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城市公交發展動力(政策解讀)
交通運輸部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行業(ye) 麵臨(lin) 的發展課題,提出5方麵15項具體(ti) 舉(ju) 措。當前,城市公共交通總體(ti) 發展情況如何?如何助力行業(ye) 可持續發展?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部門負責人。
有效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出行需求
“經過各方努力,近年來我國城市公共交通取得長足發展,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的出行需求。”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去年全國城市公共交通係統客運量達546.46億(yi) 人次,日均運送近1.5億(yi) 人次,是全國公路、水路、鐵路、民航客運總量的9.8倍。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截至去年底,全國城市公交場站麵積達到1.09億(yi) 平方米,車均場站麵積達到155平方米/標台。寧夏、安徽等省份車均場站麵積超過200平方米/標台,公交車輛進場率接近100%。
線網規模不斷擴大。截至去年底,全國城市公交運營線路78020條,運營線路長度達166.4萬(wan) 公裏,公交專(zhuan) 用車道長度達19807.4公裏,同比增加1543.6公裏。目前,共有55個(ge) 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裏程達9859.5公裏。
服務供給日益多元。常規公交線網持續優(you) 化調整,通勤、通學、旅遊等專(zhuan) 線,定製公交、夜間公交等特色服務不斷湧現。此外,各地加快提升公交適老化出行服務能力,開通敬老愛老服務公交線路,推廣應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車輛,更好滿足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ti) 出行需求。
車輛裝備不斷升級。截至去年底,全國城市公交車輛數量70.3萬(wan) 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輛數量54.3萬(wan) 輛,占比77.2%。湖南、廣東(dong) 兩(liang) 省新能源公交車輛數量占比超過90%,深圳、長沙兩(liang) 市占比達100%。全國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投放超1500萬(wan) 輛,日均使用約3000萬(wan) 人次。綠色低碳出行特征更加顯著。
完善價(jia) 格機製,落實運營補貼補償(chang) 政策
“近年來,公眾(zhong) 出行習(xi) 慣發生深刻變化,私家車日益普及和電動自行車加速推廣,城市公共汽電車客流大幅下滑。”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加上一些城市運營補貼政策落實不到位,城市公共汽電車企業(ye) 經營困難,一些企業(ye) 采取壓減線路配車、減少運營線路的措施來降低成本,有的地方出現部分線路停運的現象。
一方麵,公交客流量下滑疊加低票價(jia) ,導致公交企業(ye) 遭遇經營困難。
“客運量大幅下滑,是造成公交企業(ye) 營收減少的主因。”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程世東(dong) 說,據統計,相比2019年,2020年至2022年全國城市公交客運量下滑幅度分別為(wei) 36.1%、29%和48.9%。此外,各地城市公交長期執行超低票價(jia) ,公交價(jia) 格幾十年不變,偏離運營成本,也進一步加劇了經營困難。
對此,《意見》提出要完善價(jia) 格機製,各地綜合考慮運營成本、公眾(zhong) 承受能力等因素,製定價(jia) 格、建立動態調整機製,為(wei) 的就是防止票價(jia) 與(yu) 成本脫節。
另一方麵,部分地方對企業(ye) 發展缺少必要支持。
“作為(wei) 一項基本公共服務,政府補貼及時到位是行業(ye)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程世東(dong) 解釋,政府通過購買(mai) 公交企業(ye) 的服務提供給公眾(zhong) ,高於(yu) 成本的政策性虧(kui) 損應由政府來買(mai) 單。同時,隨著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陸續進入淘汰、更換階段,不少公交企業(ye) 經營負擔隨之加重。對此,《意見》首條便強調落實運營補貼補償(chang) 政策,就是要通過注入“真金白銀”,護航公交健康發展。又如,針對通村客車運營難題,《意見》提出,用好農(nong) 村客運補貼資金政策,統籌用於(yu) 保障農(nong) 村客運線路車輛正常運營。
“目前公交企業(ye) 普遍經營業(ye) 務單一,非主營業(ye) 務開展較少,難以對公交業(ye) 務形成真正有力的反哺。”程世東(dong) 認為(wei) ,公交企業(ye) 也應提升自我,通過吸引增加公交客流和多元增收等方式完成破題。
服務需多樣化、精細化、品質化
發展公共交通是現代城市發展的方向。“雖然城市出行服務供給日益多樣化,但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和機動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受能源、資源、環境等約束影響,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屬性和在城市交通體(ti) 係中的主體(ti) 地位不會(hui) 改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
近年來,不少城市先行先試、創新應變,探索出行業(ye) 可持續發展的轉型路徑,且在《意見》中均有所體(ti) 現:
促進城市公共汽電車與(yu) 城市軌道交通的銜接融合。在江蘇蘇州,市區軌道交通站點100米範圍內(nei) ,公交站點覆蓋率已達100%,286個(ge) 社區、77所學校等實現了定製化公交接駁軌道服務,響應式公交、通勤快線、微循環公交等服務也將推進實施。
開通定製公交線路。山東(dong) 濱州優(you) 化運營線路,更好滿足個(ge) 性化出行需求,持續拓展企業(ye) 多元增收渠道。濱州交運集團先後推出麵向非急救轉運體(ti) 育賽事、大型會(hui) 議和社區活動等特色服務線路,延展城市公交的功能和服務範圍。
完善峰穀分時電價(jia) 政策。在保障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夜間充電執行低穀電價(jia) 基礎上,國網嘉興(xing) 供電公司結合公交車輛日間補電需求,在日間11點至13點執行低穀電價(jia) ,引導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在低穀時段充電,降低企業(ye) 運營成本。僅(jin) 在浙江嘉興(xing) 平湖客運中心,前9月累計使用低穀電量約100萬(wan) 千瓦時,預計節約用電成本近80萬(wan) 元。
“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zhong) 出行需求日益多元,未來城市公交服務需更加多樣化、精細化、品質化。”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交通運輸部已對各地優(you) 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相關(guan) 典型經驗進行了總結,後續還將持續追蹤,促進各地互學互鑒。
下一步,相關(guan) 部門單位指導各地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支持政策,包括落實運營補貼補償(chang) 政策、完善價(jia) 格機製、保障公交優(you) 先通行等政策支持,為(wei) 城市公交健康發展創造更好氛圍。同時,通過加強規劃引領和用地保障、改善場站等設施條件、優(you) 化城市公共交通線網等舉(ju) 措,進一步夯實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基礎,促進公交服務提質增效,激發城市公交可持續發展動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