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發現全球最早羊蹄甲屬化石
科技日報昆明11月12日電(記者趙漢斌)記者12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植物園”)獲悉,植物園研究團隊近期在青藏高原南部發現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為(wei) 解析羊蹄甲屬植物的起源及其傳(chuan) 播路線,了解印度—歐亞(ya) 板塊碰撞前沿地帶的古環境提供了一把新“鑰匙”。國際古生物學期刊《古生物學雜誌》發表了相關(guan) 研究。
紅花羊蹄甲俗稱“紫荊花”,是公眾(zhong) 最熟悉的羊蹄甲屬植物。該屬共有約200個(ge) 現生種,廣泛分布於(yu) 全球熱帶至亞(ya) 熱帶地區,是重要的園林景觀植物,但化石記錄較少,早期的化石記錄尤為(wei) 罕見,使人們(men) 難以解析這一類群的演化和生物地理曆史。近期,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博士生高毅、研究員蘇濤等人,在青藏高原南部拉孜縣約5600萬(wan) 年前的植物群中,發現了大量羊蹄甲屬葉片化石。
研究人員采用幾何形態測量學方法,對現生種與(yu) 化石進行了形態比較,在樣本上標定一係列位點和半位點來獲取葉片形態結構特征;利用廣義(yi) 普氏分析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對齊處理,以此消除樣本之間的位置、大小和旋轉方向等的差異;隨後,進行主成分分析來進一步辨識葉形態的差異。結合幾何形態測量學和葉結構特征的比較,將發現的葉片化石命名為(wei) 一個(ge) 新的化石種——西藏羊蹄甲。
研究還探討了羊蹄甲屬的演化曆史、祖先分布區及其古生態位變化過程。研究結果表明,羊蹄甲屬分化時間為(wei) 5970萬(wan) 年前,隨後分化出亞(ya) 洲支係和美洲支係。高毅等人結合模型模擬、化石證據以及古地理模型,提出了羊蹄甲屬起源於(yu) 非洲,隨後可能沿著兩(liang) 條路線擴散。第一條路線為(wei) 古新世期間通過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北部、橫跨巴基斯坦的科希斯坦地區和印度的拉達克地區,擴散至青藏高原南部,在漸新世傳(chuan) 播到中國東(dong) 南部,不晚於(yu) 新近紀傳(chuan) 播至印度北部。第二條路線為(wei) 漸新世之後,通過北大西洋路橋傳(chuan) 播到美洲。
據悉,此項研究為(wei) 青藏高原南部作為(wei) 印度與(yu) 青藏高原植物區係交流的通道提供了新證據;為(wei) 青藏高原是古近紀全球植物區係交流的“十字路口”說提供了又一有力實證;並為(wei) 印度板塊和歐亞(ya) 板塊碰撞早期喜馬拉雅山脈地區溫暖濕潤的低地環境添了新證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