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探索數字金融發展 以科技創新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動能
人民網長沙11月3日電 發展數字經濟,賦能千行百業(ye) ,湖南正在向數字生態“優(you) 等生”邁進。
位於(yu) 湖南邵陽的一家農(nong) 牧企業(ye) 涉及糧食收儲(chu) 與(yu) 貿易、飼料加工與(yu) 銷售、畜禽養(yang) 殖與(yu) 服務等上下遊全產(chan) 業(ye) 鏈,其在近日嚐到了數字化金融為(wei) 企業(ye) 經營帶來的效率和效益的雙提升甜頭,成為(wei) 湖南數字生態蓬勃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由於(yu) 玉米和豆粕等飼料原料價(jia) 格波動大,給農(nong) 戶養(yang) 殖帶來了困擾,所以公司嚐試通過期現套保工具對衝(chong) 現貨市場采購的價(jia) 格波動風險。”該企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以前,現貨與(yu) 期貨的兩(liang) 個(ge) 端口沒連接,期貨的對衝(chong) 數量隻能靠估算,比如有時估算一天需要80噸,有時估算為(wei) 100噸,會(hui) 出現過量、過少或不及時的問題。
如今,企業(ye) 依托大有期貨的期現綜合管理係統將這一斷點打通,可時時看到每天購銷合同簽署、原料采購入庫、飼料生產(chan) 出庫的動態數據以及風險敞口數量,進而精確測算出每天需要利用期貨工具對衝(chong) 多少噸玉米和豆粕的價(jia) 格風險。這優(you) 化了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資金的安排,提升了農(nong) 業(ye) 經營效益。
探索發展數字金融,以服務實體(ti) 經濟和防控金融風險作為(wei) 出發點和著力點,大有期貨加速推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yu) 金融業(ye) 務深度融合,借助科技力量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金融科技遠不是‘需要什麽(me) ,就買(mai) 什麽(me) ’那麽(me) 簡單,特色功能、創新服務、個(ge) 性化訂製等增值服務,是買(mai) 不來的,隻能靠金融機構自身來做二次開發。”大有期貨信息技術部負責人董小蘭(lan) 坦言,自2020年啟動數字化轉型以來,製定了信息技術中長期發展規劃,即便在每年發展任務十分壓頭的情況下,公司依然投入占利潤總額近20%的資金,用於(yu) 信息技術研發升級,不斷完善IT基礎設施建設,保持與(yu) 行業(ye) 主流相適應的科技水平。
信創工作啟動後,編列不低於(yu) 信息技術的12%,專(zhuan) 款用於(yu) 信創預算,堅持自主創新,尋找關(guan) 鍵技術領域的突破口,目標是形成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與(yu) 公司全麵風險管理要求的完備軟硬件體(ti) 係。
“為(wei) 了完善數據管理,加強對期現業(ye) 務的風控、業(ye) 務過程、庫存、資金管理,實現全麵信息化管理以及全麵風險管理,需要開發一套與(yu) 現貨購銷結合的購銷存管理係統。”董小蘭(lan) 告訴記者,以此為(wei) 突破口,大有期貨信息技術團隊組織精幹人馬,集中奮戰4個(ge) 月,最終成功研發出了這套期現綜合管理係統,目前,已經接入多戶農(nong) 業(ye) 企業(ye) 的生產(chan) 係統,賦能產(chan) 業(ye) 穩健經營。
其自主研發的場外期權綜合管理係統,主要是為(wei) 滿足旗下風險管理子公司上海夯石商貿拓展場外期權業(ye) 務而量身建設,它包含場外期權綜合管理、智能報價(jia) 、智能風控、智能對衝(chong) 交易四套子係統,讓場外期權管理效能事半功倍。大有期貨軟件開發工程師戴小明表示,其主要功能在於(yu) ,更加智能化管理場外期權客戶信息以及交易頭寸,並滿足交易風控部動態實時風控的需求,同時方便產(chan) 業(ye) 客戶查詢其持倉(cang) 頭寸等相關(guan) 信息。
此外,其自主研發的結算銀行監控係統、可疑交易分析平台、行情TICK數據采集係統等科技成果,進一步增強了自身現代化的全麵信息化管理能力,守牢風控底線的同時,為(wei) 高質量服務實體(ti) 經濟賦能。(林洛頫、蔣新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