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齊聚一堂話傳承 非遺文化美“出圈”

發布時間:2023-11-13 10:34:00來源: 山西日報

  11月7日,2023黃河非遺大展在山西瀟河國際會(hui) 展中心開展。沿黃九省(區)的600餘(yu) 個(ge) 非遺代表性項目、300餘(yu) 名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匯聚於(yu) 此。

  走進展區,就像走進非遺博物館,黃河流域非遺的農(nong) 耕傳(chuan) 統與(yu) 民俗風情,“活”而“潮”地呈現,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取得的豐(feng) 碩成果,盡在展示和體(ti) 驗裏。

  “太精致了,做工太好了!”展會(hui) 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小不同的500餘(yu) 隻老虎共同組成的“虎虎生威”布老虎矩陣。這些布老虎來自沿黃九省(區),風格不同,形態各異,憨態可掬,引來觀眾(zhong) 讚歎的聲音。

  其中,最大的一隻是位於(yu) 矩陣中心的山西黎侯虎。黎侯虎製作技藝已有2700年曆史,它承載著無限的祝福和祈盼,也寓意著大河奔流不息,黃河兒(er) 女虎虎生威、無比勇健。

  不遠處,來自蘭(lan) 州的寶貝——羊皮筏子吸引了眾(zhong) 人的目光,大家圍攏在一起細細欣賞。

  羊皮筏子,是黃河中上遊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運輸人員、物資而發明的水上工具。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陸路交通不是很發達,羊皮筏子是寧夏人民及黃河中上遊兩(liang) 岸人們(men) 的重要水運工具。

  值得一看的還有二十四節氣花饃矩陣。省級非遺傳(chuan) 承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楊剛與(yu) 他的團隊曆時40天精心製作了春分、雨水、驚蟄等二十四節氣麵塑。每個(ge) 麵塑栩栩如生,以“燕子飛來銜春歸,蝴蝶飛舞駐花田”為(wei) 意境製作了春分麵塑。雨水麵塑生動展現了“春江水暖,草木逐青”的景象。驚蟄麵塑上除了燕子在伸展翅膀,還有幾顆梨點綴在上方。每個(ge) 麵塑上麵標注節氣名稱,並裝點有該節氣特點的圖案。

  作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寶庫,我省有18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149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在山西非遺美食展區內(nei) ,頭腦、油糕、羊雜湯、麻花、烙餅、元宵等美食現場製作,可現場品嚐,純正的味道引來觀眾(zhong) 嘖嘖讚歎。

  山西麵食不僅(jin) 是食物,還可以表演。展會(hui) 期間,每天會(hui) 有3個(ge) 場次的麵食演出。在C2展廳中心展示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山西麵食技藝傳(chuan) 承人王彥芳、徐振海等為(wei) 大家表演騎著獨輪車做刀削麵,踩高蹺搖呼啦圈製作剪刀麵、麵氣球等,傳(chuan) 承展示山西麵食文化。

  2023黃河非遺大展不僅(jin) 可以逛、可以拍、可以吃,還可以玩,展廳內(nei) 設置多處可互動參與(yu) 的項目。

  通過數字化手段,將黃河非遺以及黃河人文風貌在遊戲內(nei) 進行還原展現,讓用戶在遊戲中領略黃河文化魅力;嚐試數字內(nei) 容助力文旅融合,將騰訊遊戲融入線下文旅場景中,通過遊戲吸引用戶來到現場參與(yu) 互動體(ti) 驗;嚐試IP文創助力保護傳(chuan) 承,將遊戲IP同非遺作品創作相結合,吸引遊戲IP的愛好者認識非遺、喜愛非遺。

  遊戲、非遺,二者看似相隔甚遠,但實際上都是其時代的社會(hui) 紐帶之一。年輕人相遇在遊戲世界,在這裏娛樂(le) 、交流,擁抱黃河流域非遺。

  騰訊遊戲《妄想山海》聯動沿黃6省(區)總計12項黃河非遺文化進行遊戲內(nei) 植入,設置“遇見黃河”文化展覽長廊,展出黃河非遺展品;同時文化長廊內(nei) 將放置非遺唱片機,玩家可前往交互選擇播放音樂(le) ,感受傳(chuan) 統龍頭琴樂(le) 器、花兒(er) 民歌的別樣魅力。

  非遺,是跨越時間的文化沉澱,千百年來,曆久彌新。此次展覽挖掘了黃河九省(區)非遺魅力,以更多元、更年輕的時尚表現形式,讓傳(chuan) 統文化融入國際時尚,走向未來、走向世界,讓古老的黃河煥發出新的能量與(yu) 活力。(記者王荔)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