(ye) 園,使天然水、飲料等產(chan) 品走俏市場,還利用東(dong) 江湖冷水資源為(wei) 服務器散熱降溫,吸引多家企業(ye) 落戶大數據產(chan) 業(ye) 園。

  在嶽陽市東(dong) 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裏蘆葦成蔭,水中江豚騰躍,一片勃勃生機。如今,人們(men) 駐足保護區巡護監測站,可以欣賞長江美麗(li) 岸線,細品候鳥的歡歌、麋鹿的倩影、江豚的微笑。5年多來,嶽陽市通過破解“化工圍江”、取締砂石碼頭、岸線生態複綠等有力舉(ju) 措,讓這裏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蝶變為(wei) 國家4A級景區江豚灣。

  2022年起,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啟動,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麵源汙染、修複礦山生態環境……“守護一江碧水”向縱深邁進。

  直麵生態欠賬,湖南從(cong) 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和流域係統性出發,深化長江、洞庭湖和湘資沅澧“四水”係統聯治,不遺餘(yu) 力修複生態環境。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湘江流域打響重金屬汙染防治攻堅戰,湖南累計關(guan) 停淘汰1200多家涉重金屬企業(ye) 。2018年至2022年,全省退出落後產(chan) 能企業(ye) 3249家。

  著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湖南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ti) 係。

  推動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洞庭湖畔的中國石化長嶺煉化公司綠樹成蔭。“通過改造升級生產(chan) 技術,我們(men) 加強廢水管控,將汙水全部納入管網,不讓汙水進長江。”公司副總經理陳斌介紹。

  促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換擋提速,新能源、新材料、電力裝備等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更勁。寧鄉(xiang) 高新區培育出20餘(yu) 家儲(chu) 能材料規上企業(ye) ,從(cong) 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ti) 到廢舊電池回收,已形成鋰電儲(chu) 能完整產(chan) 業(ye) 鏈。在衡陽市衡南縣特變電工雲(yun) 集5G科技產(chan) 業(ye) 園,全係列配電變壓器等產(chan) 品暢銷海內(nei) 外,當地乘勢引進上下遊企業(ye) ,電力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日益壯大。

  截至2022年底,湖南累計培育136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3個(ge) 綠色園區和16家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企業(ye) 。2021年、2022年,全省規上企業(ye) 單位工業(ye) 增加值能耗連續大幅下降。

  跑出綠色發展加速度,離不開考核“指揮棒”。新修訂的《湖南省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jia) 辦法》提出,鼓勵各縣市差異化發展,在不同賽道比學趕超。如對文旅融合化主導型縣市特別是人口小縣,重點考核群眾(zhong) 增收、生態環境保護、文旅農(nong) 融合等內(nei) 容。

  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森林覆蓋率達59.98%,147個(ge) 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率達98.6%,擁有國家濕地公園70個(ge) 。青山綠水間,湖南交出了一張亮麗(li) 的生態答卷。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5日 第 01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