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作用知多少?(把自然講給你聽)
樹葉落地後會(hui) 經曆一個(ge) 生化分解的過程,符合自然生態係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體(ti) 現了生態環境的自我修複和更新機製
當前,正是落葉飄舞的時節,給大自然增添了多彩而靈動的美。除了美感,落葉作用知多少?讓我們(men) 一探究竟。
自然情況下,樹葉落地後會(hui) 經曆一個(ge) 生化分解的過程。這個(ge) 過程主要由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蚯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參與(yu) 。它們(men) 分解落葉中的有機物質,將其轉化為(wei) 氮、磷、鉀等營養(yang) 元素,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水。這個(ge) 過程符合自然生態係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規律,體(ti) 現了生態環境的自我修複和更新機製,對於(yu) 維護生態係統平衡具有重要意義(yi) 。
分解的落葉會(hui) 增加土壤的腐殖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土壤的保水和通氣性。落葉分解的營養(yang) 物質和元素回歸土壤,能補充土壤養(yang) 分,增強土壤肥力,讓生長在土壤中的植物長勢更好。而且,落葉分解時,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到大氣中,部分碳以有機質的形式儲(chu) 存在土壤中,這是一個(ge) 參與(yu) 碳循環和固碳的過程。
落葉為(wei) 一些小型動物提供了棲息環境和生存繁衍的條件,比如螞蟻、蛾會(hui) 在落葉下活動,一些幼蟲會(hui) 在落葉中生存。同時,落葉的分解也為(wei) 一些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環境。這些小型動物和微生物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yu) 生態係統的穩定。
落葉不僅(jin) 在大自然中有如此多的作用,也在不少城市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的景觀。
近幾年,順應公眾(zhong) 願望,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在落葉季紛紛倡導“落葉不掃”或“落葉緩掃”。或是劃定景觀道,或是在環衛工作中有選擇地清掃,讓落葉“多停留一會(hui) 兒(er) ”,既彰顯自然之美,又凸顯人文關(guan) 懷,也是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市管理和人居環境建設的體(ti) 現。
“落葉不掃”或“落葉緩掃”,實際上也就是適當延長落葉清理周期,但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或落葉殘碎後,還是要及時清掃。城市管理部門要提前製訂計劃,確定落葉緩掃區域、線路和時間節點,製定環衛新策略,如在留住落葉景觀的同時,及時清理排水口落葉、清除其他垃圾、清掃機動車道落葉等。同時加強監測,在雨天、大霧天適時清掃,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落葉之中蘊含的生態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作者為(wei) 浙江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生物技術學院講師,人民日報記者竇瀚洋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