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吉林省實施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

發布時間:2023-11-14 15:13:00來源: 吉林日報

  原標題:我省實施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

  近日,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下發《全省農(nong) 墾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實施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和“農(nong) 墾社會(hui) 化服務+地方”行動。用3—5年時間,全省農(nong) 墾力爭(zheng) 實現糧食綜合產(chan) 能提升2億(yi) 斤,帶動吉林省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提升3.2億(yi) 斤。到2030年,實現農(nong) 墾糧油等主要作物單產(chan) 大麵積提升,墾區玉米、水稻、大豆平均畝(mu) 產(chan) 分別達到750公斤、620公斤、215公斤。

  此次提升行動以良種、良法為(wei) 核心,因地製宜加大高產(chan) 品種、技術模式示範,推進良種良法相配套、農(nong) 機農(nong) 藝相融合,加快糧油等主要作物成熟、可複製的高產(chan) 高效技術模式推廣應用。

  為(wei) 促進單產(chan) 水平大麵積提升,吉林省墾區以高產(chan) 樣板為(wei) 引領,加強科技創新應用,推進良種、良田、良法、良機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社會(hui) 化服務。

  示範推廣高產(chan) 品種。根據各墾區氣候和土壤特點,遴選推廣一批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單產(chan) 潛力大、高產(chan) 抗逆強的農(nong) 作物新品種,重點推廣耐密高產(chan) 抗逆抗倒伏玉米品種、高產(chan) 優(you) 質水稻品種和高油高產(chan) 大豆品種。

  集成應用高產(chan) 技術。聯合農(nong) 業(ye) 科研單位和高校等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綠色、高效、可複製、可持續的先進適用關(guan) 鍵技術示範推廣,重點抓好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落實,示範推廣玉米“化控增密”技術,加大水稻側(ce) 深施肥示範力度,西部墾區大力推廣玉米淺埋滴灌水肥一體(ti) 化技術。

  提升農(nong) 機化作業(ye) 能力。農(nong) 機購置與(yu) 應用補貼政策重點支持智能免耕播種機、汽吸式精量播種機、玉米籽粒收獲機、動力換擋拖拉機、丘陵山地玉米收獲機、水稻智能有序拋秧機和深翻、動力耙等農(nong) 機裝備在墾區的推廣應用,補齊吉林省墾區農(nong) 機短板。

  強化農(nong) 田基礎設施建設。綜合采取田塊整治、土壤改良、灌溉與(yu) 排水、田間道路、農(nong) 田防護、農(nong) 田輸配電等措施,加強和完善農(nong) 田灌溉排水設施和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建設,增強農(nong) 田防災抗災能力。

  加強農(nong) 墾社會(hui) 化服務。一方麵加強對本企業(ye) 職工承包地的耕、種、管、收等服務,另一方麵加快推進農(nong) 墾對外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示範帶動地方提高單產(chan) 水平和總產(chan) 提升。

  到2025年,全省農(nong) 墾力爭(zheng) 玉米平均畝(mu) 產(chan) 比2022年提高12—16公斤,帶動地方玉米平均畝(mu) 產(chan) 提升8%;農(nong) 墾大豆平均畝(mu) 產(chan) 比2022年提高10—20公斤,帶動地方大豆平均畝(mu) 產(chan) 提升8%。(李紅 記者閆虹瑾)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