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為隱性債務逾越“紅線”行為亮紅燈
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不久前,財政部公開通報8起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問責典型案例,釋放出持續強化隱性債(zhai) 務查處問責力度、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底線的明確信號。
湖北省部分地區要求省屬國有企業(ye) 墊資建設新增隱性債(zhai) 務,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陝西省分行違法違規向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提供融資及相關(guan) 服務新增隱性債(zhai) 務,江西省景德鎮市以國有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融資借新還舊並作為(wei) 化債(zhai) 處理造成化債(zhai) 不實……從(cong) 本次通報的典型案例中不難發現,部分地方政府和銀行分行違法違規新增地方隱性債(zhai) 務的情況,極易帶來嚴(yan) 重的財政隱患,給金融市場和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造成威脅。
隱性債(zhai) 務風險防範化解工作做得好不好,關(guan) 係經濟安全運行與(yu) 否,關(guan) 乎能不能守住風險底線。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zhai) 務風險,明確要求對隱性債(zhai) 務問題終身問責、倒查責任。一段時間以來,個(ge) 別地方貫徹落實防範化解風險的意識不夠、能力不足,違規違法舉(ju) 債(zhai) 融資,導致新增隱性債(zhai) 務和隱性債(zhai) 務化解不實等行為(wei) 仍時有發生,影響了隱性債(zhai) 務風險防範化解工作成效。
誰頂風作案,誰就要付出代價(jia) 。通報對包括涉及到的黨(dang) 政機關(guan) 、國有企業(ye) 、金融機構在內(nei) 的負責人進行嚴(yan) 肅問責,就是要保持高壓態勢、形成有力震懾,為(wei) 隱性債(zhai) 務逾越“紅線”行為(wei) 亮紅燈。對各級地方政府來說,有多大財力辦多大的事,決(jue) 不能寅吃卯糧、透支未來,決(jue) 不允許新增隱性債(zhai) 務上新項目、鋪新攤子。在穩妥化解隱性債(zhai) 務存量的同時,堅決(jue) 遏製隱性債(zhai) 務增量,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堅決(jue) 禁止變相舉(ju) 債(zhai) 、虛假化債(zhai) 行為(wei) ,防止一邊化債(zhai) 一邊新增。
行為(wei) 是表象,思想才是根子。個(ge) 別黨(dang) 員幹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搞變通,歸根結底是政績觀出了問題。必須深刻認識到,一切工作都要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為(wei) 前提,把地區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大棋局。做好金融工作,廣大黨(dang) 員幹部必須具有係統思維、底線思維,增強問題意識、風險意識,堅持算大賬、算長遠賬,做到黨(dang) 中央提倡的堅決(jue) 響應,黨(dang) 中央決(jue) 定的堅決(jue) 照辦,黨(dang) 中央禁止的堅決(jue) 杜絕,切實把防範化解隱性債(zhai) 務風險作為(wei) 重要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事關(guan) 當下,影響長遠。“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zhai) 務風險長效機製,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zhai) 務管理機製,優(you) 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zhai) 務結構。”不久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對地方債(zhai) 務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以案為(wei) 鑒、以案促改,把中央金融工作會(hui) 議精神落到實處,有效防範化解隱性債(zhai) 務風險,就一定能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確保財政的穩定性和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