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要堅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著力點”(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11-10 14:51:00來源: 人民日報

  一趟“大豆的旅行”,可以窺見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的氣象。前不久,裝載1.12萬(wan) 噸大豆的“江海直達”67號船,自浙江寧波舟山港起航,曆經6天5夜航行後,抵達位於(yu) 湖北黃石的黃石新港。大豆再經水鐵聯運轉運作業(ye) ,由鐵路發運至川渝一帶。與(yu) 傳(chuan) 統江海聯運方式相比,這種“海水鐵”聯運模式可縮短1至2周的運輸時間,運輸成本卻基本相近。一條條直達航線、一次次水鐵聯運,為(wei) 沿江省市協同融通提供堅實的物流支撐。

  長江經濟帶橫貫東(dong) 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guan) 係,努力將長江經濟帶打造成為(wei) 有機融合的高效經濟體(ti) 。”近8年來,從(cong)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到長江中遊城市群,再到長三角一體(ti) 化,沿江省市強化協作,區域融合實現重大提升,區域協同聯動不斷加強,長江經濟帶日益成為(wei) 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jun) 。

  成就有目共睹,經驗值得總結。在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wei) 著力點”。“強化區域協同融通”,既映照著“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處於(yu) 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的大判斷,也蘊含著“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方法論。

  如何理解“強化區域協同融通”這一要求?可以從(cong) 這次會(hui) 上提出的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切入。

  一個(ge) 是“生態共同體(ti) ”。長江流域是一個(ge) 整體(ti) ,沿江各地共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推動這樣一個(ge) 龐大集合體(ti) 的發展,一定要處理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guan) 係,首先要解決(jue) 思想認識問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舉(ju) 過一個(ge) 例子,“經過30餘(yu) 年開發,嘉陵江上遊布局了大量采礦冶煉企業(ye) ,形成了200餘(yu) 座尾礦庫”,位於(yu) 嘉陵江上中遊分界點的一些城市盡管“堅持生態優(you) 先、加緊防治,但仍飽受防不勝防的輸入型汙染之痛”。可見,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複,必須從(cong) 生態係統整體(ti) 性和流域係統性出發,立足“共”字做文章。對沿江各省市而言,認清楚“長江經濟帶因長江而生、因長江而興(xing) ”這個(ge) 因果關(guan) 係,在各自發展過程中從(cong) 整體(ti) 出發,把自身發展放到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堅持把共抓大保護擺在第一位,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才能把“被動地”重點突破變成“主動地”整體(ti) 推進。

  另一個(ge) 是“利益共同體(ti) ”。長江經濟帶地區發展條件差異大,各個(ge) 地區、每個(ge) 城市都有推動自身發展的意願,但隻有放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一盤棋”中研究自身的功能定位,合理確定差異化協同發展的新目標新舉(ju) 措,才能避免無序低效競爭(zheng) 、產(chan) 業(ye) 同構等問題,實現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利益,就意味共同責任。清除市場壁壘,打通堵點,增強區域交通互聯性、政策統一性、規則一致性、執行協同性,才能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做好,提升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這也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築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強化區域協同融通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不可避免會(hui) 遇到一些新的問題。對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過透徹闡述:“已經明確的方向和重點,要用‘快思維’、做加法”“如果一時看不透,或者認識不統一,則要用‘慢思維’,有時就要做減法”“對一些二選一甚至多選一的‘兩(liang) 難’、‘多難’問題,要科學論證,比較選優(you) ”“對那些不能做的事情,要列出負麵清單”。沿著這樣的思路,相信,長江經濟帶將在區域協調發展中交出更精彩的答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